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YangandYang」

「YangandYang」

抑郁症在大多数人脑海里的印象都是被严重曲解的。

大多数人,认为抑郁症就是想不开、想多了、瞎**想、多愁善感,属于典型的没事找事。说得再伤人一些就是:“自【作】自受!!!”

抑郁症确实是属于心理疾病范畴,但是抑郁症也是有明显生理机能缺失造成无法彻底根治。

那些些“想不开、想多了,......”,诸如此类的行为,大部分确实就只是抑郁,或者浅浅EMO一下。但是抑郁症是在如上状态出现后,无法自拔,且越陷越深的过程。当必须依靠药物才能重返现实的时候,就可以断定已经是中度及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了。

在没有药物外力作用下,抑郁症患者的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就好像构成一个典型的彭罗斯三角形。病人就会无法改变角度,而导致情绪深陷其中,从而长时间陷入到无限循环的不可能当中去。就好像没有办法转换角度自观的时候,永远无法再更高的维度去找出彭罗斯三角形的破绽。

Lay客厅房间电视背景的矮柜上,就放着一副彭罗斯三角形的几何画作。他用它时刻来提醒自己,在抑郁状态下,方便给自己找一个出口。

彭罗斯三角(Penrosetriangle)被称之为“最纯粹形式的不可能”。你很难想象有多少艺术家是钟爱数学的。这个三角形,是瑞典艺术家Osca

eutersv?rd在1934年制作。后来英国数学家彭罗斯及其父亲也设计及推广此图案。而更有趣的是1958年2月份,在《英国心理学月刊》(

itishJournalofPsychology)中得以发表。

所以,用它来解释抑郁症再合适不过了:一种是不可能的物体中最纯粹的,一种是不可能理解的病中最难根治。

抑郁症的彭罗斯三角形的三条边,最暗一边是多巴胺;

灰色一边是内啡肽;

亮色一边是血清素。

多巴胺分泌不足,是所有抑郁情绪出现的典型生理特征。

但抑郁症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无法从悲伤情绪中摆脱出来,是因为体内内啡肽的分泌不足导致的。所以血清素成了这一切的关键。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尤其是在恐怖、惊吓和极度悲伤的状态下,人类会大量分泌内啡肽,来让人们在恐惧和悲痛的情绪下快速得以镇静,从而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由于不能够分泌足够的内啡肽,从而导致在悲伤的情绪中不断沉沦下去,无法自拔。此时此刻,只能利用药物才可快速增加脑内啡肽的分泌效果,从而改善当下的抑郁状态。

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另外,5-羟色胺还能增强记忆力,并能保护神经元免受“兴奋神经毒素”的损害。因此充足的5-羟色胺确实能在老化过程中防止脑损害发生。也就是说血清素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有效的控制情绪波动。

而保持运动和晒太阳是药物以外最好的提升血清素指标的手段。

Lay属于典型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但是久病成良医,只要坚持锻炼、保持睡眠和按时吃药,这也不太影响了他的工作生活。不过Lay失眠很严重,需要酒精作用于睡眠。所以药物和酒精之间的平衡,他很难掌握。

心理医生已经没收了他家里所有悲观类型的书籍,禁止他看任何悲伤的电影,甚至劝说他最好不要去谈恋爱,这样Lay才在外人眼里,看上去是个正常的人。但是Lay看上去有点不像个正常的男人,因为他身边永远没有过女人,至少他的同事们这样认为。

Lay目前是一家AI软件公司的程序员,超过35岁的年纪,还混迹在最底层写代码的行列。在别人眼里,他每天都处在被公司优化的边缘。但Lay自己不这样认为,因为这家公司基于图论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是靠他的原始代码搭建起来的。而且公司的大BossYang,是Lay的高中同学。Yang回国后创办了这个公司,公司名字叫YangandYang(这里真的没有蹭“羊了个羊”的意思。郑重澄清)。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YangandYang,也取得了飞跃发展。从一个小小的3个人的创业公司,发展到超过300人的高新技术企业。YangandYang的人工智能大多服务于政府舆情管控,企业社群服务等方面。

基于图论的AI算法就是在Yang回国后,Lay和Yang两人一拍即合共同研发的。而v1.0版本核心代码的编写正是由Lay单独完成的。所有后进入公司的同事都对Lay的来路略有耳闻,但这个从来不太说话的老板的朋友,常常只身一人猫在一个角落。Lay令所有同事对他近而远之。

Lay的电脑桌面的一块竖屏的壁纸是一个大大的“初音未来”,桌面上堆满了Laura、angleboy等好几个系列盲盒。如果没有看到Lay在座位上的时候,所有路过的人一定以为这是个女生的工位。 Lay很少参加聚会,除非Yang一定要他参见的家庭聚会。90%的公司和部门的聚会Lay都拒绝出席。剩下的10%,即便出现,他也会打个照面就离开。公司创立到现在大约5个年头,没有人一个同事看到Lay身边有出现过女生。

“同性恋吧!”or“无性人!”

这是私底下同事们不约而同的结论,

Yang最近很关心Lay,因为他发现Lay最近的举动非常异样,跟他讨论底层算法的时候,Lay经常走神,而且还会时不时自言自语“why?为什么它要救我!?”。

Yang多次打断他,问他:

“谁要救你?”,

“你最近发生什么事了吗?”,

“需要我给Jane打电话吗?”Jane是Lay的心理医生,更像一个彪悍的体能教练。

Yang经常用Jane来吓唬Lay,就好像Yang经常对小Yang说:“再不听话,爸爸找警察叔叔抓你哦。”

除了Yang,最近全公司就只有另外一个人对Lay有不一样的态度。

她一直关注Lay每一天的一举一动,工作习惯、上下班的规律、生活轨迹等等。她会把她观察到的一切,全部都记录在一个黑色笔记本中。笔记本上随时夹着一支橙色的圆珠笔。相配之下分外明显。

她叫Sia,一个高个子的时髦女生。

Sia来公司时间不长,3个月,刚刚过了转正期。Sia的形象很扎眼,白皙的皮肤配上一头长长的红发,是这三个月以来公司男生议论的焦点。

Sia极度关注Lay,虽然Sia努力隐藏自己的行为,但是敏感而多疑的Lay,还是察觉到了一些。

Lay脑海中浮现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不得不把她和最近一连串的诡异事件联系在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