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诈病脱身

晴暮常到江北区政府接送文件,一次偶然机会,遇同学曾帆鹭,调来区办任秘书长,两人在学校时就十分要好,毕业后多年不见,忽然相遇,不免亲热如故,促膝畅谈,深相契合,曾秘书说:“老同学在基层工作已经几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在社会理论方面独有见解,何不出来混个功名,而久淹山泽?你若有其意,我当为你引荐。”

“这事我考虑一下。”

晴暮回去后,求教宋工此行吉凶如何,宋工深知小高上进心极强、爱好广泛,但性格耿直、嫉恶如仇,不善于与人交往,不适合从政,但看小高行色匆匆,去意已决,只好顺手拿过眼前一本‘测字大全’,叫他任选一字,晴暮深知师傅熟读《易经》,唯恐师傅给自己下套,故意拿过眼前报纸,看也不看随手任指一字,宋工定睛看去,是个‘失’字,便开口说:

“从字面上看,失字是一人一大出了头,称为失,一个人独自正直,秉公办事,必招来嫉妒诽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岂能不失。

一朵花没有枝叶,缺乏衬托,不为完美。

一朵梅花不是春,但梅花性耐严寒,历经冬霜考验而不枯,虽无绿叶烘托,且喜耿直但无私,受人尊重,此行无大凶;但恐一时不能得意,虽有小人暗害,终无大碍,放心去吧;送你一本秘书,若遇急难之事,只就此篇探讨,自有进益。”小高看时,是一本当时很难得的书,太公《荫符经》。

晴暮受了师傅鼓励,在曾秘的推荐帮助下,辞别宋工,几经波折才调入江北区综合科安全组任组长,负责安全生产管理。

小高有一大学同班同学茅肃隐,与晴暮同时到工厂技术科,实习期间,同时跟老工程师宋工,故此师兄弟关系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几乎不亚于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此时见小高调走,俱有欣羡之色,小茅心动,欲求小高帮忙,又放不下面子去求小高,心下踌躇,便去找宋工,几次欲言又止。

宋工察言观色,早知其意,但深知小茅与小高不同,属于追求功名利禄极强的人,为求名利地位,不择手段。便顺其意笑对小茅说:“你运气已到,何不出山,求取功名?”

“学生正有此意,不知此行可得意否?顺便请宋工帮我和小高说一下。”

“此事不难,你可在‘测字大全’任选一字,师傅帮你算一算。”小茅依言在书中翻了一遍。

小茅左翻右翻,寻了多时,总想找一个特别奇的字,以图标新立异,能表达自己的不凡抱负,筛来选去,最后选定一个‘天’字,自思天下事莫大于天,又恐怕师傅看穿自己心思,踌躇了半晌,然后回复宋工说:

“什么合适的字也没找到。”

“你反复看这个天字干什么?”

小茅见隐藏不住,只得指着天字请师父测字。

宋工说:“天,最大不过天,天够大了吧,再大上面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是被一压着,所以世间绝对不会有老子天下第一,这个天字,象征你荣盛衰败的一生,虽然你会获得功名利禄,但你不应该使用诡诈欺骗手段,有道是天外有天,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他日你欺人,终究还被强人欺,不可不戒。”

“师傅说的是,徒弟谨记。”

“你天资聪明,若肯虚心潜学,终身受用无穷,一生平安,何苦要碌碌尘埃,甘为浮名虚利所驱逐?”

“古云‘良材不终朽于岩下,良剑不终秘于匣中。’日月如流,光阴似箭,今受师傅之教,亦欲乘时建功立业,图个名扬后世,青史留名!”

