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血肉横飞

天空是微红色的,至少在这些使族炮灰繁多的复眼结构里所映射出的是如此。

从狭窄而潮湿的孵化场里爬出来,还未环视这拥挤的巢穴,低级的使徒就挥舞触手驱赶这些廉价的转生生物向武器区跑去。

早已失去原本记忆的萎缩大脑无法去分辨周围的环境,已经被编程后的基因驱使着它们听从命令。

进入一处更加巨大的巢穴,四处游走的触手快速抓取这些炮灰,将武器生物的孢子注射到炮灰体内,然后共生关系的骨刺枪和骨刃穿透被角质层包裹的皮肤。

被移除的痛感神经和发生器官注定了沉默的行为,黑色的血液一点点落下,很快被角质层掩盖住。

略微摇晃的步伐在走出培养巢后愈发稳定,四条腿错落着前进,复眼还未接收更多光源便又被运输单位内的黑暗遮蔽。

大量低廉的单位像这样被生产出来急匆匆地送往前线,大部分兵源来源还是直接将本土生物生化转化而来。

使族也可以通过编程生产低等使族,大部分使族人口就是这么来的,这些基因本质还是生物兵器的低等使族只有不断吞噬其他种族基因才能变质成高等使族。

运输地道虫沿着挖好的通道前往战区,这种从虫族手里搞到的基因单位在使族研究下已经十分成熟,稳定而中庸。

微微摇晃的体内大量炮灰在一片黑暗中等待着,它们大部分已经失去了所有之前的记忆,少数还有点滴人格意识的也被共生武器夺取了身体控制权。

隔开的一个个节段里分别储存着大到足以俯视帝国现役最大机甲单位的战争巨兽,小到只有虫子大小以释放孢子建造建筑的使族工卫。

四周土层传来的震动越发剧烈,不一会光进入空间,被前线高级使族取得控制权的使族单位机械地走出运输虫,微红色的天空一片灰暗,天空中大量使族飞龙和其他单位正和那些不知名的机械争夺制空权。

顺着碎肉密布的血肉城墙上移动到射击位,炮灰们伸出骨刺枪对着城墙下那些人族进行抛射。

体积庞大的使族火炮移动自己肥硕的躯体对准某一方向,从城墙里衍生出的管道将一颗颗骨刺弹推进被几丁质包裹的腔内,然后肌肉组织猛然压缩,炮弹以接近7马赫的速度飞出,在远处的半空炸开,将骨刺覆盖到敌人头顶。

“轰!”

一阵剧烈震动,一枚255mm高爆榴弹击中了一处墙体,炽热的火焰从缝隙涌入,将没有被快速伸出的隔离墙保护的单位烧成碎屑。

城墙的火力立刻朝向炮弹来源方向,但被拦截阵地和魔法屏障护住的帝国炮兵阵地安然无恙。

“装弹!二组换炮管!”

炮兵长李顺德抹开全覆盖头盔上的灰尘,二十名炮兵忙碌着给眼前这门255mm慈爱之锤重炮进行快速重置。

红得让人害怕的炮管被解开限制器,几根长柄扣住突出的接口将炮管拖走,冷却完毕的另一根炮管在另外三人的努力下接入炮体,关上限制器。

“一二走!”

四个人将零散的炮弹装填到装弹机的传输带上,于此同时一枚炮弹已经在等待发射了。

“目标。。。。。发射!”

“呯!”

清脆的炮声响起,淡蓝色的电弧四散,下一秒百公里外的一处使族前沿火力点被火焰覆盖,整齐的火力网出现漏洞。

“上!”

防弹板上漆成红色的士官看到支援火力起效立刻下令进攻。

停在反斜坡后的装甲车打出几枚烟雾弹然后一马当先顶着四面射来的骨刺冲锋。

步兵保持散兵阵快速突进,枪榴弹和榴弹发射器配合着将迫击炮火力空挡补上。

“哒哒哒。。。”

链动机炮稳定地倾泻火力,远处几个使族暗堡被压得无力还击。

“biu”

火花闪过,一枚高速骨刺蹭着电磁护盾下的装甲弹开,一道深深的划痕出现。

“倒车!退到弹坑后面!”

