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独眼高说到这里不无感叹道:“至多二十八岁,二十九岁不满的六段圆满,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是天才。如果不出意外,七成把握能在四十五岁前踏入八段尊武王的境界。牛磨馆也拿不出一大把,三大家族凑凑,却能一把拿出三个。”

还没到修行观,独眼高停下道:“我觉得这个桂磊有点底子,他不知哪里找来一个六段通达的高手,又卖面子从牛磨馆请了一个五段大成的高手。现在人凑不齐,让我们想办法,晟哥想请浮生师兄您去当这第三人。若是赢了,桂磊成为帮主,阿桑成为副帮主,下面需要多个执事长老——这队我们眼下非常有益。”

如果输了呢?

“输了也不要紧。我们出了力,桂磊还是副帮主,地盘也是自己的,很稳固。接下来漕帮发展,我们独眼物业所喝点汤,就足以过得很好。”

漕帮坐拥金易城十一商会之一,背后又有金易城人力线和运河码头生意。

这意味着,漕帮四通八达,路子很广。

就如一些狝者需要的东西,如果在外面买,买不到,难买到,买的品质差,还死贵,这都是常有的事,可朱阁酒馆里面,自己人买便宜量大还品质好,外面有的这里肯定有,外面没有的这里还是很大几率会有,甚至没钱也可以先靠面子压着。

浮生目前最想做的事,就是快点解决“刮骨刀”对身体造成的毒伤。

以他的方法,肯定能找到出路,接下来就是钱和资源的问题。

前者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对如今浮生来说并不难。

后者,有钱不一定打得通。

如果他不答应,那么独眼物业所这里,尽管有着海石迷宫逃出来的大量强者,可这些人一则年纪肯定超了,就算有没超的,身份也不能摆上去。

那就没人可用了。

他想了想,便答应了这件事。

到了修行观,浮生发现所有人都在,包括胡察等人,一个没少,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悄悄问了独眼高。独眼高说,杨晟之后去找了桂磊,这之后,那帮据说是海石商会的“伙夫营”高手便没再找过他们。但这也是为什么桂磊让杨晟出人的原因,他似乎知道了一些事,认定杨晟这里有符合要求的高手。

“桂磊么?这人我倒是要见见。”浮生嘟囔道。

“今晚桂磊会在家中设宴,到时我们要去,浮生师兄也得去,能见到。”

如今独眼物业所里所有人,都统一穿胸口印着白色眼罩标记的青色短打,即短衫和绑腿裤,每日都要去做清理街道的事,因为封城闭户,有些街道的人不能出来,独眼物业所还负责去给这些缺乏粮食菜蔬的家里送东西。

包括海石迷宫里出来的这些家伙。

虽说这活对他们来说有些下等,但他们仰仗此身份,却能正儿八经走在街道上,晒着太阳,望着月亮,住着属于自己的榻,可以吃各种各样的东西,没有拘束。

这日子于他们而言,比在海石迷宫中好得多。

吃完早饭后,杨晟走了进来。

倒不是说他起来晚了,他早早起了之后,已去各处街上溜达了一圈,查看了独眼物业所做事的情况,十分满意,这才赶回来和大伙儿碰头。

“浮生师兄,事情可解决了?”杨晟进来后打招呼问道。

浮生笑了笑,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于是起身和他聊着,走向后院。

不少人也跟着来到后院窥望着,反正浮生也没禁止他们。

这里是平日杨晟练武的地方。

“让我看看你练得怎么样了。”

浮生让杨晟打一趟拳,杨晟便打了。

他的拳术是练体路子,也就是练法,不是打法,但也不属于花架子。

呼吸平稳,冥想到位,身体轻松但出手抬腿具是稳重有力。

没错,基本功已练得很好。

“拳与息合,息与冥合,冥名为空,吐纳贯通。”

浮生解释了下基本意思,就是要吐纳与出手和冥想要完全同步,这种完全同步不是练出来的,是感悟出来的,感悟的状态则要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时,心头空明,明明知道周围有多少人,明明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却依旧我是我。

在这样的状态下,再吐纳出拳,气息会完全跟着拳走。

也要在这时,把精神集中在吐纳上,把吐纳放粗,放大。

浮生给杨晟演示了下。

他站在原地,看着稀松平常,但在出手前一刻,杨晟能够明显感受到他身上的气质变了,变得凝重凝练,仿佛内外融为了一体,是那样的扎实。

伴随着一拳慢悠悠地打出,浮生浑身肌肤以肉眼可见速度飞快变红。

他全身肌肉虬结,气血沸腾。

尽管只是普通的一拳,可比起真正普通一拳,要强上太多。

这就是斗战体,一种寻常很难练成、但沙场颇为常见的技巧,让浑身归一,所有呼吸,动作,冥想都完全通达,毫无阻滞,仿佛想到什么就用什么、用什么成什么,一切本该如此,那就是在燃烧浑身内在力量的特殊技巧。

