第一百七十三章

高皇帝曾说过‘天下之大, 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 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 为久安长治之计’,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要搞分封制。

一开始宁王授封于大宁, 也就是‘宁’封号的由来,但在永乐元年二月, www.youxs.org, 民物凋耗,是以改宁王府于南昌府。

第一任宁王是高皇帝的第十七子朱权, 十三岁被封宁王, 两年后就藩大宁, 麾下朵颜三卫骁勇善战。他年轻时善于谋略,战功赫赫, 后来来到南宁后开始修身养性, 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和释道, 在南昌风评极好。

如今的宁王之位传到朱权的曾孙, 朱奠培的嫡长子,原先的宁康王朱觐钧, 弘治五年袭封宁王, 也就是前年。

按道理扬州的江芸是和南昌的宁王没关系的。

但巧了不是,得益于江如琅的不正心思,以及江芸芸的大胆, 弱小不堪的江芸芸也曾刀指宁王庶长子,如今的上高郡王朱宸濠……的身边大太监。

要是他不说他爹是宁王府典籍,她还不敢这么嚣张。

在那个事情后,江芸芸曾认真研究过明朝的王爷,虽说朱元璋一开始就分封了二十五位藩王,但他之所以考虑这个很早就被前朝放弃的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江山,让大明朝千秋万代传下去,而且也需要藩王们身先士卒镇守边疆,第三也能平衡外戚,权臣,乃至一起打天下的贵族功勋们,最重要的是当初大明有一个好太子朱标。

但为此,朱元璋也采取了制约的手段。

第一是只有军权,且军权受限,比如每王府之设三护卫,比如宁王的朵颜三卫,一护卫在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最重要的是这些军队隶属兵部,寻常保护安全是随意指挥,但要是大规模调动,则需要兵部批准。

第二则是立下祖训,《皇明祖训》是老朱家的家规,里面详细记载了若是藩王谋反以及其他违法犯罪后的处置。

www.youxs.org,甚至还规定藩王不可结交地方官员,王府内的官员有劝解王爷的职责,监察御史可以弹劾王爷以及属官。

所以,江芸芸一下就判断出这个典籍浑身都是漏洞,一个不曾阻拦上高郡王离开封地就是大错,若是捅到台前,别说扬州当年还发生人命,事情闹得不小,便是寻常无事时,www.youxs.org,最重是罢官,最低也是贬官,就算宁王愿意为他上折子求情,陛下也一般是不听的。

朝廷比谁都害怕,王爷们和任何一位内外官员关系太好。

所以那位孙典籍若是真来了,谁怕谁还真不一定。

“你认识宁王的人?”一侧的袁端闻言,眉心微微皱起,“你怎么会认识宁王的人?”

江芸芸生出手指比划着:“略略有过交集。”

袁端沉默,随后严厉说道:“你可是读书人。”

江芸芸瞧着他不悦的样子,怯怯说道:“知道的。”

袁端见小孩被吓到了,叹气说道:“这事便算了,我替你收拾,但你开学第一天就打同学,我可要写信告诉你老师去。”

江芸芸嘴角微动,嘴巴一瘪,委屈说道:“是他先骂我的。”

袁端自然知道孙相和是什么狗脾气,要不是有一个宁王府典籍的爹,如何能来白鹿洞学院,但自己一开始确实考虑不周。

“为什么不把他赶走啊。”江芸芸话锋一转,好奇问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看整个丙班都无心学习,一旦不好学的风气刹不住,也会牵连到其他班级的。”

“他爹是王府典籍,宁惠王亲自来信,我不得不收。”袁端解释着。

江芸芸哦了一声,话锋一转:“但现在是新宁王了。”

袁端眉心一动。

“我时常觉得,若是想要改变一件事情,在新旧交替之间才是最好的时间。”江芸芸小心翼翼说道。

袁端沉默打量着她,随后不解说道:“何必赶尽杀绝,这可是在江西。”

江芸芸不好意思说道:“在校内,我既已经狠狠得罪他,就不能心慈手软,这对我和幺儿都不好,而且山长的办法不外乎是相互道歉,孙家会看在您的面子上,我们也不能让您为难,但我们又没有错。”

“若是在校外,其实更难下手,越是人多,就算他们胆大包天,可我听说江西的锦衣卫一向最多,再说若要忌惮,若是其他王爷我尚且忌惮几分,但这个是宁王。”

袁端脸上露出诧异之色,开始重新打量这个小孩。

江芸芸话锋一转,和颜悦色指责着:“而且这人不读书!败坏学风!带坏同学!违反校纪!亵渎圣贤!就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让我们白鹿洞书院学子们心生畏惧,从而学业蒸蒸日上!成绩一日千里!”

听了全程的闻实道忍不住笑说道:“你瞧着很有当山长的潜质。”

江芸芸眼睛一亮:“真的嘛!”

