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大儒带来的麻烦

押送蔡邕的百夫长安慰蔡邕父女,便夸赞他们的头领林云一番,言他们的头领是好人,不会为难他们父女。

听了百夫长的话,蔡邕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开始旁敲侧击,打听这伙人头领的消息。这样也好有把握,说服这伙山匪的头领放他父女回家。

这个百夫长叫韩三儿,他是最早被林云训练的百人之一。他对林云十分敬服,听到蔡邕问及林云的事,便滔滔不绝的讲起了林云的事迹。

谈论林云到是韩三儿大嘴巴,只是听裴头领说了,这车上的少女是送给林云当压寨夫人的,自己当然要使劲夸自家头领一番了,安抚一下未来夫人的情绪。

不然这父女哭哭啼啼的,头领见了心烦要是发火来,自己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未时马车到达盐村,也就是发现土盐矿的那个山村。这里里牛头山不足二十里。

行走了大半日,韩三儿率领着这百人也累的不轻。要在这盐村休整一下然后上山。

韩三儿等人来到一个茶棚前,对里边的一个老翁到:“老伯,为我等准备一些面饼和水,给马车里的人准备点肉食。我们休息一会儿还要上山。”

老翁看到是自家兵卒,笑着到:“娃;少等一会儿,马上就为你们准备。”说罢急步向后厨而去。

车辆停下休整,蔡邕提出要下车活动一下经骨。这盐村都是自己人,百夫长也不怕他们逃跑,于是同意了他们下车走走。

蔡邕被蔡琰的搀扶下了车,可一下车入就被惊呆了,眼的一切都让他无比惊奇。

只见村子里到处都是灶台,无数妇女不知在熬着什么,水雾迷漫,让村子看起来来如隐云中。

而蔡邕车停在路边,路的一侧有无数棚子,棚子里摆满装粮食的麻布袋。

这时有一个妇女提着一个小麻布袋,走到一个棚子里道:“将伯父,我要回家看孩子了,今天的话只能干到这里了。”

那个被叫蒋伯的老翁看了看妇人道:“孩子还小,你家男人又不是养不起你们母子,何苦如此拼命?”

那个妇人听后一笑道:“这世道谁不想往家里多存些粮?再说大家都在干,我也闲不住啊!”

蒋老伯听后也不在说话,他拿出一杆小称将小麻布包称了称道:“二十斤,不错;你打算要钱还是要粮?”

妇人听后一笑道:“我要钱没用,还是要粮吧!”

蒋老伯一听便道:“二十斤盐可领四十斤粮。”妇人点了一下头,谢过蒋老伯,然后带着粮食离开。

看到这一幕,蔡邕来到那个姓蒋的老人摊位一拱手问道:“老哥哥,您在这里走商吗?”

老人一听笑着摇摇头道:“非也,老朽只是一个工头罢了,这里一个做工物资发放点。一般负责给做工的男女发放酬劳,战时也为军队提供粮草。”

说罢又指了指路边绵延一里多的草棚道:“这里所有的摊子都是为如我这样的物资发放点。在我们这里,只要你肯干就可以生活的很好。

我等虽上了年纪,不能随军作战,可也不想坐吃等死。便主动承担起了物资收集,和粮食发放的活。”

听了蒋老头的话,又看了看四周忙碌的妇女,他感到无比新奇。黄巾之后,八州流民遍地,十室九空。

他从江东过江,路径荆州入豫州,出了荆襄一入南阳开始,所见无不是百姓哀苦,尸骨盈野的场面。可不想被虏到这个山匪控制的小村里,却见到了不一样的场景。

这里百姓面色红润,脸上满是幸福的微笑,每个人都凑满了对生活的热情,这让蔡邕对这个山大王起了好奇之心。

就在他陷入沉思时,一只马队从远处的山道上冲来。当马队宠到盐村村口时,一个背背双戟,身穿黑铁甲,方脸黄面的大汉从马上越下。

黄脸大汉下马后,进直来到蔡邕更前,他对蔡邕一插手到:“蔡大家,典韦奉头领之命带您上山,头领已在寨门等候。”

典韦为何回来接蔡邕?原来是裴元绍绕小道先一步赶到了卧牛山。

裴元绍知道,如果他在蔡邕后面见到林云,林云定然轻绕不了他,于是他先一步到卧牛山,来和林云请罪了。

这家伙到时聪明,他没说掳蔡邕父女是打算给他抢压寨夫人。而是说手下看到一支车队,以为是粮草,他就派人把车队劫上了山。

可到了山上后才发现,车里装的都是竹简。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将蔡邕父女送来了卧牛山。

林云是个历史废,对蔡邕并不了解。听说裴元绍绑了一个叫蔡邕大儒,起初并没当一回事。

可不想这话被典韦听到了,典韦当场就炸了。出身在陈留的典韦,对蔡邕那自然是十分熟悉。

蔡邕可是陈留郡的骄傲,典韦可以说听着蔡邕的事迹长大的。听说裴元绍把蔡邕给绑了,起身便和裴元绍打了起来。

林云见典韦把裴元绍给揍成了猪头,顿时也怒了,一拍桌子对典韦吼道:“混账,为一个外人兄弟相残,成和体统?当我面打人,你眼里还有我吗?”

林云这会是真怒了,脸色十分不好看。他这一黑脸,把裴元绍和典韦都给镇住了。

见二人停手了,林云看着典韦道:“说说吧!你和这蔡邕什么关系何以为了此人对兄弟出手?弱说不出一二,你便下山吧!某这庙小,容不下你这位大神。”

典韦听了林云的话吓了一跳,他起初是看不起林云的。可这近一年的相处,典韦知道林云是很看重他的。

平时林云只要有好东西,第一时间往他家里送,有好吃的也给他留一份,从陈留强来的杜康酒谁都不让碰全给他留着。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典韦嘴上不说,可心这里都记着。林云如此恩带他,他怎会离林云而去。看到林云这会是真的怒了,之前的气势荡然无存。

他扶起裴元绍,拍了拍他身上的土,讪讪道:“我是和老裴闹着玩呢。”

然后在林云下手位坐下道:“这蔡邕可不是一般人,乃当世大儒。其奉天子之命校对五经,被天子可在石碑上,立于太学门前,震动了天下士人。

到洛阳临摹拓印石刻的学子不计其数,据说学子所架的车,把太学门口的大街都给堵死了。

蔡邕在士人中的威望极高,老裴把他绑来,若让那些学子门知道,我们怕是要被天下士人给骂死。”

林云听了典韦的话,心下也是一惊。这时代,士人阶级的力量可不是盖的。他们掌握知识,不管氏族还是寒门,都是高高在上的。

在后世士、农、工、商只是对人从事职业的划分。可在这个时代那就是对等级的划分。

乱世马上就至,在乱世人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林云虽是黄巾,注定不会有人才来投。

可掌握了一年的大权他,让他的思想也有了变化。有了在这乱世创一番事业的想法。

退一步讲,即便林云没有创业的想法,打算投一个明主。可但凡一个有远见的主公,也不敢收一个得罪士人阶级的手下啊。一个武将和无数大才相比,一个聪明人的选择还用说吗?

一想到此,林云的头就有点大。看来裴元绍这顿揍也不算白挨。这家伙真给自己惹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可祸也闯了,现在要想的不是怪罪谁,而是如何妥善解决此事。可这一时间林云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无奈林云便命典韦先去将这位大神先请上山来,探探对方口风再说。这也就有了典韦来接蔡邕的一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