只是浮生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斗战体的缺陷。

如今的他内功已到中品圆满,外功四成大成,内力与心觉的使用游刃自如,但这些优势在斗战体的状态下却是体现不出来的。

人想要做什么,首先得想,然后去做。

这个过程就是从想到做的两步,可对于武者来说,里面又分成了好几步。

首先,抬手的动作需要骨骼筋肉牵扯来完成。

可实际上,这些骨骼筋肉并不与脑子连着,脑子又是如何让手做到的呢?

如今的武论之中,已经说明,是脑子通过脊骨中枢这条大脉,释放“想法”到胳膊等处支脉,支脉又将“想法”命令皮肉筋骨,这才完成整个从想到做及做到的过程。

内功下品练重心,中品就是练经脉窍穴。

从武论来讲,就是经脉拓宽变得强韧后,可以容纳更多“想法”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如今玄国武论对于“内力”的诠释。

普通瘦子外体枯瘦,力量薄弱,捏铁核桃,捏不碎。

有内力的瘦子同样外体枯瘦,看着也力量薄弱,捏铁核桃两指爆碎。

两者用外功来判断,并没有本质区别,一样体重、身高、力气和耐力,却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体现,就是因为丹田力与内力的存在。

气催丹田,就是气催内力,内力催丹田。

丹田力大成者,可以轻易做到前脚掌笔直站立,且摇晃中不会倒,犹如不倒翁,但因为丹田力的难以压缩,很难用一根脚趾做到这样,同时在出拳时,由于丹田力自身上限,也很容易导致丹田力灌注在拳头。如果有内力,就可以做到一根脚趾站立,也可以做到拳头打出时,全身力量全都集中在拳头打击部位。

再比如,一根手指可以撑着地面将自己弹起数米高。

如果说丹田力是融会贯通操纵自身重心,把全身力量集中在一个部位,那么内力就是把丹田力凝聚为一个点,让这个点想去哪就去哪。

这也是为何内功下品练丹田,中品气催丹田练内力。

但内力锻炼,又是通过气催丹田来扩展经脉的。

眼下斗战体,可以让浮生力量使用通达,却无法让内力也使用通达。

对内力并无丝毫使用助益。

另外就是心觉,心觉的根本,便是听骨见神,用身体感受环境,并且将这些环境在心境中体现,排除一切环境中复杂的不相干因素,直接看到关键与窍要。

然而,斗战体对心觉的使用,也无助益。

外功五成,内功三品,之所以这样划分这样顺序,都有内在逻辑。

去琢磨这种逻辑,挖掘补充完善这种逻辑的言论,即为武论。

就如武论里内功下品练丹田的晋升便是内力,内力要如何练,还是需要作为基础的丹田来拓展,丹田是基础,是核心,是根本,是内功里的“一”,有这个才有下一步,但即便到了下一步,还是需要上一步的辅助,即便到了上品,核心仍旧是这个“一”。

可以说,这里面关联性非常大,极为严谨。

问题就在于,斗战体与内力、心觉的不相干,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说,这本就是引申出来的技巧,关联性不是那么强,也是说得通的,问题是,斗战体在丹田力和外功四成以下阶段,都有很好助益。

往上,却形成了脱节。

脱节的根本原因是斗战体有缺陷。

但这个缺陷最大的问题是,它没有更进一步的技巧来与内力和心觉形成融合。

斗战体,是一种可以把内功下品、外功三成融会贯通、淋漓酣畅发挥的状态技巧,如今往上却没了这个作用,就说明它还存在晋升的可能。

“斗战体的特性,是可以毫无阻滞地燃烧体内力量,只要身体不死亡,可以力量源源不断地战斗下去,相当于是透支。可燃烧的力量那么多,大部分都是化为体热散掉了,只有不到三成才会形成助益……这助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斗战体真正的助益,还是如同打开一个可以尽情宣泄身体力量的关口,这在生死搏杀中尤为重要。很多时候人的失败或落入下风,都是无能为力,明明感到身体还有余力就是发挥不出来,好似有一层阻滞。斗战体的好处就是把这层阻滞消除。”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