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心虚与底气

王旭的座驾换了,现在是一辆虎头奔,还是王霏掏的钱,挂了个黑牌,牌号是1024,嗯,王旭可不敢太高调,弄个整数就好了。

这车是整车进口的,王旭的合资企业批了两辆车,另一辆留在了工作室公用。

工作室还添置了不少的车,大多是进口的,这些就是姜主任帮忙弄的了。有些东西不能瞎写,比如胡建海南那边,这种车多得是。

这个年代一旦混开了,很多物资的获取,突然就变得非常简单。

其实,姜主任还问过王旭要不要弄个军牌,他的安全品级已经足够,挂在总装下面,还方便安排安保。

但王旭拒绝了,弄个军牌虽然很拉风,但却等于把自己弄成靶子了,完全没必要,他又不差那点高速过路费。

哦,对了,这会儿还没啥高速公路,帝都第一条高速公路都是近几年才建的,刚刚通车。王旭还专门上去跑了一趟,就为了体验那种久违的风驰电掣。

那种国内到处都是高速,哪哪都能到的错觉,其实大部分都是2000年以后才有的,特别是2008年丑国金融危机之后。

而在那之前,华夏的公路还是一个挺老大难的问题。

所以,在70后和80后的记忆中,春节回家一直都是一段挺痛苦的经历,甚至到了高铁时代,他们依旧残存着那种对于买票的恐惧感。

不过相比50后,60后他们那个年代普遍存在的长期两地分居,根本回不了家的情况。70,80后,可以说已经非常幸福了。

华夏其实一直在进步,几乎每一代人都会有天翻地覆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仅限于改革之后。

所以,今天去昌平参观的队伍那是浩浩荡荡的,远远一大溜。王旭工作室的车都不够,还从帝都汽车公司租了几辆丰田的面包,才把各种人员都拉上了。

其实这也是王旭第一次向外界正式公开他的影视城项目,他那片用来拍片的街道,不知怎么被昌平政府看上了,出了些资,划了块地和王旭一起搞起影视城项目来。

王旭当然无所谓,这种东西其实华夏并不嫌多,特别是这个年代,昌平这里主要搞的都是现代化都市,未来还会弄不少其他国家的风情街道,主要是为了各种都市片准备的。

帝都相较之下,外国人还比较多,相对于其他地方,更容易找到扮演外国人的群演,这也是昌平影视城最终决定的定位。

那就是,都市场景科幻场景包括一些海外场景的搭建,让很多需要少量外国镜头的片子在这里就可以拍摄了。

这个年代的帝都真心还挺落后的,出了三环路,就没什么可以看的建筑了,到处都是粮田,后来这些地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拆迁户。

王旭占的这片更偏,大山脚下,连树都不多,旁边就是京密引水渠,是帝都的水源所在,根本不可能发展任何的工业,甚至农业都是有所限制的。

搞个影视城可以说刚刚好,水渠本身就是不错的景致,旁边种树,造景,都是可以用来拍摄的好地段。而这样最多产生些生活垃圾,只要定时清运,那就没啥问题了。

不过,王旭也知道,这个项目现在估计根本赚不到钱,华夏的影视行业根本还没到爆发期呢。

不过,现在圈一大块地搞这个也算是个时髦,现在帝都附近也有几个拍电影的地方,比如怀柔和涿州都有,但不仅规模较小,形式单一,而且各种服务,管理什么的也很不到位。

王旭这边规划的可就好多了,除了欧洲各国风情街,未来都市街,还有专门的绿幕摄影棚,后期制作中心,特效中心,爆炸场地等等,占地面积可是不小呢。

现在虽然大部分只是盖的和工棚似的,连空调都没有,但总比露天瞎搞的好了不知道多少。

不过,这些东西倒是不用着急,这里应该是上面给王旭的找补项目。所以,王旭也就是草草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划,然后就扔给水木建筑系一起搞起了课题。

王旭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搭建,还能快速更换建筑外立面,但内部却要保持良好环境的要求。这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新材料,更要充分融合特效技术,所以对于水木建筑系而言是一种颇为新奇的挑战。

当然,这样一个影视城,周边也需要各种商业和配套设备,王旭也把规划的任务交给了水木建筑系,最好是能和拍电影需要的各种风情街进行融合。

利用一些永久半永久建筑和布景的穿插,把实用性也连带进去,就好像欧洲风情的咖啡厅,可以说是各种街区必需的,那就不如索性开一个,只要从不同角度看过去是不同的样子就行了。

而王旭的特效工作室,自然就坐落在这里,现在的办公环境依旧很简陋。办公室就是个简易棚子,连空调暖气都没有,弄了几个火炉子凑合取暖。

炉子上永远坐着一个水壶,能加湿,还能喝茶,一举两得,帝都这会儿的首选供暖工具,王旭家就是这个做派。

至于那边玩炸药的,还不能见火,那就只能靠棉大衣扛着了。

庆幸的是,这会儿的人还真没那么多讲究,能有个工作就是万幸了,即便是对帝都户口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然后发现,居然还能学一门技术,那简直就是最理想的工作了,更别说这门技术还挺有意思的。

所以,王旭留在这边的特效工作人员虽然艰苦,但还真挺乐观的。

当然,王旭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一直下去,厂房写字楼都已经在建了,只是地基刚打好,就入冬了,没法施工,只能等明年开春。

今年,就只能这样凑合了,这也是为什么电脑特效工作室就只能安排在市里,这边的基础设施完全不合格,连自来水都得专门协调拉过来。

不过,面对老外,还是得解释一下,这边现在就是临时的,那边的厂房什么的才是未来真正拍电影的地方,不会这么艰苦。

王旭不是很了解这会儿的丑国演员,到时候必然会有一些丑国演员参与其中,他可不想那边的公会整什么幺蛾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