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清明祭祖

第二天吃完早餐,许墨就告别了陈哥,准备回羊城工厂了。打算在家里陪爸妈几天再去首都,也该去看看李博士的搜索引擎进展情况了。

在车上打了个电话给爸妈,准备跟他们说一声自己回来了。

“爸,你们在哪里?我回来了。”

“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我们不在羊城。”

许墨一头雾水的看了看手表,今天4月4号呀?糟糕!作为潮汕人真是不应该,连清明节都忘记了。这要是传出去了,会被骂不肖子孙的。

“爸,我就是专门赶回来过节的,你们都已经在老家了是吧?等我三个小时,我在路上了。”

许墨庆幸昨晚在河源住的,从这里回老家只有两百多公里。三个小时可以赶到,还有一下午的时间可以祭拜祖先。

通知保镖团队赶紧调头,加快车速开往老家,总算在中午午饭前赶到。

由于许墨一家人都已经搬去羊城了,家里没准备,所以今年就在小叔家祭拜祖先。

小叔家里很是热闹,大伯一家,许墨一家都凑在一起了。他家是两室一厅的,客厅只有十几平米,挤了十几个人。

许爸看到许墨的时候,笑骂道,“我还以为你忙忘记,不回来了。赶紧去洗手,然后给祖先上香。”wutu.org 螃蟹小说网

许墨哪里敢说自己是真忘记了,乖乖的去洗手,然后点香跪拜。心里念叨着,“各位祖先在上,子孙许墨能有今日,全靠祖先庇佑,许墨会再接再厉,造福国家,光耀许氏族人。”

然后拜了三拜,起身把香上到香炉里。

桌子上的祭品可算琳琅满目,都是各种高级货,看来今年大伯三兄弟是下了大本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潮汕地区的粿了,潮汕地区过节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粿,各种节日对应着各种的粿。而鼠曲粿就是清明节才会用来祭拜祖先的粿。

鼠曲粿是潮汕当地一种长着白色茸毛、开着黄花的野草,糅合糯米成皮,加入豆沙就是甜馅儿料。加入香菇、肉丁、虾米、花生仁、香料等就是咸馅儿料。然后用模子拓印成型,放入蒸笼蒸熟,而后取出风干,就可以做祭品或者食用了。

粿不仅是潮汕的美食,更是潮汕传统文化的缩影,贯穿着潮汕人的生活点滴。潮汕的粿品制作,大部分都是主料和馅料混合制作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以和为贵,有容乃大。容纳各种品味,最后形成一种独有的风味。

大伯笑道,“心里能记得祖先就好,咱们潮汕人以孝当先,这可不是形式,而是传承。大家赶紧吃饭,然后去给各位祖先扫墓吧。”

大伯发话了,所有人都抓紧速度,半个小时就吃完了午餐。然后三家人便浩浩荡荡的前往扫墓了。

许家祖坟都在村里专门划出来的一处地方,不像有些家族得跑几处山头,所以一个下午的时间还是够用的。

到了祖先坟前,先把杂草、杂藤拔除,打扫干净。再把红、绿漆油依石碑上面的字重新涂写。接着在坟身上培土,按往年既定地界压上纸条,据说这是为死者还地租。

经过一番整理的祖坟显得十分悦目。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才开始摆上供品祭拜,并烧钱纸。

烧钱纸要特别注意防火,有的人家自带铁桶烧化,因为诸多礼节离不开“纸”,所以扫墓俗称“过纸”。有些讲究的家族还会在祖先的墓前燃放鞭炮,这种是一定要等房下的人,特别是男丁都到齐后才能鸣放鞭炮,接着才由长辈带头下跪行拜礼。

随后,大家把祭祀的物品全都摆放在墓碑前面,每个人轮流在墓碑前跪拜。拜过祖先的物品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品,而是带着某种祖先对后辈的“保佑”。大家都会根据祭品的多寡平均分配。

许墨以前对这些都不以为然,觉得就是走个形式而已。可是今年不同,这是自己重生回来后第一次祭拜祖先,去年清明由于在羊城读书,所以没有回来。

所以这次祭拜许墨是格外的认真,看得大伯跟小叔连连点头称赞。

祭拜完所有的祖先后,许墨陪着家人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去,发现有一群人向自己走来。

保镖立即提高警惕,上前站在许墨周围。

那群人带头的许墨有点眼熟,但是记不起叫什么名字。

只见他隔了几米远就笑着伸出了手,说道,“许总,好久不见,欢迎回乡祭祖。我代表市政府欢迎您和家人的到来。”

许墨想起来了,这不就是春节的时候在高速路口堵自己的那个谢士长么。这次他们不去祭拜祖先,跑来这里堵自己了,真是够诚心的呀。

许墨伸手跟谢士长握了握,“你好谢士长,你今天没放假么?不用去给自己的先人们过纸?”

谢士长笑了笑,“为人民服务嘛,哪里需要什么假期,祭拜祖先等有空了再去就行,心诚则灵嘛。”

“那谢士长你这次来这里是有什么公务?”

“噢,没什么大事,之前有开发商说想在这一片搞一个工业区,我这不是来考察一下嘛,没想到这么巧遇到许总你了。”

许墨差点骂出声来!“妈蛋的,这是在威胁我呀?要是不给好处,就把这里开发成工业区?让自己迁祖坟?”

“谢士长,这里地势低洼,不适合当工业区吧?再则这里近百年来都是我们村安置先人的地方,村里不可能把地卖出去的。”

“许总你放心,我们没打算在你们村安置先人的地方办工业区,而是在旁边建,准备开办几家染织厂。”

擦,染织厂!污染多大就不说了,要是把废水偷偷排到外面,让自己的祖先住臭水里吗?这谢士长可真够毒的啊!

“谢士长,这染织厂可是高污染企业,建在这里不合适吧?村里居民会受影响的。”

“许总,市里穷啊,要发展就要用钱,这也是没办法的。再说了,建染织厂还能招收当地村民去打工,这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事情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