车长立刻下令转移位置。

“xxxx位置,遭受反装甲火力打击,目标有工事防御!”

“收到,这是秃鹫1146,正在接收信息。”

几秒后一枚空对地导弹飞过,远处一个低矮的碉堡被点了天灯,装甲车立刻开上来继续提供火力打击。

距离拉近,四处遍布的各种残肢碎屑点缀着焦黑的战场。突击队沿着掩护火力打出的弹坑进入交火距离。

距离拉近,步兵开始进行精确射击。钢针一样的子弹穿过紧密的射击孔对躲在碉堡后面的使族单位造成杀伤。

枪榴弹换装上破甲弹一次齐射,士官看了眼只是轻微破碎的血肉建筑按下通讯钮。

“xxxx区突击小队需要重火力支援,地方碉堡结构难以破坏,已发送目标信息!”

“收到,寻找掩体!”

小队立刻伏倒在弹坑里,不一会一架猎手无人机飞来,对着碉堡的顶部就是一顿射击。

密集的火箭弹激起大量尘埃,发射完所有弹药后无人机立刻离开战区。

烟雾还未散去,士官就领着小队上前。

被高温烧得通红的血肉碉堡不再有骨刺飞出。继续被小队里的喷火兵炙烤,逐渐在高温下外壳开始变性发脆,随后爆破手将几个手雷组合起来引爆。

四处飞溅着肉块,黑色和黄色的血液四处流淌,时不时还有几枚骨骼残片咯得盔甲叮当作响。

小队没有迟疑立刻进入碉堡内部。

整条战线就是要这样逐渐渗透来打开使族庞大地下巢穴的路线。

地面上人类部队和使族单位厮杀,机甲三三成队和巨大的使族巨兽进行对抗。

大量步兵和载具在炮火掩护下顽强地抵住战线,为后来梯队建造基地争取时间。

使族依靠外露地表的建筑进行密集的火力部署,每一次炮击都会对装甲薄弱的人类士兵造成伤亡。

那些低矮隐蔽的暗堡加上复杂的坑道网络总是可以成功伏击行进着的装甲部队,一辆辆废弃的坦克成为双方在这片被炸得平整的战场上为数不多的掩体。

空中飞弹和骨刃带起金属碎片和血肉残渣,黑烟笼罩着天空,缺少太空火力支援的帝国空军使用太空机型和地面的部队一样在或是高于或是低于地球重力的环境下和敌人对抗。

每一颗星球都有着不同的危险,这颗星球的帝国部队在四小时内已经稳定住战线了,但大部分星球上帝国军队还在奋力稳固住桥头堡。

少量留下的攻击舰并不强力的对地炮火仅能压制住那些明显的,缺乏重型防护的使族炮台,而那些深埋着的堡垒和运兵通道根本无可奈何。

帝国首要攻击的目标都是那些适宜生命的星球。对于这些目标的攻击决定了使族是否有人口进行反击。

多个战场实际上是各自为战,有着基地车的后勤保障大大减少了各支部队对统一调度的依赖。

当前线基地成功落成时,这颗星球的战局就胜利一半了。

源源不断地生化人士兵和钢铁洪流在长期的消耗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直接负荷运转纳米生成器,冒着缺少零件更换单位风险即使是缺少矿藏的星球也能回收使族血肉制造替代零件。

当战事转变为消耗战时,人类丰富的围城经验就发挥作用了。

大部分情况是帝国在接下来72小时内占据了整个地表的主动权,然后把持住各个使族巢穴出口与使族进行拉锯战,直到帝国海军完成对使族舰队的围剿后回援。

少部分是抓到了使族守备力量的薄弱处进行深入攻击,成功一把搂,完成对星球的控制权夺取。

当然,这只是少部分使族力量不强的星球罢了。

大部分星球更多是双方拼消耗地对峙,帝国对使族的火力打击不够,使族对帝国缺乏太空火力压制无法扩大战果。

鲜血流淌着,蒸发着,这是地狱。

视线转向太空,海军的行动成为了战局的关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