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继续考察

当日下午和第二天,于得水又领着张太岳等人继续在芜湖考察,按张太岳拉的单子,当中既有产量较高的几家铁矿场,也有煤矿场和冶铜坊,甚至还详细询问了这边的物流运输情况。

在一家铁矿场,张太岳望着堆积如山的铁矿石驻足沉思,好半天没动也没说话,闹得其他人只能跟着他傻站着,胡沁知道他这个习惯又冲众人做了个嘘声的动作怕打搅到他。

张太岳是在心里盘算冶铁的事,不小心进入了科学家专有的忘我状态,整个人的思维天马行空,想到了很多。

按照原计划,其实单独建造一座容量小些的土法小高炉,是最适合的,尤其是计划进入第二阶段需要制备迫击炮时,必须要自己炼钢,皆因离心浇筑法生产无缝钢管的技术在此时的大明还属于跨时代的顶尖技术,如果不严格控制保密,一旦这项技术传出去,那么被人仿制原理和制备相对简单的迫击炮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会让自己的独门大杀器失去其巨大优势。

不过这和他一门心思找濮万兴买钢并不冲突,一来,只建立小高炉而不是一整个钢铁工业体系,难度和时间效率上,要容易太多太多,按他的设想小高炉的产出只要够迫击炮用就OK,造枪的话还是尽量买现成的优质碳素钢,这样可以让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快速武装起来,得以早日实施拯救大明计划。而且他看中的不仅仅是濮万兴的苏钢,更有濮万兴傲视同侪独步天下的炼钢技术。张太岳对于跟枪炮有关的冶炼技术有很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但让他亲自操作自己来炼,肯定连冶铁坊小学徒都不如。

如果有濮万兴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援,主要是优秀的冶炼工匠,在他的指导之下,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小高炉得以顺利投产。

这当中又涉及到两个问题,是他目前亟待解决的。一是原材料的问题,另一个是根据地选址。原料问题主要来源于铁矿石,煤的话目前来看整个两淮地区有许多煤矿,其中可以用来炼焦炭的焦煤储量丰富,不需要过多考虑。但铁矿石可就有点难办了。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工业化的基础就是煤铁,为何第一次工业革命会在英国发端而不是别的欧洲国家,理由很简单,英国盛产煤铁,尤其盛产品质极高杂质很少的富铁矿,连它的殖民地印度也有大量优质富铁矿床,为何小日本会先于中国进入工业化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欺负我们,也是因为日本有容易开采的富铁矿。而整个中国虽然铁矿分布广阔储量丰富,但多是含有大量硫、磷等杂质铁含量很低的贫铁矿,就跟眼前芜湖马鞍山的铁矿场类似。

可别小看这一贫一富的差异,这会严重制约冶炼工业的发展乃至影响整个工业化进程。直到二十一世纪我国还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国这一纪录,就是明证。

可以豪不夸张的讲,如果能有稳定的富铁矿来源,张太岳有信心让自己的计划更快更好的实现,尽管濮万兴的选矿机制给了他不小的启发,但四成含量的精铁矿石指标还是有些低,应该全部选用五、六成以上甚至更高才好。要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富铁矿巴西铁矿平均品位接近七成,澳大利亚也在六成以上,马鞍山芜湖铁矿才三成多的平均值,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到哪里去弄富铁矿呢?他在脑袋里使劲回想后世记忆中与此有关的部分。

国内有三个地方出产富铁矿,一个是东北辽阳,一个是山东莱芜,另外则是在海南。

其中莱芜和海南的品位最高,尤以海南的赤铁矿石品质最好,最高可达七成。

问题现在这几处铁矿都还没有开始开采呢,难道弄几千人跑去海南昌江或者三亚去挖矿再想办法运回来?那地方现在还是原始状态热带雨林吧?张太岳想一想都头大,自己仅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等挖到矿了,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日本?现在倒是有不少跑日本的海商,可人家回程都是直接带银子或者铜回来,利润超高,买日本铜倒是个路子,买铁矿石几无可能。

印度果阿?太远了,去一趟的时间都是以年来计算,几十盘黄花菜都不够凉的。

要不退而求其次?再找家品位比芜湖好的已经开采还能方便运出来的。

河北迁安,攀枝花,山西的铁矿品位比芜湖还低不考虑,

东北的几处虽然很高,但那里是女真人控制区也怕思掉。

大治!靠,咋把自己湖北老家的铁矿给忘了呢!没记错的话大治的铁矿石平均品位接近五成,要是用磁选法或磨选法精选的话应该可以达到六成,而且大治和黄石还产铜,产量可比芜湖这边高太多了,关键也在长江边上,用水运很方便……

不行,我还得找机会去趟湖北!