宋工见其执定要行,无法挽留,强之不得,便不再相劝。过后偶对好友叹道:我看高、茅二人势不相容,必有相互吞噬之事,岂不知害你最深的人,往往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受小高极力推荐帮忙,并亲自引见给庞沧意区长认识,小茅如愿进入江北区政府,与小高同在一综合科办公室,分管应急管理。

不料小茅上班的第一天,就变着法儿找到了庞区长,区长工作忙,本不理他,小茅却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几次到办公室、家里找区长,也不知他使了什么办法、诀窍,反正不是陪庞区长下棋、打牌、钓鱼,就是不知拿了什么东西给领导,庞区长终于耐下性子坐下来,慢慢听完小茅诉说他的应急理论和预案,小茅说:

各级机关部门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以及基层单位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无非不过是处理可能要发生突发事件。

如果事先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体系,即古时候的‘合纵连横’,各项规定越明确、越具体,就不会出现“上下一般粗”现象;

除了建立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机构,还要立即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专家队伍。

最基本的工作在城乡社区立即实行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实行分级负责和响应、公众的沟通与动员机制,实行资源的配置与征用,奖惩和管理机制等。

必须强化法制,以“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预防的作用在应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核心是减少损失,是各项指标的重中之重。

不知为何,这些很普通的东东,居然使庞区长刮目相看,况见小茅一表人物,且又能说出这么多理论,以为发生在新来的年轻人身上很不简单,问其所学何专业。

小茅答:“企业管理,对于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生产财务、城区管理是我的专长,尤其是应急处理颇得其精。”接着将学校学来的知识,详细论述,唯恐不尽。

“你说了那么多方案,具体如何从哪里着手实施。”

“领导如果不用我则已,如用我为科长,保证管理起来循序有方,有条不紊,绝不错乱,何愁工作搞不好。”

“你这么能说,真的都能做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吗?”

“做好工作无非不过是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如若做不好,甘愿受罚。”

庞区长满心欢喜,当即任命小茅为综合科现场管理组组长。

“好好干,综合科正缺一个副科长,年轻人前途无量。”

茅肃隐岂有不明白区长的暗示,此后使出浑身解数,上下左右关系,无不理顺,大家都觉得这个新来的组长大有希望,小茅也踌躇满志,遂自以为人莫所及,不胜夸诩,副科长位置志在必得。

一日,庞区长与小茅畅谈,深相契合,忽然问:“小高是你同学?你们科长屡次夸奖说,小高是人才,意欲提为副科长,实际情况如何?怎么从来没见小高来找过我。”

“小高在学校读书名列前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两耳不闻窗外事。”

“既如此,怎么从没听你提过他?”

“他这个人沉默寡言,不喜欢张扬,更不喜欢广交朋友,知道他的人不多,他是学机械专业的,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上有点小聪明。”

“如果多提一个副科长,但以你为主,他是副,怎么样?”

“他比我先来,我主他副,不合适,不如等他再干出点成绩来,再提他为副科长不迟,我甘居他之下。”

庞区长虽然是在试探,但从小茅的谈吐来看,觉得小茅高风亮节,品行端正,是个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今后可以提拔。

其实小茅心另有一本账:科里如有两个副科长,久而久之,他必然在我之上,不想单轩明科长何时看中他,如今只得暂且糊弄区长,我却想办法阻挡老高的前程之路,迫使他自己退出去。

过了一段时间,小茅对小高说:“单科长要求我俩把科工作的今年计划、安排,各项经费预算开支做出来,给科长做参考,明天上报,计划要报给区长看;

科里只有你有这个能力完成,我比你后来,什么都不懂,无法做得出来,咱们是同学,没有你,不会有我今天,我想推同学一把,将来你当科长,我当副手,但必须做出成绩,现在就是机会,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单科长对你的厚望。”

小高听完心有疑惑,但表面上却非常感动,立即马上着手准备资料搜集,虽然这两天感冒发烧,仍带病坚持工作到很晚,才完成一半。

同事丁然看他很辛苦不忍心,反生怜悯同情,暗暗告诉他:这本来是科长完成的工作,我从科长的亲信那里无意听到,计划早已准备好;不知怎么反而是组长茅隐让你来做,于理不通,明显是设计一个圈套让你钻,如果完成了,说明你有野心,没完成就到区长那里说你没能力,不可大用,你这是何必?

小高这才恍然大悟,左思右想无计可施,便手捂腹部,忽然倒地,众人慌了手脚,七手八脚把他送到医务室,趁众人忙乱之际,晴暮悄然离开了病房,不一会,护士过来准备打吊针,早已不见小高踪影。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