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善人晏珣

京城俗语“烧不尽的西山煤”。

“西山”是一个泛指。

“京城以西之山,皆名为西山。亦太行山之支脉,峰峦重叠、古迹可观、风景宜人。”

香山也属于西山的一部分。

煤矿主要集中在宛平县西大谷山。

晏珣这次去西山,计划住好两三天,带上阿豹、常欢和晏小四以及拖油瓶裕王。

……现在不跟裕王加深感情,难道等他变成皇帝以后吗?

裕王轻易不方便出城,但去西山有充分理由……明宣宗朱瞻基喜欢游西山,写过一首《红叶》——

红叶舞丹霜后落,青山如花马前看。朔雁南飞秋满天,千林红叶色相艳。

……

他向祖宗学习,很合理吧?

学不会宣宗斗蛐蛐的秘技,学会宣宗游西山,也是“敬天法祖”。

理由太充分,连老师高拱都无法阻拦。

可是出城之后,他们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美景。

只有太平盛世的人,才有心情欣赏风花雪月。

宛平和大兴属于顺天府管辖,天子脚下居然有百姓饥寒交迫、过不了这个冬天。

其他地方呢?简直不敢想象。

他们到宛平县,看到路边设着一座座粥棚,县令和差役主持着施粥,饥民扶老携幼在寒风中排队。

裕王脸色沉重:“户部开通州军粮仓赈济灾民,就是这些粥吧?咱们也来施粥?”

难怪高先生批评他不该吃黄瓜……百姓饥寒交迫,皇子还吃洞子货,这大明要完。

晏珣早已看过这场面,镇定地说:“我们到西山煤窑去,我以另一种方式赈济灾民。”

往年冬日也有灾民,但没这么严重。

似乎上天也在跟这个帝国作对,天灾人祸不断,天气越来越冷。

历史上每一次气候变冷,都伴随着草原民族南下、农耕民族浩劫。

他们轻车简从,没有大摆王爷仪仗,悄悄地穿过宛平县城。

如果摆出裕王仪仗,只怕被灾民围满……活不下去的人,还在乎失仪吗?遇到肥猪就宰!

晏家的上南坡窑是从罗家手里名正言顺获得的。罗娇娇嫁给常欢,嫁妆里又有几个小煤窑。

因此,晏家俨然已经是西山煤的大户。

晏珣说:“我们之前把散煤拉到卢沟桥外的货场,在那里做成蜂窝煤直接送进城。现在要扩大生产,就在西山这里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