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京都巨变

“父亲有何烦心事,可否告知孩儿!”刘贤感觉有些不妙。

“哎!何大将军糊涂啊。罢了,跟你一个孩子说这些又有何用。”

何大将军糊涂?难道是何进?刘贤立刻猜到刘度为什么这么说。

“莫非董卓要入京了?”

听到这话,刘度十分诧异,自己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这孩子居然就猜出来发生了何事,这也太厉害了吧!

“莫非我儿知道董卓进京的事?”

“孩儿不知,不过是听父亲说何将军糊涂,所以猜测必定是此人让董卓率军进京,以除阉宦之祸!”

“噢!你为何这么肯定?”

“这个……”刘贤一时语塞,心说不是我这么肯定,而是历史就是这么发展的:“孩儿也只是推测,并不是十分确定。”

“那你估计董卓入京之后,朝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董卓带二十万大军入京,无人可以制衡,只怕用不了几日,他必会挟持天子,把持朝政,祸乱朝纲,而且朝中不服之人都会被他赶尽杀绝。

还有,董卓与太皇太后董氏本就是一家人,他必定会废除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何进,何太后,少帝这些人只怕是都不得善终。!”

刘贤一股脑的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旁边的刘度听的是冷汗直冒,他没想到事情会有这么严重。

“那董卓真敢如此大逆不道?”

“当然,人一旦有了权利,什么事情不敢做?

朝廷一旦发生巨变,天下必定大乱,孩儿料定,数月之内,董卓必定惹的天怒人怨,一年之内,定有各地诸侯结盟,共同讨伐!”

“那……那为父该怎么做?”

你?刘贤心想,你一个小小的零陵郡太守,无兵无将,能做什么?

现在当然是趁着有大把的时间,赶紧猥琐发育呗!

“父亲!乱世将至,您作为一郡之首,自然是要让这一郡的百姓丰衣足食,此外还要厉兵秣马,强军富民,让零陵郡能经得住这乱世的捶打!”

刘贤娓娓道来,语气丝毫不像是个七岁的孩童。

“自中平元年,黄巾之乱开始,四海之内民不聊生,但是我零陵郡倒还算得上是民生富足,百姓不至于缺衣少粮,除此之外,为父还能做些什么?”

刘度觉得自己这个太守还是很称职的,在零陵郡也颇有名声,算得上是个好官。

“父亲,请问我零陵郡有多少人口?”

“大约百万上下!”

刘贤心中暗自摇头,汉末时期的郡等同于后世的一个市,而刘度这个郡守就相当于后世的市长,可是这一个市的人口才一百来万,还不如后世一个县的人口多。

“请问零陵郡有多少兵马?”

“兵马?”刘度一愣,心中大致计算了一下道:“我零陵郡共计十三座县城,各处守军相加,大约有五千城防军!”

才五千人?而且还分散在各处,且都是那种没有战斗力的城防军,确实是弱到爆,刘贤觉得随便来个诸侯,都能轻松拿下零陵郡。

“父亲,若是此时有诸侯率郡来攻打零陵,您该如何抵挡?”

“什么?有人要来攻打我零陵?”

“孩儿只是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来攻打,父亲就这点人马,只怕一两日就会被人夺了城池。”

听了刘贤的话,刘度沉思片刻才道:“若是有人攻打我零陵郡,荆州牧刘表必会派军来援。”

也难怪他会这么想,毕竟零陵属于刘表的管辖范围,只是刘度没有想到的是,等刘表派兵来援,只怕零陵郡早就被攻了下来,毕竟就这点分散的兵力,完全抵挡不了任何的进攻。

不过现在整个荆州还算安全,汉末初期的战争基本上都发生在北方,留给刘贤发育的时间还很充足。

“父亲,您可否给孩儿一官半职,让孩儿帮助您一起治理零陵郡。孩儿保证用不了几年,零陵郡会变得更加强大!”刘贤想着要是能弄个官当当就好了,毕竟想要让零陵郡变得强大,手中就得有权利。

刘度听后立刻回绝:“不可,你一个七岁的孩童,如何做的官?”

一个七岁的孩子当官,想想就让人觉得可笑,他要是真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官了,怕是脊梁骨都要被零陵郡的百姓戳穿。

哎!都是年龄惹的祸,刘贤也很无奈。

“父亲!乱世将至,孩儿只有两点建议!

第一,广修水渠,大兴水利工程,提高零陵郡的粮食产量。

第二,在各处郡县招募兵勇,扩充零陵郡的军事实力。”

得到儿子的建议,刘度开始在潇水,漓水,湘江这几条零陵郡内的水域附近大兴水利工程,而且投入巨大,把零陵府库这些年积攒的财富用掉了六七成。

刘度也确实感受到了天下大乱的氛围,这才不惜花重金为零陵郡的农业发展搞基建。

不过刘贤建议他招募兵丁的事情,刘度却没有照做,原因是他不敢,因为募兵是州牧才有的权利,刘表不下令,刘度私自募兵就是违反大汉律法。

这家伙胆小的很,生怕自己的顶头上司问罪。

再说京城,朝中局势自然跟刘贤说的一模一样,董卓在进入京城后不到两个月,就废了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而且还自封为相国。

刘辩被废之后,又在董卓的胁迫下自尽而亡,其母何皇后同样被赐死,至于何进,在董卓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就被十常侍密谋杀害。

一些朝中反对董卓的大臣,要么被杀,要么逃离了京都。

至此整个朝廷都在董卓的掌控之下,此人残忍弑杀,贪图享乐,把皇宫当成他自己的后宫,并且在京都洛阳横征暴敛,致使繁华的京都变得民不聊生,许多百姓为了躲避灾祸纷纷逃出洛阳。

当这些消息传到全国各地的时候,各地诸侯都是闻之色变,这个董卓昔日不过西凉一猪狗,竟敢废除汉帝,祸乱天下。

公元190年!

逃出洛阳的袁绍,在渤海起兵,招募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正在郡守府衙处理公务的刘度也收到了袁绍的书信,这让他心中有些得意。

因为袁绍四世三公,名满天下,举兵讨贼居然还叫上自己,这说明人家看得上自己,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不过自己要不要去?

刘度心中又犯难了,不知道该不该去?

还是去问问贤儿吧,现在的刘度已经渐渐地有了一个习惯,就是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就要去问问刘贤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