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战开启!【求鲜花评价票】

前世作为德芸弟子,如果玩不转什么叫蹭热度,也别搁这行混了。

说书人,也是媒体人。

那边开打,这边就开始说书。

续讲梁山传的消息放出去了。

“三天后,宁先生续讲梁山传第十二集上篇·董平篇!”

“这一集别名为《风流不是耍流氓》!”

消息一出,民众为之欣喜若狂。

奔走相告。

“号外号外,宁先生即将开讲梁山传第十二集!”

“董平?何人也?”

“何谓‘耍流氓’?”

风流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嘛,文人雅客多风流。

风流,指风度;仪表。也有风花雪月一解。

但是这个流氓,还真是个新鲜词汇。

大家经过第八集《美女与野兽》、第九集《死生分两种》、第十集《首富到山匪是如何炼成》、第十一集《黑暗三煞》,也知道这个宁先生喜欢创造一些新词。

到时他自然会给出他的讲解。

总之,大家期待感满满,等着宁先生世说新语。

至于这个董平,更是迅速成为了一个热点人物。

有消息传出:

梁山有受招安之意,准备派董平为先锋协助大宋打方腊。

方腊造反,席卷数州几十县。

幸好种师闵回防及时,才勉强遏住方腊“永乐王朝”兵线。

种师闵兵力三万五,后来收拢一些溃兵,也只人数扩到四万。

四万人防住号称“百万”的方腊众,已是很了不起。

但是只有防守之力,无进攻能力。

进攻战的任务,就只能交给别人。

如果梁山表现得好,那么皇帝就会正式赐下招安诏书,让梁山去主攻方腊。

所以说,

这一战对梁山非常重要!

对大宋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场战斗。

整个天下,都在关注着梁山先锋董平的表现将会如何。

同样的,大家也期待解读这个董平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个问题,只有宁先生能够解答。

万众瞩目,不必多表。

宁毅恒自从梁山传开讲以来,影响一次大过一次。

从几十人、百人、千人来听讲,

乃至后来的万人空巷,上京附近州县之人全都赶来一睹宁毅恒真容和听说书。

宁毅恒说书的影响力有多大,不言而喻。

还有一些人,则在“不怀好意”打听。

“不知道这次‘六贼’有没有人去听书?”

“已经不是‘六贼’了,只剩下‘四贼’”

“那我换一个问法,不这次‘四贼’有没有人去听书?”

不少人已经把“除贼”的希望寄托在了宁毅恒说书这件事上。

即便御史撞柱死都弄不死的“六贼”,因为宁毅恒的说书,已经弄死了俩。

要是能把剩下的“四贼”通过说书的方式全部弄死,那说不定大宋还真能海清河晏。

当然,这只是民众的一厢情愿。

宁毅恒的说书,被寄托了太多他们美好的诉求了。

可惜这种诉求,

四贼也知道,皇帝更知道。

所以这一次,不会再有四贼来听书了。

对于民众来说,既是一种遗憾,当然,也是一种喜悦。没有四贼去,听书也能好好听。

……

距离上京有些遥远的,临安城。

梁山五千兵马已经出发好几天了。

董平做先锋率领三千紧赶慢赶,关胜、呼延灼各领一千在后面策应。

这支梁山的“精兵悍将”,即将抵达临安城。

临安即是后世的杭城。

还未来到临安脚下,董平通过四周的建筑,便已经判断出这是一个富庶之地。

大宋王朝商业贸易繁荣,临安是繁荣中的繁荣。

若不是“花石纲”太过苛刻,

那么可能董平看到的临安周边,还会更加富庶一些。

但是经过十年的花石纲,临安周边,也是十室九空了。

只有许多空落落的大宅子,显示着这里曾今是个“富庶”的地方。

说来可笑,那些原本是有钱人的大宅子,里面已经是什么都不剩。

董平曾经派人去那些大宅子里搜罗粮食,结果粮食一粒都没有,金银也没有。

反而还看到了不少穿着寒酸衣裳、体型颇为肥胖的“有钱佬”饿死在家里。

临安百姓除了搬不走的房子,其他的如家具粮食,全都因为花石纲没了。

路边衣不遮体的流民,也是因花石纲家破人亡造成。

“花石纲害人不浅。”

手执短双枪的董平,跨坐在高头大马上,居高临下,发出一句同情的感慨。

当然,也只是同情,没有别的想法。

梁山即将受招安,届时他董平也是帮着征花石纲的人。

梁山啊,不是方腊。

方腊为了花石纲跑去上京杀朱勔,杀完朱勔,花石纲还不停,干脆反了。

这就是梁山和“永乐王朝”的区别。

正说着呢,前方忽然探子回报!

“报!前方出现永乐人马!”

董平神色一凛:“有多少人?敌将姓甚名谁?”

“敌将乃前方县城守将韩明,统帅兵马两千余人!”

董平哈哈大笑:“天助我也,此功合该我得!众将士,随我去杀韩明!”

董平原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后梁山聚义排第十五位,为天立星。

他担任马军五虎将。因常打头阵,又称董一撞。本事,还是有的。

人数和兵力优势以及武力都优势的情况下,董平带部杀向守城的韩明,阵前挑衅。

韩明不堪受辱,愤而应战。

不到十回合,董平一枪刺死韩明。

而后,董平下令梁山兵卒,对那些衣不遮体、面黄肌瘦的“方腊手下反贼”

“杀!”

此战过后,梁山宣扬董平“枪挑方腊手下最重要的将领韩明,杀死反贼八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