张太岳想通之后顿时放松下来,随即从忘我状态中解脱出来,见众人都泥塑木雕般站在原地不禁哑然失笑,问旁边的金不换我这样子多久了?答曰大概两刻钟,张太岳苦笑着摇摇头继续前行。

这边张太岳一干人等围着芜湖左近考察且按下不表。

且说那徐秋鸣当日被打,待张太岳等人一离开,他也返过阳来,暴跳如雷当场痛骂了濮西金和自己带着的护卫家丁,怪前者节外生枝胡乱许愿,又怪后者见死不救给徐家丢脸,濮西金和几个家丁虽各有苦衷却也不敢当面反驳,索性来个逆来顺受不言语。离开了濮家徐秋鸣兀自愤恨不已。可以说有明以来,在南直隶这方宝地,魏国公徐家除了成祖时期的徐辉祖因为站错了队被成祖皇帝压制,老实了两代,其余时候一直执南直隶之牛耳,如日中天不可一世。这么多年来徐家哪吃过这么大的亏,更何况这也涉及到徐秋鸣自己的脸面,这要不能把场面找回来,他以后在徐家的日子没法过不说,更没脸留在天平府做生意了。

所以徐秋鸣再无他想,一门心思只想要报复回来!

他没有回驻地,也没找郎中处理下脸上的伤,就这么披头散发满脸血污的一路跑到了芜湖县城四十里外的建阳卫。也不等人通传直闯卫指挥使府邸,并在书房见到了正在练习书法的建阳卫指挥使李斌。这李斌不到四十岁,肩宽体壮,一张国字方脸,明明一粗鲁武人偏偏喜欢附庸风雅玩些文人的调调,闲暇时也喜着儒衫爱弄些金石书法一类的,不过为人沉稳,带兵或是待人接物都很有一套。

“二哥!兄弟被人欺负了!连咱徐家还有咱公爷也被辱骂,你看我这脸被人打的,你可得替兄弟做主啊!”一见面徐秋鸣就气急败坏的叫道,

李斌瞅着徐秋鸣这狼狈模样皱了皱眉,如果不是看他这副惨样,之前就凭他敢不经通报直闯书房这个放肆劲儿,李斌就能叫人把他赶出去,起码也要训斥一番。

李斌行二,年轻时曾在魏国公府做过多年的家将,跟这徐家家生子徐秋鸣老早就认识,后面李斌的哥哥意外身故又没留下子嗣,最终建阳卫指挥使这一世袭职位落到了李斌头上,他也算得上是魏国公一脉最嫡系的亲信之一。也不光是李斌和他把持的建阳卫,应天府周围这几个卫所除了滁州卫,个个都是魏国公一脉的铁杆,而且背靠着魏国公府这棵参天大树,又守着江南膏腴之地,这几家卫所日子过得都很富裕,在全国五百多家卫所里,那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要兵有兵,要钱有钱。

之前徐秋鸣还是公爷家的管事,除了生意上的往来,平常跟李斌关系处得还不错,但自打前些年公爷将整个苏钢生意转给了二公子家,连带着徐秋鸣也跟着一起打包转过去,虽然公爷有言在先,要下面的人对二公子家的人比对自己家的更要尊重,但场面话只能听听而已,关系毕竟差了一层,所以这些年李斌对这徐秋鸣只是表面虚应客气,心里早就不当一回事了。

“秋鸣,出啥事了?你先别急,坐下慢慢说,”李斌不紧不慢的道,

徐秋鸣于是把事情大概经过说了一边,关于事情起因他轻描淡写,却对后面的事情添油加醋,还把当时在场的三个家丁叫进来佐证。重点就是那个出手伤人的锦衣卫小百户,当众辱骂徐家辱骂公爷,而且是祖宗十八代连徐达老祖一起骂!徐秋鸣也不傻,知道如果只为给自己出气,官威日重架子越来越大的李斌八成会置之不理,所以至始至终都高举徐家和公爷的旗号,要李斌出头找场子。

“停!停!你先别说,让我慢慢捋捋,”

李斌的沉稳是出了名的,说难听点就是个老慢老墨迹,

“你去濮家做客,赶上这京城来的小百户找濮西金买钢,然后几句话没谈拢,人家就把你给削了,那你当时究竟说了啥话把人惹恼了要动粗啊?”

