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研发刺刀!(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第二十四章研发刺刀!(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孙航直接仔细的观看舆图。

他先后用笔在金州复州和海州,三个地名上圈了一下。

复州对于后金兵来讲,如今算是他们的后方。

所以他们只用少量的兵力用来收刮周围的粮食,然后运送到海州为这个粮草中转站。

按照魏武的说法,复州卫如今至少还有2万多的粮食。

辽东军略史鼎,虽然说给自己批复2万石粮食后勤。

不过自己真正拿到手的如今也不过才是1万石。

以孙航对于大乾王朝这军官系统的了解,估计剩下的1万石粮食应该是不会送过来。

一来是辽东,如今确实粮草紧缺。

另外就是这1万石粮食吃拿卡要,就算是真送过来,估计也到不了自己手上。

这是典型的喝兵血。

在大乾王朝一名军官若是不喝兵血,在其他同僚面前都不好意思抬起头。

可见这是一种多么恶劣的风气。

所以孙航现在。、

从连云岛、兔儿岛、深井墩收集到手的粮食杂七杂八加一块,也不过才5万石。

如今他船上辽民和军户。

合计也将要近万人。

而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靠倒孙航的麾下,粮食的缺口也变越来越大。

所以复州卫的这2万石粮食,他必须拿下。

魏武这个时候主动站出来:

“千户大人,金州和复州两个除了一个牛录额真的后金兵以外,剩下的全部都是投降的大乾的军户。

复州卫是我一个老朋友,我有信心可以带着他拨乱反正。”

“就是金州卫是李永芳的女婿。

他那边可能会比较棘手。”

李永芳,孙航自然知道。

那可是老奴的女婿。

他也是历史上第1个向后金投降的将领。

而且也对老奴忠心耿耿。

后进军三日下辽阳,五日下沈阳,其中李永芳也是做出了很大的功劳。

他直接劝降了很多大乾王朝的城池守将领。

后来随着后金兵不断的南下。

几乎是在李永芳的劝降之下,整个城池的所有将领全体交枪投降,主动开城门放后金进入。

孙航直接安排魏武先去复州,联合他熟悉的那些可以拨乱反正的将领。

到时候里外夹击,先拿下复州。

然后图谋金州和旅顺。

孙航在等待魏武给自己传回来准确的消息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

先是组织自己营救下来的几千名辽东之民,在长生岛开始继续开垦荒田,种植粮食。

五六千张嘴在孙航的麾下,可不是开玩笑的。

幸亏长生岛和周围的西中岛等土壤还算是肥沃。

同时孙航将工匠大师郑山直接招了过来。

孙航说到做到,在红楼这个世界等级分明。

士农工商。

除了商人以外,工匠的地位是最低。

可在孙航的麾下。

工匠的地位是最高的。

基本上最好的米饭和最好的肉食,全部都供给孙航招揽的郑山和他200名工匠。

这样郑山和那些工匠的一个一个对孙航甘愿上刀山下火海。

毕竟这些工匠对于孙航来讲,那就相当于是21世纪的那些科研人员,个个都是宝贝,值得自己为他们投入更多的资源。

接下来孙航直接从系统里面花费积分兑换了一个图纸。

“老郑你看一下,这是一种叫做刺刀的铁器,通过卡环可以直接卡在鸟铳的前方。”

“你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在地球的时候,刺刀是随着火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孙航曾经看过一个统计。

在龙国的先辈们,抗战时期实际上大刀和刺刀真正战斗的时候。

刺刀更加占便宜。

首先大刀每一个至少都要有两三斤的分量,人员背着占编制。

军户们在跑动的时候不方便影响行军速度。

而刺刀可以直接折叠在鸟铳的下方基本上不占编制。

另外一个就是鸟铳的长度基本上都在1米2到1米3之间。

而刺刀的长度大概50公分。

当将刺刀拉出来的时候,就有将近1米7的距离。

而大刀基本上都是在一米左右,很难做到超过1米5。

1米5的大刀就算是壮汉挥动起来都有些吃力。

按照龙国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

鸟铳加上刺刀长度只有1米7多,这肯定是比起一米的大刀还要更加的占优势。

另外一点大刀挥动劈砍的时候需要一定的空间发挥。

而且若是刀法不够精湛,砍到敌人的骨头缝里边,还容易被骨头夹住,影响后续的攻击。

而刺刀本身带有血槽,扎进去就是贯穿伤,而且伤口还不容易愈合。

另外在巷战的时候刺刀拼刺的动作简单易用,便于发力,反倒是战斗的时候更加占上风。

所以孙航打算给自己手下的100多名军户。

还有后来又收集到了1000多名军户。

组织一个300人队伍。

每个人都上一把刺刀,提升整体的战斗力。

【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求评论,求一元打赏,谢谢大佬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