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杂货铺子

时间过得飞快,文星初中部的小考在校庆前三天进行。

周晓旦和苏芷林觉得这次小考很轻松,两个人也不约而同的故意在每科试卷上作错了几道题,保证分数在优良水平线上即可。

考试结束后隔日就是校庆,三个年级的学生们交完最后一科试卷后开心得发出了欢呼,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解脱和期待的笑容。

文星私立学校的校庆是小初高同时举办,为期两日。这两天里,三个学部的学生可以到任何一个学部的校区去玩耍参观,包括学生的家长也可以进入校园同庆。

因为允许三个学部互动、也有家长进入校园,所以校方在安保方面做足了准备,小、初、高三个学部的学生会成员也要定时去各处巡视,所以苏芷林没办法参加初二五班策划的“杂货铺”义卖。

初二五班的“杂货铺”卖的东西是真杂,摆满了整整五个货架子不说,地上也摆了不少。头一天大家就把所有物品都进行了分拣和打价签,卖出所得和卖不出去的物品都会捐赠给尚城的两家儿童福利院。

周晓旦还是很愿意做这种有意义的事的。上一世她在普通学校上学,没有参加过这么大阵仗、又丰富多彩的校庆,不禁有些新奇。她和两个女同学被班长分配到二手杂货区负责招呼客人和看管物品。

九点钟,校庆正式开始!校门打开,有很多家长和其他学部的学生涌进来。

“旦旦,一定要注意哦。”一起看日杂区的女同学蒋诗诗悄声提醒周晓旦,“往年校庆开店铺的有失窃事件发生,这种事可不能发生在我们这儿,知道吗?”

“嗯嗯!”周晓旦绷着小脸儿严肃的点头。

“熬过今天没有差错,我们就是胜利!”另一个女同学贾晓萍握拳打气道,“明天我们就可以逛其他店和去高中部参观啦!”

“嗯嗯!”周晓旦和蒋诗诗一声点头应和。

因为校庆是两天,所以“店员”是轮班制,其他不是店员的同学要么去发传单、要么被社团拉走参与活动了。

周晓旦和两个女同学这边卖的虽然是二手闲置,但任何一件价格也是不便宜,甚至大部分东西根本就是全新的,只不过文星的大小姐和大少爷们放在家里也是不用,正好趁校庆拿出来做公益了。

“哇!这张银卡!”几个漂亮又可爱的女孩子站在货架前发出惊呼。

周晓旦刚接待完一位初一的学妹,以一千八百元的价格卖出一把据说有百年历史、曾被法国某歌剧天后使用过的香扇,听到声音马上转身迎过来接待新客人。

“你们好,请问看中什么物品,需要我为你们介绍一下吗?”周晓旦微笑地问道。

这几个女孩儿看上去年纪有些小,至于年级不太好猜,因为文星学校允许成绩优异的孩子跳级。

“这张卡要卖多少钱啊?”穿着驼色大衣、粉白色连衣裙和白色小靴子,打扮得像个小公主似的女孩儿举着卡问。

周晓旦接过那张卡,看到封袋上的价签是……八千元?

这么一张银卡要八千元?周晓旦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马上从口袋里掏出昨天备份的产品价目表,找到这张卡的编号确认价格,顺便看了眼商品介绍。

真的是八千元!

“这张卡的价格是八千元。”周晓旦脸上的微笑有些虚浮,“这张卡是英国某贵族马术俱乐部的贵宾卡,还有半年的使用期限哦。”

“才八千元?真的吗?学姐,你确认只要八千元吗?”女孩子兴奋得小脸儿通红、双眼发亮地看着周晓旦。

“呃……我再确认一下。”周晓旦把小本子翻出来又看了两遍,才答道,“的确是八千元。”

“我买了!”粉白裙女孩儿一把抢过周晓旦手里的银卡,然后拿起手机扫微信支付码。

钱到账的提示音响起,周晓旦向几个女孩子鞠躬表示感谢,感谢她们对慈善义卖的支持。

看着几个女孩儿开心离开的背影,周晓旦不禁再次感叹:有钱人拿出来的二手闲置都这么值钱啊。

周晓旦知道那张银卡的原本价值可能更昂贵,但她也知道拥有这张卡背后是多么的烧钱!不说坐飞机去英国到那个俱乐部的机票等费用,单说买马、马匹养护、置装等等费用,那都不是百万能压得住的数目!

但看那个买卡的小学生妹妹很懂卡的价值的样子,应该家庭背景不差。

在商品册子上将银卡划掉,周晓旦继续招揽其他客人。

临近中午,大伯娘和大哥周祈时竟然来捧场了。

“大伯娘!大哥!”周晓旦高兴的迎上前,“你们来啦!”

前两天得知校庆的事,大伯娘就说要过来看一看,周祈时在微信上也表明会过来,所以周晓旦看到他们真的来了非常高兴。

大伯娘不但来捧场,还带了五十份自己做的小蛋糕分给同学们品尝,而周祈时也从饮品店订了五十杯柠檬红茶带过来,红茶摸着还烫手呢!

周晓旦招呼看铺子的同学们来吃蛋糕、喝红茶,然后抱着大伯娘的手臂道谢,“谢谢你,大伯娘。”又朝周祈时挤挤眼睛,“谢谢大哥!”

“客气什么,知道你不能挨饿。”大伯娘摸了摸周晓旦系着头巾的发顶,慈和地说,“快吃一块蛋糕,喝杯红茶暖暖。”

周祈时也朝周晓旦笑笑,但没说话。

周晓旦是真的饿了,虽然离任务完成时限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她还是吃了一块抹茶蛋糕、又喝了半杯柠檬红茶。

大伯娘和周祈时在二手闲置区各挑了一样小东西结帐,然后就离开了。

“哇,旦旦,你家人对你好好哦。”嘴边沾着奶油的蒋诗诗一手捏着蛋糕、一手抓着红茶羡慕地靠过来。

“嗯,他们对我是很好。”周晓旦开心地点头道。

因为蛋糕和红茶很多,附近的学生就过来蹭吃喝,周晓旦也没拦着。一群十四五六岁的孩子们吃着笑着,令深秋显得不再萧瑟。

不远处,周雪依气得握紧拳头、牙齿咬得咯咯响地看着初二五班杂货铺前的热闹景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