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4

第六十四章4

洪宝强话一出口,不禁刘官芳等人大吃一惊,就连张幼樵都有点不能相信,怔怔的看着洪宝强,继续说道,“如果以运河为界,沧州以南送与陛下,陛下觉得怎么样?”

“我还没有说完呢!运河一直往上的话,过了天津就是北京,都是我的吧?”不理会目瞪口呆的张幼樵,洪宝强道,“好像运河还能往北一些,这么说好像还不错,就是让李鸿章吃亏了些。”

张幼樵愣了半晌,突然愤怒的大声嚷道,“陛下,你不要欺人太甚,我们李大人可不是好糊弄的。”

洪宝强怒容满面道,“欺人太甚?这么分不是你刚才说的吗,我按你说的去办,现在却要挑毛病,你这个让办事还真是没有谱,嘴里都能跑火车了?”

张幼樵呆呆的看着洪宝强,适才的满腔愤怒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哭丧着脸道,“陛下,我刚才所说的平分,仅仅只是说眼前这一地,不包括其他地方,其他地方还是要商量的。”

“那你开始怎么不早说?我还以为李鸿章发善心了,想要成全本王呢?”洪宝强瞪着眼睛道。

张幼樵无可奈何的苦着脸道,“这是我的错,是我没有说清楚,还望陛下海涵。”

洪宝强摆了摆手道,“那你就不要大包大揽,说话不算话,我信不过你们。”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张幼樵丧气非常,看来和这位天王陛下谈判还是真是艰苦的活,随即不再狮子大开口,老老实实的道,“好吧,既然陛下无意平分疆土,那咱们也不能强求,为了能让李大人和陛下能够友好下去,咱们退兵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张幼樵看了看笑吟吟的洪宝强,诚恳的道,“我们希望陛下能够给予一些补偿。”

看来这应该就是李鸿章的底线了,洪宝强问道,“李鸿章到底想要什么东西呢?做洋奴才看来也不好过,毕竟是要看人家脸色行事的。”

张幼樵道,“我们希望陛下能给我们黄金五万两,粮食五十万石,布匹……。”

看着张幼樵诚恳的面容,洪宝强心知这是李鸿章提出的条件,确实是非常有诚意,估计李鸿章那里也快揭不开锅了吧!

洪宝强心中犹豫,刘官芳见状轻轻上前数步,走到洪宝强身边耳语道,“依微臣看来,此事或可商量,微臣主掌我军械粮秣,这一仗花费庞大,如果和李鸿章的战事拖延下去,恐怕仅军费就远远超出这个数目了。”

洪宝强犹豫不决,这次出征禁卫军煞费苦心,精锐也都拉出来了,好不容易打到这里,却要乖乖的出银子请敌人离开,在洪宝强看来,自己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一个丧权辱国的名声。

刘官芳有些着急,压低了嗓子道,“陛下,目前形势未明,若我军与李鸿章在河北大战,必定两败俱伤,徒让曾国藩的湘军渔翁得利,陛下明察。”

是啊,若真的与李鸿章大军开战,就算能赢得这场战争,禁卫军也恐怕会元气大伤,最后得到好处还是湘军这个王八蛋,洪宝强心中想到,看来李鸿章也不是笨蛋,他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让大家都有个台阶下。

“陛下,李大人确实盛意拳拳,希望能与陛下化干戈为玉帛,两家和睦友好。”张幼樵言语恳切,明白洪宝强此刻在犹豫什么,当下仔细解释道,“李大人绝无半分轻视陛下的意思,这次索要黄金粮草,实在也是迫不得已,您知道,北京城已经被陛下进驻过一次了,什么都没有剩下,李大人难过的很啊!要是殿下执意不肯,我家大人仅为了淮军上下,也是要和陛下血战到底的。”

洪宝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又朝张幼樵凝视良久,半晌才缓缓摇头,心中着实拿不定主意。

刘官芳心中大急,急忙道,“陛下……”

洪宝强伸出一只手掌,让刘官芳不再说话,站起身来面对着张幼樵,缓缓说道,“你可知道,本王为何要带着禁卫军主力来河北。”

张幼樵试探着道,“难道不是为了土地和人口?亦或是为了天国的未来?”

洪宝强摇头道,“当然不是,我来河北,是因为河北百姓与我同宗同族血脉相连,李鸿章勾结洋人,和洋人沆瀣一气,此乃民族之败类,本王鼎立中原,威震华夏,一凭将士英勇,第二借的就是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现在我禁卫军大军兵进河北,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看着禁卫军,看禁卫军能不能把侵略者赶出去,看我能不能给百姓一个交代,你说,我怎么可以因为你的几句话,因为一个什么渔翁得利的阴谋,就把你们白白放走?”

张幼樵沉下脸来,冷冷的道,“陛下可是决心与我淮军开战了?那我们就血战到底好了。”

“难道我们之前在把酒言欢吗。”林风神色严肃,“若是李鸿章真是不想和我打到底,那就按照本王的意思,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线撤回江苏,否则,就绝对没有和平的可能。”洪宝强不由想到,这算不算对李鸿章的双规呢?

当洪宝强拒绝和李鸿章和谈后,数日不闻枪炮声的前线立即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禁卫军一营和二营原本紧紧咬着淮军的尾巴,此刻开战,以势如破竹之势一路南下,兵不血刃连克数城,就在禁卫军准备一鼓作气威逼保定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张幼樵回去把洪宝强的意思一说,李鸿章迅速作出了反应,从自己的嫡系中抽调了大批精锐赶赴前线,与溃逃至此的洋人部队汇合,征发大批老百姓,连夜赶筑防御工事,同时派遣精锐骑兵与禁卫军的前锋骑兵部队正面相撞,随着禁卫军主力部队的赶到,战斗规模迅速扩大,参战部队从骑兵这一兵种逐渐扩大,火枪,炮兵纷纷卷入,战场区域也渐渐延展,等赖文鸿刘庆汉两个部队齐集前线时,战争已经打成了一锅粥,战线绵延数十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