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山陵崩

113 山陵崩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出其不意的。就在宫女们还感叹着皇帝薄情,去狩猎居然也没想要带上几位品阶高入宫早的妃子时,这位被大家谈论着的帝王却已驾鹤西去。

皇家卫队守护着皇亲贵族以及朝廷官员们到围场半个月以后的一个傍晚,秋风横扫着落日余晖留下的最后一点温度,一名负责为惠妃传信的小太监急急忙忙由宫门一路跑进漪澜殿。惠妃当即召见跑得气喘吁吁的小太监,并从他的口中得知皇帝在围场坠马而亡的死讯,出乎意料的是,死前皇帝把皇位传给了伴在他身侧的九王爷。

也许这并未出乎惠妃的意料,皇位是在她谋划之中的。小太监说完后惠妃眼中出现了一阵恍惚,白皙的手指搭在靠椅的扶手上紧紧握住,指尖红艳的丹寇与手背隐隐浮现青色的血管形成鲜明对比,手腕上金银翠玉的镯子因为她颤抖的身体发出微微嗡鸣。

云清抚上惠妃的手臂,关切道:“娘娘……”

惠妃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宫女们围在她身边无不担忧地看着她。这一切来得太快,打乱了她所有的计划。她从未打算让自己的儿子远离皇位之争,李家有这个实力而她和她的儿子也有野心。

就算当初大皇子和五皇子没死,她和她的儿子躲避不了这场命运注定的硝烟。

她一早就作好了迎战的姿态。看似三王爷在朝中势力渐涨但她知道他已经做了不少触碰皇帝忌讳的事,比方说娶了上官氏的女子,康妃母家没有势力,为了弥补劣势三王爷娶了一位母家有势力的王妃。

但是皇帝很早就已经不喜欢上官氏了,他自己当年倚靠外戚等大宝,造就了上官一族在朝势力,他不会愿意再看到自己的儿子走上与他自己一模一样的路。若真是这样,谁也不能保证如果上官家的势力再膨胀,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他们还会甘于屈居人下。说上官氏是皇帝的眼中钉都不为过,何况,在皇帝心里阮贵妃是被上官皇后害死的。

还有,三王爷和皇帝以前的对头,那位据说很得贤名的兄弟太像了,一样的出生不及弟弟,孝顺父亲同时政绩斐然得到朝中上下赞颂。许多年前那位王爷曾经是皇帝的心头大患,他对三王爷多少会有些顾忌。

皇位的继承权归属错综复杂但决定权最终还是在皇帝手上,皇帝日渐沉湎声色迷恋仙术,三王爷的实力一日日增强,所以惠妃才会想要让她哥哥回来协助九王爷。

然而风云诡变如此迅速,皇帝的死讯忽然传来惠妃只有措手不及之感。她睁开眼睛,望着跪在地上的小太监,尽量保持着声音平静问道:“皇上是意外……还是……”

小太监道:“三天前早上,皇上带着侍卫在围场里骑马散心,忽而看见一头鹿,皇上兴起不顾侍卫阻拦追上去,到林中不慎坠马,应当是意外。”

“除了传位皇上临终前还说了什么。”

屋里静得可怕,屋外秋风呜呜作响,像极了人的哭声,小太监抬头偷偷抹了抹额上的汗,道:“皇上说,要上官大人辅佐新皇登基。”

“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的。”小太监补充道。

寂静了一两秒,惠妃低低笑出声来,“呵呵呵呵,皇上啊皇上,看来臣妾还是不如你啊。”

皇帝的心中也许早就有裁度,但他从来没向任何人透露,惠妃自诩能猜度帝王心可在最后还是不得不感叹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传位,又要上官仪同辅佐新皇。那是皇后的父亲上官氏中最有名望的人。若将来上官族中有人策反则上官仪同连同其族都会背上天下骂名。

皇帝临终前到底还是算计了上官氏一回。

惠妃让小太监退下,扶着额头想着今后的对策,宫女们脸上尽是凝重。皇帝传位于九王爷的消息并没能让她们高兴起来,惠妃也还不是最终赢家。皇帝秋狩期间三王爷留在京中奉命监国,若是皇帝驾崩传位的消息一经传开,这位原本雄心勃勃的王爷会怎么想?

不仅是处于宫中的惠妃,就连京中的九王妃的处境也已变得非常危险。

惠妃连夜派白兰和白芷出宫去王府,一方面传递消息一方面也是为防万一好保护王妃和小世子。

由专门派人去陶府要九王妃的父亲无论宫中有何变故都要以宫外的王妃和世子为重。按小太监所言皇帝驾崩传位是三天前的事了,三王爷很快就会得到消息,有可能他已经知道,所以惠妃所有的安排都从简从速。

果真到了第二日,皇宫所有大门都戒严,任何人没有三王爷手谕不得出入。

惠妃无法再与宫外取得联系,每日都在计算着九王爷回宫的行程,以及她兄长的行程。她最担心的不是九王爷而是李将军,因为皇帝驾崩突然,她怕李将军在回京途中生变。只期望九王爷能快些与将军联系上。

漪澜殿处在前所未有的压抑中,往日热闹人来人往不断的香寮也死寂一片。宫人的脸上保持着统一死板的表情,以此掩饰着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漪澜殿外也被三王爷派人重重把守起来。

三王爷到殿中拜见惠妃,惠妃冷声质问道:“三郎何以让军队包围漪澜殿,难道先帝尸骨未寒你就想造反么?”

