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兵吴佩孚

登州新军被称为大清新军第一师,刘召明按照他原本的设想,将第一师分为三个团。

师长:章高元

副师长:孙万龄(原章高元部副将)

参谋长:刘召明

第一团团长:傅宗学(原章高元部将)

参谋长:段祺瑞(留德归来的学生,曹操从京城带来)

第二团团长:荫昌(旗人,曹操从京城带来)

参谋长:王占元(原章高元部将和段祺瑞是同学)

第三团团长:陆建章(天津武备学堂教员)

参谋长:段芝贵(原章高元部将)

第四团团长:陈厚受(湘军出身,章高元部将)

参谋长:李世祥(章高元部将)

其余一团三营,各军官暂时由新式武备学堂毕业生,以及原章高元嵩武军、广武军部将担任,新军正式成立。

眼下已是5月底,距离甲午战争爆发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李鸿章给北洋水师买的炮弹基本已经到位,给新军准备的枪械弹药还在路上,新军军服倒是已经齐全。

这是刘召明自己的想法,全部使用灰绿色军装式样,外形有点像二战时的德军军服。

一万多人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威风凛凛,曹操很满意。

就在5月底的最后一天,登州新军军营外又来了个秀才,大声叫着自己要参军报国。

新军的招募早就已经结束了,门前站岗的卫兵毫不犹豫的拦住了来人的去路。

可秀才依旧不依不饶,甚至在门口坐着,一遍遍的念着《满江红》。

去北洋水师视察完归来的曹操,很惊讶的看着军营前这个年轻的秀才,他似乎看见了当年同样在他的军营前毛遂自荐的于禁的影子,于是好奇的上前询问着情况。

“你看起来是个读书人?为什么要参军?”

“回禀大人,学生不是读书的料,听闻这里招募新军优先识字青年前来投军。学生就来了,一为参军报国,二为自己谋个前程!”

这秀才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长衫,身材高大,双目炯炯有神。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绕着秀才转了几圈,这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可有功名?”

“学生吴佩孚,登州府蓬莱县人,学生惭愧,目前尚是童生!”

这秀才正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吴佩孚,按照原来时空的发展,他要到两年后才会以登州府第三名的成绩的考中秀才,一年后因为掀反鸦片台,指责男女同台唱戏而被革去功名并被通缉。

随后打扮成算命先生,一路跑到北京参加了聂士成的毅军,然后被其举荐到天津武备学堂。

不过因为曹操的蝴蝶翅膀,吴佩孚因为和老师抄了几句嘴,又在老师名为打击,实为惋惜的话语中决定弃文从武,一路跑到了新军军营门口。

“那不可想好了,参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能受得了这个苦吗?”

“禀告大人,学生曾经在蓬莱水师当过学兵,能吃得了苦!”

吴佩孚斩钉截铁的说道,他来投军或许为一时之气,不过却提前走上了未来的路。

“那好,你留下吧!”

曹操拍了拍吴佩孚的肩膀,将他领入了军营,将他交给了刘召明。

刘召明正在培养军官,所有识字的人都是他的培养目标。

很快曹操安顿好了吴佩孚,然后派人将章高元、刘明召和孙万龄叫过来议事。

“水师那边已经把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总兵聂士成的两千人运往朝鲜,据我估计,不出两个月,日本就要动手了!”

“皇上从何得知?”

章高元到了现在还不敢相信日本会对大清下手。

曹操闻言猛然抬头盯着他看了半响,然后才说道:“你别管我从哪里知道的,但我知道日本人要动手了!”

他是从近代史纲要上知道的这些事情,他清楚的记得等清朝的四大总兵进入朝鲜后,日本也派兵进入朝鲜。随后清日双方就撤军问题扯了一个月的皮,然后7月底,日本海军在丰岛袭击了清朝的运兵船。

当时清朝的指挥官,很不辛,正是逃跑管带方伯谦。

与此同时,清日双方的陆军也分别在牙山和平壤展开了激战。

袁世凯直接跑了,叶志超也跑了,左宝贵战死,只有聂士成还算有点战绩。

“臣该死,不该质疑皇上!”

章高元马上请罪,曹操叹了口气说道:“不怪你,谁能相信日本那个弹丸小国敢对大清动手。”

“召明,军官训练的怎么样了,我要在一个月内,拿出一只能打仗的新军!”

“这…”

刘召明为难的眯了眯眼,他有点近视,眯眼是他的习惯。

“我尽力而为吧!”

如果军官足够,一个月勉强够用,但是现在,他也治好尽力了。

“好,就这么说了,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却说吴佩孚刚进军营就惊呆了。

什么情况,这里的人怎么都把鞭子剪了。

他们不要命了!

很快就有人也要剪吴佩孚的鞭子,深受孔孟之道毒害的吴佩孚怎么能轻易让人得手.

仗着自己人高马大,一个背肩摔将来人摔在了地上。

“吴佩孚,你要干什么,你要造反吗!”

剪辫子的小兵指着吴佩孚愤怒的说道。

“呵呵,造反的是你们吧!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大清早有明训,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把辫子剪了!”

“来人!这个新兵不尊军令,把他丢出去!”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