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怪好看的

“郡王狡辩的话倒是一套一套的,按你所说,文章写的不好,就该活活接受旁人嘲讽辱骂了?”

凤清歌本来不欲与之言语交锋,但这会儿心中不虞,动了三分气,不由得反问道。

“文章写的不好,难道还不允许别人说吗?”李昱眼神一闪,唇角扬起一个得意的弧度。

听她的话,不难猜到她刚才确实是在胡写,怕待会儿受人嘲笑,所以说这样的话做铺垫。

“哦?是吗?”凤清歌挑眉,“人之才智天赋有高有低,一时写的不好,又不代表一世写的不好,况且,圣人有言,君子君子谦谦,温和有礼,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自卑。你是对圣人这句话另有见解吗?”

“……”李昱哑然,他有想过她气急败坏破口大骂的情况,没想到她没有激烈反驳自己,而是轻飘飘的、四两拨千斤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偏偏这句圣人之言,人人皆知,其中含义,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晓。

他怎么敢说自己觉得不对。

可恶的贱女人,居然言语设套坑害自己!

“小郡王怎么不说话了?”凤清歌笑盈盈看着他,“这个问题很难吗?”

李昱气噎,拂袖离她而去。

“哈哈,”卫无忌折扇一开,痛快一笑。

“清歌,你啊你,”王建面色挂了几分担忧,皱着眉头,小声提醒道,“这位郡王的为人不怎么坦荡,你因着我的事已经惹了他的怒,还这么以话激他,不怕他事后报复吗?”

君子与小人不同,前者行事光明磊落,后者肚量小心肠狠毒。

不巧,这位李昱便是后者。

王建心知凭借自己当下的实力,想要在京城这种地方与之抗衡,还太过薄弱。

表妹是为了自己才惹上李昱,若出个什么茬子,他该如何向姑祖母和祖父他们交代?又该如何向自己的良心交代。

“放心吧表哥,我自有分寸,”凤清歌微微一笑。

“啪!”王建没忍住,敲了她脑袋一下,“我要是信了你的分寸,日子都得过茬,我知道你有本事,有自己的人脉与倚仗,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凡事都有个万一。你莫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惹下祸患。”

王建与王蔚不同。

他是家中继承人,从小到大都是以严苛的要求培养,无论是他的祖父还是老师,皆是行事谨慎坦荡之辈。

在这样的长辈教导之下,他富有责任感的同时又极具大家长式的管教意识。

“好好好,我知道了!”凤清歌不是第一次被他唠叨了,闻言忙不迭点头应好。

不然,得听他训半个时辰!

“……”王建没任她敷衍过去,认真地盯着她,乘她没防备又敲了她脑袋一下道,“你别不以为意,日防夜防小人难防,天底下从来不缺小人,你进了国子监,就跟待在凤府的情况不一样了,行事一定要注意一些,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

“表哥,你再我敲我头,我可要生气了!”凤清歌摸了摸被敲歪的发簪,并道,“还有,这句话的原句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不是什么小人难防。”

外面的人再狠毒,她至少还有个防备。

家里的……那可是曾要了她命的!

凤钦就是赤果果的家贼,偷了她父亲的右相之位,还有凤家。

“就知道狡辩,”王建绷着脸,结果不到一息就绷不住笑了出来,“好了,是我记错了。”

说完,又多看了她头上发簪一眼,“表妹,你这发簪是哪里买的?怪好看的。”

雕琢成桃花样式的发簪不少,但都没有这一个簪子精致亮眼,那粉色的玉质与桃花搭在一起,可谓巧夺天工。

卫无忌正静静看他表兄妹二人斗嘴,眯眼看向凤清歌头上,然而仔细一看,他的表情凝滞了。

这……

是桃夭簪?

她,跟烨王?

卫无忌的心刹那凉了下来,少年的情愫之花还没绽放就快要悄然枯萎,他紧紧地看向凤清歌,等着她的回答。

“表哥,你真是……”凤清歌没想到呆鹅表哥有了心上人,居然连这种小细节都能注意到,她轻咳一声,“这是天工阁的发饰,名为桃夭,是别人给我的谢礼。”

“谢礼?”卫无忌声音低的仿佛呢喃,“玉石定情,谁会拿玉簪当作谢礼。”

他最崇拜的人,看上了他看上的姑娘!

卫无忌一贯潇洒,这会儿却连个笑容都挤不出来。

凤清歌尴尬,她和烨王可能是熟了反而没有别的遐思,原本她对这位光风霁月的大夏战神还有崇拜,但相处之中宇文烨说话过于直接,每次都狠狠地刺她。她大多情况下不生气,但偶尔也会气闷,如今已经彻底当他是朋友和师兄了。

再者,她很清楚,对方对她并没有什么男女之间的特殊想法。

况且,她不是什么神仙妃子,前世早已经嫁过人,对象还是宇文烨的侄子,她哪来的资格与自信,染指这样一位人人崇敬的英雄!

凤清歌眼神微黯,淡笑,“确实是谢礼。”

卫无忌观她神色,一时不知道该不该信。

她的眼神里面,有黯然,有自卑,有叹息,唯独没有他所想的那种坦然。

她喜欢烨王吗?

卫无忌没有问出口,却从她的眼中得到了答案,一颗心像是泡在初春的池水里面,微微发凉。

很快,那种感觉又缓缓消退。

少年人的喜欢,像夜里的风,来的快去的也快,他是一个理智的人,一时的失落也没有持续多久。

王建没有察觉到短短一瞬间,发生在二人之间的隐晦气氛,得到她的回答,点头道,“原来是天工阁出的东西,怪道如此精美绝伦。”

改日,与温姝出去时,可以去天工阁看看还有没有这样的发饰。

三人聊天之间,评委们的评选已经到了尾声。

很快便有人将统计结果,广而告之。

评委们出的五道题,真正完成的人很少,只有三人。

而其他的大部分只做了三道,或是四道。

甚至还有两人,只写完了一篇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