“哎呀我的二哥也,都啥时候了你还有闲心问这些,关键是我报了徐家的号,人家根本不给面子还削了我一顿,又骂了公爷和徐家的祖宗十八代,这才是关键!啥也别说了,你赶紧给我派兵找回徐家的场子!”

“不行,事情没弄清楚前我不能给你派人,”李斌慢条斯理道,

私下里李斌最讨厌这类狗屁倒灶的事,徐家人在南直隶向来飞扬跋扈惯了,指不定这徐秋鸣怎么惹的事儿平不下来,找他来当冤大头,心说我堂堂一个正三品的指挥使还得给你这家奴当保镖么?不过这事真要像徐秋鸣所言,那少年百户当众辱骂公爷,连公爷的父亲、爷爷直到徐达老祖都翻出来一起骂,事关公爷的脸面,他还不能不重视,

“李老二,你不想管是不?那好,我请不动你这尊佛,我找别人去!总之这事没完!徐家还有公爷的脸不能被人打这么狠还不还手的!”徐秋鸣说罢作势欲走,

“徐秋鸣你特么的给劳资老实呆着!我说不管了么?”李斌一把拽住徐秋鸣把他推回到椅子上,声色俱厉道,明知道徐秋鸣是在那虚张声势出言相激,却也没办法真的置身事外,否则徐秋鸣这标准小人指不定事后会在公爷面前怎么编排自己,一转头正好看见还站在那里的三名徐府家丁,连忙一摆手,你们三个跟我出来!有话问你们。

在书房外,李斌再次仔细询问了三位家丁事情的全过程,其中有个家丁脑袋瓜子非常好使,不但记住了全部对话和细节,还把整个过程绘声绘色的完整描绘了一遍。

事情弄清楚了,濮家被一个不认识的京师锦衣卫百户贸然找上门来,担心有不测就把徐秋鸣请来坐镇,结果那少年百户只是来买钢,态度客气,还愿意出高价,反倒是徐秋鸣一开始就对人家无礼,还把人家和濮家谈好的生意给搅黄了,再接下来就你瞅啥瞅你咋地,然后徐秋鸣挨揍,徐秋鸣挨完揍还拿公爷来危言恫吓,然后那少年也上来揍他,揍完说出了那番话。至少后面部分徐秋鸣没撒谎,而且实际倒比徐秋鸣说的更严重,毕竟徐秋鸣也不敢把原话再复述一遍。

问完话李斌站在原地沉思了好半天,很明显谁对谁错完全不重要,只要那人真的骂过公爷和徐家列祖列宗,那他这边就必须得出手,还得尽快马上,只是这人身份有点麻烦,虽然在南直隶地头真正有头有脸的并不会把锦衣卫太当回事,盖因自万历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被罢免到现今,已经整整二十八年没再任命新的锦衣卫指挥使,都是指挥佥事或同知掌印代行职责,现今是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骆思恭代掌印,多年只有主管而没有主官,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些个主管又一个比一个低调窝囊,尤以骆思恭为甚,导致整个锦衣卫机构日渐衰弱,再不复从前之荣光。

可再怎么样,那少年有一点没说错,锦衣卫的确是天子亲军代表皇室脸面,万一真的有钦命在身,自己出手在太平府地界把他们一行十几人全给灭了,后续也会非常麻烦。

不打杀只是狠揍一顿给点教训?或者只杀一两个伙计?貌似也不妥,有徐秋鸣这小人插在中间,恐怕在公爷那边不好交代啊,这可怎么办?李斌不由得为难起来,心里也对徐秋鸣这个招惹是非又把自己拉下水的小人恨够呛。

突然,李斌灵机一动,一下子想到了主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