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刁难

蓟州的诗会往往都是在蓟州的蓟淮河旁边举行。相比于蓟州街市上热闹的氛围,这里倒是要显得更加清静一些。

几条小船停泊在蓟淮河旁,一些勾栏中的女子正在表演着曲目。到了高潮处,引得周围驻足观看的士子们一片喝彩声。商人们坐在一旁的宴席上觥筹交错的探讨着生意合作方面的往来。

其实南方比较著名的诗会并非仅仅蓟州独有,比如金陵的陵下诗会,苏州的致远诗会,比起蓟州的名气是只强不弱。引得南方的不少士子慕名而来,其中一部分则是被当地的世家收入门下,也出了些平步青云的人,给一些世家带来不少恩惠。

有了这层原因,蓟州的这几个家族才对这诗会如此重视,不惜花重金请了这所谓的第一名妓作为噱头,说到底也是为了炒作罢了。

刚下了马车,就有魏家安排在这里的人迎了上来接待。

“小姐,姑爷,你们来了,魏家的席位在这边”

魏嫣然臻首微点,转头望向一旁的叶宸。“夫君和我同去么”

叶宸摇摇头,笑道“我就不去了,我带着莲儿在这里逛逛就好”

商会的宴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谈生意,所以大多都是各个家族生意的掌舵人,魏家的老太爷每年都指定魏嫣然来代表参加,自然是有把生意交付给后者的意思。至于会上那些迎来送往,曲意迎合的表面功夫,叶宸并不喜欢。

况且他这一个赘婿身份,过去难免会引起魏嫣然的不便,还是领着莲儿自由自在的逛一逛了好了。

眼见叶宸如此,魏嫣然也不再坚持,叮嘱了魏家的负责人几句,让其注意照看叶宸几人,便在引领下去往宴会的方向了。

另一边,随着聚集到此的文人越来越多,演出的气氛也是接近了高潮。天色渐晚,高悬在夜幕上的月亮散发出柔和的月光,照映在蓟淮河的波纹上,整条河波光粼粼,更衬托出了周围女子舞姿的曼妙。

几曲过后,那几首耳熟能详的乐曲已经尽数的表演完毕了,领舞的女子放下琵琶,站起身来笑吟吟地朝士子们行了一礼。

中秋诗会的真正比试,这才要开始了。

”不知道哪位士子愿意即兴作词,为小女子们唱和,若是有真正出色的夺了头彩,不仅可以拿到彩头,琦云小姐还愿意亲自献唱”

此言一出,围观的人群顿时就沸腾了起来,

“琦云小姐亲自献唱我们的词,那得流传多广!”

“听说琦云小姐的声音宛若天籁,今日我等可是有福了!”

众人纷纷出言要为这些女子作词,作为文人学子,内心里对自身学识的虚荣心还是颇高的。

若是自己即兴所作的诗词能在这里得以传唱,今后在蓟州的文人圈里的名气和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看到这边如此热闹的氛围,正在和叶宸闲逛的莲儿顿时坐不住了,硬要拉着叶宸来这边看看。

“快点,快点姑爷,那边干什么呢这么热闹”

热闹归热闹,不过现在的河边完全是乱成了一团,一个个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诗词,完全没了平日里那些文人的所谓风雅之资。

最前方,岳松和一众朋友也在其中,前者正在那里喊着自己刚刚所作的诗词,不过由于人群实在太过喧嚣,他的呐喊倒是没有几个人能听见。

突然,岳松望见了正在呐喊人群的旁边静静站着的叶宸和玉儿,顿时脸色一沉,却又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大家都安静一下!”

听到他的叫喊声,本来喧闹无比的人群倒是安静了几分。看到周围人的目光纷纷聚集在自己的身上,岳松倒是颇有些得意,清了清嗓子,再度开口道。

“诸位都是蓟州有些头面的人物,如此喧闹争夺,属实有些不雅”

围观的众人纷纷点头,这样无休无止的喊下去,怕是到天明也争论不出个所以然来。便有人朝着面前的岳松问道

“不知道岳兄有何高见?”

“既然今日是中秋,乃赏月之节,我们便也无需再争论诗题,以赏月为题,轮流即兴赋诗,让这些姑娘们以最为出彩的前三首为词,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不过话虽如此,却并没有人做第一个吃螃蟹之人,都想等着他人先来试试水深水浅。

陆陆续续的,也有些人作出词来,当众开始朗诵。不过都是些往年已经重复过的词句,稍加改变而已,真正算的上出彩的,也没有几首。

看到这种情况,岳松脸上的笑意浓郁了几分,这正是他想看到的情况,为了今日的诗会,岳家商行这些日子已经请了数位先生,全都是蓟州有些名气的,专门为他准备今日的诗词。

终于,在众人大都作诗完毕之后,水平算不得参差不一,较为出色的有几首,但是真正算的上惊艳的作品却并未有一首。

轮到岳松的时候,后者微微一笑,一甩手中的折扇,便开始吟诵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这首诗本是准备最后比斗时用的,现在拿出来倒是浪费了些,不过为了接下来的谋划,倒也是值得了。

“好,好诗!如此浓厚的相思之意,表达却如此巧妙!”

“能有如此佳作,这次的魁首,非岳兄莫属了!”

岳松这首诗通过蓟州如此多的先生斟酌润色,水平的确不低,至少不是今日里这些士子们即兴作出来的诗句可以比得上的。

在几个随从的叫好声之后,身边士子们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纷纷鼓掌叫好。

岳松一甩折扇,在胸前轻轻挥动,享受着面前的阵阵喝彩,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看上去,这次的魁首倒是非他莫属了。

不过,本来洋洋自得的岳松却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双手抱拳,遥遥的冲着叶宸的方向朗声道。

“久闻叶兄文采斐然,名动蓟州,想不到今日能在诗会上见到叶兄,小弟刚刚献丑,这最后一首我们便让叶兄来作词,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