三王爷的眼中透着疯狂,不过回答起来还是中规中矩,他只说先帝驾崩为防宫中生事所以派人保护惠妃。说完便离开再也没有踏入漪澜殿。

惠妃命宫人紧闭大门不出,绮公主被抱到她的寝殿里。她很聪明也很乖巧,一双灵动的眼睛已经可以从大人们的表情意识到似乎什么在变化,但她只睁着眼如在探索一样寻求答案,没有哭闹。

殿外时常传来士兵步子踏在皇宫石板道路上的声音,对于这场变故没准备好的岂止惠妃。三王爷把军队引进宫城的举动惠妃嗤之以鼻,也严正以待。皇宫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公然派兵围困漪澜殿其心昭然若揭。宫人们都知道,若是真有个好歹惠妃很可能成为三王爷要挟九王爷的人质,那时漪澜殿将成为修罗场。

玲珑一直思考着,若是外面的人真杀进来该往何处跑。她很害怕,她不想死。但跟着主子就是这样,若惠妃自身难保宫人们的死活还有谁来顾。要是那些人真的杀进来,玲珑想,她至少要想办法把绮公主带出去。

终于有一日夜间,惠妃说要一趟含象殿。玲珑到漪澜殿后,这是惠妃头一次在除请安和必要的礼仪庆典之外去含象殿拜访皇后。选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机,这几日漪澜殿上下几乎是草木皆兵,外面稍有响动大家都会惶恐不安,送进来的食物也是用银针验了再验。

守在门口的侍卫起初并不想让惠妃出漪澜殿,但听说她只是去含象殿,云清姑姑又没人给了一锭银子贿赂,最后还是放了行并派人跟随“保护”。

除了抬轿捻的太监,跟随惠妃的只有漪澜殿总管公公罗宁,云清姑姑,白檀和玲珑。罗宁在前面提灯开道。云清扶在轿撵边,白檀和玲珑跟在后面。

白蔹留在漪澜殿里看着公主。先前皇后和三王爷一直是一种联盟的关系,没有她的点头允许上官氏的女子不会嫁给三王爷,在内廷她也有意抬举康妃,惠妃此行必定是有了什么决定。

如果此行有什么危险,玲珑真是连最后想救小公主出去的愿望都无法完成,真真身不由己。

秋夜苍茫,寒冷的月光折射在士兵冰冷的铠甲上,透着肃杀的气息。惠妃身上裹着斗篷,身子陷进座椅中,轿撵随着人的步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玲珑抿着嘴默默走着,说不紧张是假的,另一边的白檀脸色一直惨白着。

前面的惠妃不知怎地忽然唤了玲珑的名字,她干嘛低头走到轿撵边。惠妃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很害怕?”

玲珑咬了咬唇,道:“奴婢担心娘娘的安危。”

“呵,这时候还油嘴滑舌的,看来并不怎么怕了。不过害怕也没什么不好承认了,本宫像你这么大时胆子可能还要更小些。”

玲珑第一次见到惠妃时,只知道她是一位虽不太得宠却很有地位的妃子,说话和气,再后来就知道她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女人,在宫里打磨久了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可是谁又天生无敌呢,

玲珑嗫嚅道:“娘娘比奴婢有出息,听说娘娘比奴婢小的时候就能在马球场上赢过将军,奴婢哪能和娘娘比。”

惠妃笑道:“呵呵,有没有出息得看人心里念着什么想着什么。”

她心里念着的应该是她的儿子,或是皇宫中那个闪闪发光的宝座,玲珑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这奴婢更没法和娘娘比了。”

惠妃看着玲珑,道:“你这孩子心里是自有念想的。虽然心中成算不如别人,好在没什么花花肠子心念单一。不过你的出息都是本宫给的。”

玲珑一愣,有些惶惶然,她对惠妃绝对算不上死心塌地最多只是尽心尽力汇报她的提携之恩。白蔹常说对于身边的宫人惠妃什么都知晓,她那点小盘算兴许也瞒不过惠妃的眼睛。

惠妃向玲珑勾勾手,玲珑乖乖把耳朵贴过去,她道:“待会儿你和白檀两个守在外面,若有什么变故你就进去禀报,明白么?”

玲珑点点头,惠妃道:“下去吧。”

含象殿外不像漪澜殿那样守卫森严,但门外的太监不许惠妃随行宫人入内,最后她只带了云清进殿,白檀和玲珑等候在外。

————————

晚些时候还有一章,不过可能比较晚

113 山陵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