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学习的重要性

正当李世民纠结选哪种的时候,一旁的程咬金凑过来挤眉弄眼道:“这还不简单,让两种马在一起那啥那啥,不就能生出力量强、速度快、耐力又好的高头大马了嘛。”

李世民刚想反驳:这组建骑兵打仗呢,哪有时间给你的马那啥那啥?等你的高头大马生出来长大了,黄花菜都凉了。

可话刚到嘴边,李世民悟了。

这卫小子问的是组建骑兵,又没说打仗,有的是时间那啥那啥。

两种马都不适合,这卫小子分明是在给自己挖坑,此时李二的心里升起了殴打小盆友的想法。

李世民直接眉头一皱:“卫小子,这马那啥那啥跟增加粮产可有关系?”

李世民要的是一个借口,只要卫蓝说没关系,李二就直接开始殴打小盆友。

“有关系,当然有关系,怎么会没关系呢。”

“哦?说说看,怎么个有关系法?”若真有关系倒罢,若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哼,不把你屁股打肿了,哼哼……

“马匹能通过那啥那啥将两种马的优势结合在一起,难道稻米就不行吗?”

“若是将穗子大的和颗粒大的相结合繁殖出穗子大、颗粒也大的稻谷,这样粮食产量不就上去了吗。”

卫蓝将杂交水稻的概念讲了出来,这也是卫蓝为什么要先讲马匹杂交的原因。

封建社会根本就没有植物杂交的概念,马匹杂交到是有,最著名的就是汉武帝了。

对啊,若是稻米的穗子大、颗粒也大,粮食产量不就上去了。李世民眼中泛起惊喜的光亮。

“泾阳伯。”房玄龄插嘴道:“据老夫所知,如此混杂的改良极容易造成杂而不纯的情况。”

“汉武帝改育马匹在历经几代后便血脉淡薄,改育马匹仅能维系数代罢了。”

“老夫还曾在一本农书上看到过相关记载,其言: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日复减而难熟。粜卖以杂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

“作物成熟期早晚不一,脱谷困难,售卖时容易被人挑毛病,做饭时生熟不均,难以保持良种的优良性造成退化。”

“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不愧是博览经史的房玄龄,知识面就是广,句句直击要害。

李世民眉毛一挑看向卫蓝问道:“卫小子,玄龄所言你可有解决之法?”

“当然有。”卫蓝直接说道:“汉武帝改育马匹之所以会退化,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对改良后的马匹进行血统保纯,任其和本地马匹继续杂交,使得改育后的马匹血统再次回归本地马。”

“改良后的马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品种了,具备本地马的耐力和适应力,又兼具西域马的高大与速度。”

“把如此优良的好马跟劣马那啥那啥,生出来的当然是劣马咯。”

“血统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本地马和西域马改良的‘本西一代马’,本地血统和西域血统各占一半。”

“若‘本西一代马’与其他‘本西一代马’那啥那啥产下的‘本西二代马’自然会延续‘本西一代马’的优良血统。”

“可若‘本西一代马’在与本地马那啥那啥,产下的‘本西本本一代马’身上的西域马血统自然会被稀释到四分之一。”

“说到底,改良马是一个完整的血统,需要对其保纯。”

“若朝廷真想培育出优质的马匹,最好能建立起马匹的谱系,对其血统来源和那啥那啥进行完整的登记。”

“在避开父三代、母三代,这些近亲的情况下尽量与同血统的马匹进行那啥那啥,以保持血统的纯净。”

幸好上学那会生物学的认真,这种生物遗传知识对卫蓝来说还是洒洒水啦。

这里就很好的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性了。

“卫小子,近亲的话不是避开直系和同父系就行了吗?怎么还有母三代?”李世民问道。

杜如晦赞同道:“是啊,泾阳伯,自古以来只有同姓不婚的,表亲之间不是亲上加亲吗?”

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自汉代起便是京兆望族,汉朝时期就有俗谚称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他们这类世家大族自觉出身高贵,婚嫁那可是要看出身、讲门阀的。

所以没少内部通婚。

表亲的亲上加亲更是家常便饭。

说白了就是世家门阀互相抱团来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

“你们知道为什么同姓不婚吗?”卫蓝提问道。

提到这个杜如晦可谓是家学渊源,张嘴就来:“《左传》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又言‘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不蕃意即不健康、先天不足。

恶不殖也是避免婚后不育。

卫蓝笑问道:“是啊,古人都知道同姓不婚。”

“那既然知道同姓不婚对繁衍子嗣有好处,可诸位想过没有,在繁衍子嗣这件事上男人用的时间不过弹指之间,女人却需要用十个月。”

“诸位以为后代子嗣身上女人的血脉比男人的少吗?”

这一下可把几人问住了。

说多说少都不合适,毕竟子嗣可是女人身上掉下来的肉,怀胎十月怎么都比男人那弹指之间多吧。

程咬金表示,他又不同意见:“卫小子,这你可说错了。”

众人看向程咬金,想看看他又什么惊天妙论。

程咬金一脸骄傲的说道:“老夫至少要半个时辰。”

???什么半个时辰?这破路你都能开车?

好你个程老妖精,不愧是你,还真是惊天妙论啊!!!

连秦琼都看不下去了:“你个憨货,就别再这里献丑了。”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