袁端咳嗽一声:“我还在呢。”

江芸芸立马心虚。

闻实道笑得不行:“你老师还说你稳重,你瞧着可真是……开朗。”

江芸芸笑眯眯的。

“那你打算如何?”袁端捏着花白胡子,沉吟片刻后问道,“若是真的叫来宁王府的人,后面如何收场可就不好说了。”

“只需要再请一人来就好了。”江芸芸趴在他耳边嘀嘀咕咕着。

袁端的眉心一会松,一会紧,随后越来越紧,到最后只是打量着江芸芸,气笑了:“好大的胆子啊。”

江芸芸眼巴巴地看着他。

“我们认识的!”她信誓旦旦说道,“www.youxs.org。”

—— ——

宁王府的规模是目前所有王爷里能排的上前排的,www.youxs.org,可是照搬了当年高皇帝给自己儿子建照的规模,而且南昌富裕,第一任宁王交友甚多,在位多年和每一位任职官员都关系极好,后面几位也都大差不差,格外尊重读书人,每每都有不小心的扩建,但大家顾忌宁王不能外出,多一个花园,多一个院子也是应该的,大都心照不宣。

内外院间的书房内,孙典籍给上高郡王上好课,就起身告辞。

“陈公公,送送孙典籍。”朱宸濠起身,温和说道。

他长着一双格外动人多情的浅色瞳仁,此刻微微弯起,越发显得和蔼可亲。

一侧的陈公公应下此事,从角落里悄无声息走了出来。

“不敢劳烦公公。”孙典籍诚惶诚恐说道。

这位上高郡王是如今宁王的庶长子,宁王到现在都没有嫡子,所以大家都猜测不出意外这位就是未来的宁王了,府中对这位郡王格外奉承。

“哪里,您也算的是郡王的老师。”陈公公笑得见眉不见眼,殷勤说道,“咱家送送您。”

孙典籍脸上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笑来。

朱宸濠看着他离开,脸上温和的笑意逐渐敛下。

“殿下,那边有动静了,昨天请了大夫。”一个小侍悄悄走进来说道。

朱宸濠转着手中的扳指,轻笑一声:“那可真是大喜事。”

小侍犹豫问道:“可要先下手为强,若是那边生下男孩……”

朱宸濠侧首,漫不经心看了他一眼,不悦说道:“她是王妃,若是能生自然是生的,我们作为儿子是真心祝福的,今日起,你去寻一处道馆,让道士们日日奉上经文,等我那兄弟降世,我亲自给我目母亲送去。”

“是,是。”小侍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脸色苍白,身子微微颤抖。

“念你是陈公公的儿子,这次就不罚你了。”朱宸濠收回视线,笑说着。

小侍连连磕头,颤颤巍巍请罪:“多,多谢郡王大恩。”

“好好照看我母亲。”朱宸濠淡淡说道。

小侍连连磕头应下。

朱宸濠抬脚离开书房朝着外面走去时,突然看到有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外院仆人正和门房说着话。

他慢慢踱步过去。

“白鹿学院的人来了。”

“说是孙典籍的儿子出事了。”

“但是又给陈公公送了一份信,说是要亲自交给他。”

内院的门房冷笑一声:“开什么玩笑,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见陈公公不成,我可不送,免得到时候挨好大一顿骂的。”

外院的人摸了摸脑袋:“我也是不想来的,但是来人信誓旦旦说,只要跟陈公公说一句话,保证能接过信去。”

“说来我听听,是那颗神丹妙药啊。”门房阴阳怪气说道。

外院的人想了想:“说是‘应天府扬州的江芸有请’,是这样的,一句不差。”

“嗐,什么江芸,江海的,什么东西,还敢……”

对面的外院扑通一声跪下来,战战兢兢喊道:“郡,郡王。”

门房也紧跟着转身,见到身后走廊下不知何时站着朱宸濠,心中一惊,也紧跟着跪了下来。

“江芸的信呢?”朱宸濠脸上露出和煦的笑来,“多年不见,我很是想他。”

门房和外院的人一听,心中一沉。

朱宸濠接过外院手中那份简单的信,见封面只有‘陈公公亲启’五个字,伤心叹气:“怎么就惦记陈公公呢,我还给过他一百四十九两呢,好无情的人。”

信封打开,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到最后露出一个天真的笑来。

“这信我收下了。”他把信小心叠起来放在袖中。

门房和外院的人见郡王好心情的走了,不由齐齐抹了一把冷汗。

“我这嘴。”门房爬起来后,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脸,“以后少说话。”

“郡王竟没生气,那江芸竟然如此重要。”外院的人也忍不住说道。

“谁知道呢。”两人对视一眼,齐齐松了一口气。

—— ——

江芸芸坐在禁闭室内看着书,顾幺儿在一侧盘腿吃着晚饭。

“那个孙子会来吗?”他边吃边问。“我还要住一天吗?”

“自然要来,不是说独子吗?”江芸芸笑说着,“就看他来的心急不急了,若是急,明天肯定能出去的,一来一回,我们这里距离南昌也没这么远。”

“哦,我也是独子。”顾幺儿想了想,小脸皱着,“但我爹要是知道我做坏事叫家长了,肯定第一个就跑了,还会骂我是活该。”

江芸芸噗呲一声笑起来:“所以你要乖一点,昨天打人怎么还打脸,我看孙相和的脸都青了。”

顾幺儿叹气:“打群架嘛,难免失误,他们还用凳子砸了我一下,而且我都没打死他呢,很是收着力气了,实在是他太弱了,那身肉中看不中用,打一拳就倒下哭了。”

江芸芸见小孩天真的口气,连忙正色说道:“打死人是肯定不行的,而且我们昨日是因为他先挑衅,本质上是教训!是为了驱逐毒瘤!你以后行事取人性命事,一定要多加慎重,能动嘴我们就先动嘴,武力永远是最后的办法。”

顾幺儿哦了一声,摸了摸吃得圆鼓鼓的肚子:“我以后会注意的。”

“那陈公公也会来吗?”他又好奇问道,“你不就认识太子殿下身边的公公吗?一个姓刘,一个姓谷。”

“不出意外是会的,不过就算不来也没事。”江芸芸微微一笑,“扯虎皮做大旗,至少我是有虎皮的人,来了我这股风猛一点,不来也能刮得人冷沁沁的。”

“你若是请了我,便是直接有老虎了。”门口传来一个清朗,满含笑意的声音,带着一丝天真,“何须要一张死虎的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