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一纸策论引风波

这些原本应该藏在暗处的东西在尉迟小傻这篇策论中被揭开,放在了明面上!

在场的官员无不冷汗直流。

没有办法,按照尉迟小傻的推测,大唐在几百年以后,便会因为这所谓的土地兼并而走上下坡路,并且逐渐没落。

这么算起来,他们这些朝中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可都是国之罪人呐!

看到这篇文章,最为震惊的不是别人,而是李世民!

大臣们私底下的行为,他自然知道。

而且这也都是他所默许了的。

毕竟这些功臣一个个跟随于他,自然是要分润些好处的。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他的这种做法,居然会致使大唐走向深渊!

所以,在阅读这篇策论的时候,李世民一直是皱着眉头的。

虽然尉迟小傻的宋体字十分美观,令人赏心悦目,奈何策论所议之事太过沉重。

直到后面,李世民看到了尉迟小傻的解决措施。

既然是策论,那么除了提出问题以外,必然是要给出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的。

而整篇策论的精华也正是这一方案。

尉迟小傻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涉及到了大唐的根本,李世民也好奇他应该如何解决。

然而,在方案那一块的开头,尉迟小傻便表明:自己的方案也只是相对于均田制而言,补全了部分的漏洞,但并不是完美之法。

随后,尉迟小傻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两税法!

首先,税收的高低按照百姓的贫富来划分,而非按人口划分。

这一改革可能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公平,但实际上却更加适合长期发展。

若是值钱的那种收税方法,无论是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还是身体强健的普通人,所缴纳的税收都是等同的。

如此一来,纳税对于普通人而言,虽是一笔负担,但也能够承受。

可对于残疾之人而言,却是压得他无法喘息。

而若是按照尉迟小傻的方案这么一调整,虽然可能富户会有所怨言,但于大唐的发展而言,实在是得益良多呐!

而这个贫富的划分,则是由各地官府进行的,并且需要时常调动报备。

毕竟飞黄腾达亦或是家道中落的情况也都是存在的。

而除此之外,尉迟小傻最为强调的一点,便是对于多重税收的绝对禁止。

尉迟小傻提到:地方官府若是贪得无厌,可能会巧立名目多加收税。

如此,不仅伤民心,还可能逼反百姓。

毕竟原有的税收就足够沉重了,若是再多一些苛杂税,生活难以为继。

百姓也只有上山为贼一途了。

“尉迟小傻,你这是大逆不道!”以卢宽为首的那些官员们顿时坐不住了。

倒不是因为这区区一场比试。

毕竟比试输了,也就输了。

最多是丢一点面子罢了,至于自己的子女在不在逍遥子那边进学,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那逍遥子虽然才学广博,但还不至于让他们如此动容。

可是税收制度不同,这可是关乎他们每一个人身家性命的呐!

尉迟小傻在策论之中所提到的那些偷税行为,正是他们此时正在做的。

而对于这一切,李世民之前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尉迟小傻将这个问题挑到了明面上,并且提供了另外的一种税收方案。

这可不行!若是陛下真的听信了尉迟小傻的言论,并且进行税制改革,那么对于这些大员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而言,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特别是五姓七望,他们手下就有不少这样的“黑户”。

用着大唐分下来的土地,却无需交税。

卢宽一开口,其他的官员也是跟风一起批判。

这一通批判下来,简直像是尉迟小傻就是一个十恶不赦之徒一般。

尉迟恭虽有心护持自己的儿子,但这个问题可是太大了。

他根本就不敢乱说话,因为有可能尉迟家今天便要覆灭了。

但他还是坚定地站到自己的儿子身边,护住了尉迟小傻。

裁判席上,李世民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这件事情关系到整个大唐的国祚,实在是太过重大,他必须深思熟虑。

“逍遥子啊逍遥子!你可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啊!”

李世民知道,以尉迟小傻的才能,是不可能如此详尽地分析数百年以后大唐可能的发展的。

这必然是逍遥子灌输给他的一些理念。

沉吟许久,李世民终于做下了决定。

他咳嗽了几下,场内就安静了下来。

毕竟这个时刻,大家明面上在批判尉迟小傻,但是暗地里都在观察着李世民的一举一动。

若是李世民将之当成儿戏,保持之前的默契,那么今天这件事情便可当做无事发生,只是以后不能让尉迟小傻有发声的机会了,否则难免会引起骚乱。

可若是李世民当了真,下定决心要改革,那么大唐必然会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此次比试的结果想必大家已经心中有数。”

“卢俊的文章,文采和情绪皆属上乘;然尉迟小傻针砭时弊,于国于民有利,胜过卢俊一筹。”

“至于尉迟小傻的封赏,等过些时日便会公布。”

“朕乏了,今日就先到这里吧。剩余两场比试改日进行。”

“尉迟小傻,随朕回宫一趟。”

吩咐完这些事情以后,李世民又嘱咐李治:见到逍遥子先生之后,叫他进宫议事。

一时间,官员们也收到了李世民的信号:尉迟家,他罩了!改革,他也要进行!

尉迟恭自然是欢喜万分的,此番比试,虽然提心吊胆,尉迟小傻也不断被人嘲讽,受尽折辱。

然而,最终凭借着一篇策论,博得了圣上的欢心,甚至得到了认可。

尉迟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了。

虽然他也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乃是逍遥子先生,尉迟小傻只不过是传递这个信息的中间者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的风波,尉迟家必然能够吃的盆满钵满。

有人欢喜有人愁。

另外一头,像是卢宽等与江南世家联系较深的官员,已经开始考虑这一场风波的后续应该如何发展了。

毕竟税制改革,影响最深的便是世家。

他们的蛋糕将会被撬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