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思绪

波才再次醒了过来,走了许久才远离了那块血色战场,来时几十万,走时独留他一人。

文天城他是回不去了,与其忍受叶滨的冷嘲热讽,还不如像张角说的一样去找那秦村的村长。

唯独令波才耿耿于怀的,是他亲手葬送了如今大好的局面,几十万经过战场洗礼的黄巾军,就因为他错误的决定被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到死都是叛贼。

以前的他都是听从张角的命令行事,从来都没有亲身指挥的经历,这次的战败打散了他的鲁莽与急躁,只是代价过于沉重。

……

林墨站在高台看着底下军队的训练,内心想着该怎么去收编那些战败的人口。

黄巾军主力攻打皇城失败的视频,他已经在论坛上看到了,这次战败的结果就是战局陷入了僵持。

大周方不敢轻易让禁卫军离开皇城,黄巾军也同样不敢去攻打皇城。

其余各州情况也大致相同,现在急需某一方入场来打破局势,玩家的实力依旧弱小,唯一能动的也就只有边境四侯。

不出意外的话,黄巾军和大周已经开始联系起了站在他们这一方的诸侯。

四侯一下子从旁观者变成了能引导战局走向的人物,林墨坚信四侯会下场站队,也会亲自打破之前所维持的平衡。

大周统治九州已有500年之多,即使现在山河破碎,可在大多数人心中大周就是正统。

灭周可以,可若是大周一灭,天下一定会大乱不止,一时间会有无数人扯旗勤王,有多少是真心实意,有多少是为了满足野心就不得为人知了。

想要取代大周,那就要取代他们在人心底所留下的印记,张角若不死,黄巾军便有可能取代。

但是张角已经魂散,整个黄巾军无一人有着威望能坐上那个位置,所以谁敢灭了大周,谁就是第一个死的!

大周想让诸侯出兵便要许以重利,不可以大义压之。

四侯镇守边境本就是大义,若我出兵勤王,这边境万一失守了该怎么办?这会成为所有诸侯的借口。

守边是民族大义,勤王是国家大义,但在大义之上还压着另外的一种‘yi’,叫做利益。

大周想让诸侯出兵只有一条路可走,封王!

侯在之前却是升无可升,可现在是特殊时期,原本被封死的上升通道突然被打开了。

他们本就在自己那块地盘是无名之王,属于无名有实的那种,他们家族代代都是诸侯,早就想着往上爬一爬,成为那有名有实的王。

黄巾军什么都给不了他们,因为黄巾军没有资格封王,但大周有,而且还是正统的王。

黄巾军败局已定,能像林墨一般想到这一层的便会立马脱离黄巾军阵营,能走多远走多远。

四侯的军队实力比不上禁卫军,但跟黑甲军也能相提并论,碾压赤甲军和黄巾军那就是绰绰有余。

四侯封王将黄巾之乱压下来后最多就是把皇帝架空,变成一个傀儡。

黄巾军无法改朝换代,四侯也同样不行,一但有一人想要坐上那个位置,他第一要注意的就是手底下人的态度,和每天都要面临的刺杀。

用一句话来形容大周:这是一个逐渐腐朽的王朝,但依旧有人愿意为之赴死,如苏峰。

要说近代有谁能彻底颠覆大周,除了张角以外就是苏峰。

从威望来说,苏峰一人震得外族不敢越过边境,现在的四侯年轻时更是在苏峰手底为将,且是他们的父辈,上一代四侯亲自送进来的。

从为人来说,苏峰从不贪图功劳,每次打胜仗赢来的奖赏都被他送给了捐躯之人的家里,多余的则是用来接济难民,朝廷中不少大臣都与苏峰为友。

若苏峰要反,只需振臂一呼,大半江山便归其所有,皇城禁卫军也会瘫痪一半。

禁卫军中绝大多数都是曾经在苏峰中年时期便追随着征战沙场,苏峰年迈后,他们选择加入了禁卫军。

之前波才带黄巾军攻打皇城,禁卫军从城中冲出来的情况,是不被允许的。

与其说是乘胜追击,不如说是为苏峰报仇,或是打算一死了之,到地下继续追随他。

苏峰活着的时候,皇帝为表亲切是叫他叔的,上一任皇帝更是与苏峰结拜,若是苏峰愿意,娶上那么一个公主也不是不可以,哪怕是为妾。

皇帝为了稳住苏峰可谓是煞费苦心,苏峰也从未选择做出任何一件有害大周的事,直到最后,也是为了大周而死。

就是不知那皇帝得知苏峰死后真正的内心想法会是如何,恐怕是窃喜多过伤心。

没人愿意自己身边有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在最大的威胁张角死后,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不过苏峰要是依旧年轻,皇帝是舍不得他死的,老去的苏峰只有用死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但凡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昏君,基本上脑子盘算的永远只有利益跟权利,所谓的亲情友情,那就是一张张可以打出去的牌。

林墨闭着眼,手指敲击着椅子扶手,心里盘算着该怎样才能最大力度的吸引黄巾溃兵。

林墨是真的想不到黄巾军还能怎么获胜,除非张角重生再加上四侯彻底撕破脸皮叛变,不然黄巾军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林墨不是没有想过放出消息说自己是张角传人,可人们总要看证据的,最好的证据就是从张角残魂中传承到的天雷。

可这玩意消耗的是自己的寿命,哪能轻易使用?不使用天雷又没有任何的证据来证明。

林墨脑袋有些发晕,这是思考事情太多导致的,桌上饭菜已经变冷,林墨拿起筷子慢慢吃了起来。

秦村普通人辛辛苦苦做事拿钱也就是一日两餐,解决了温饱问题,对此他们都已经很满足了。

加入军队的可一日三餐,每逢战事还有肉吃,平常除了训练跟剿匪以外也就没什么了。

跟高宠协商后,林墨决定除去秦弩兵月俸10铜以外,剩下的兵种都以5铜来计算。

本来林墨还想加更多的钱,却被商鞅和高宠阻止了,原因是现在秦村内普通人获取的铜币太少,当兵的待遇过好,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敌视。

人性就是这样,平常开战时所有人都会祝福这些当兵的,并且全力援助,因为他们自身安全受到了威胁,需要军队的保护。

只要一和平了,待遇相差太大就一定会爆发矛盾。

林墨选择听从两人的建议,果然村内依旧和睦,军内也士气高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