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3:围剿(13)

OR5-EP3:围剿(13)

2115年3月20日,即原定的自由南洋联军与东盟签署正式停火协议、结束双方在短期内都不能达成各自目标的无意义战争的这一天,于上个月中断了事实停火状态并向自由南洋联军大举进攻的东盟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纳黎萱攻势】,集中超过40万军队猛攻全国各地的自由南洋联军控制区。

但是,身为军事专家的麦克尼尔在攻势发起的当天就从新闻报道和他所能获取的军方内部消息中发现了东盟军的软肋:拥兵自重的东盟军将领都不想损伤自己的部队。以韩处安为首的兴亚会派系将领占据了东盟军各战区的领导职务,鼓动其他地方军事指挥官去和自由南洋联军交战;与之相对,没有较高指挥职务但对当地有实际控制权的军阀们则对长官的命令阳奉阴违,以至于参战的东盟军部队之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静坐战争】状态。

麦克尼尔对此见怪不怪了,东盟军的将领们在乎他们的生意胜过军事胜利。眼看着自由南洋联军的游击队从四面八方威胁到了东盟军的阵地,东盟军的镇定自若终于让麦克尼尔按捺不住了。他首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桑松,继而委托吴苏拉封锁了敌军经常活动的地区,以便给老谷县提供较为安全的生存环境。下一步,他要用自己的办法歼灭这些思想出了偏差的叛军。cizi.org 永恒小说网

他放心地将协助当地民兵组织招募民兵的工作交给了阿南达,并和伯顿时常奔走于各处工地、工厂以及仍由东盟军控制的村庄附近,以确保县城的安然无恙。吴苏拉的行动大幅度地削减了游击队的可活动范围,只剩下麦克尼尔计划中的少数道路成为这些游击队活动的生命线。耗费了不少时间的隔离带在阻挡游击队前进这一点上起到了出色的作用,多次在试图跨越封锁线的过程中被无人机发现的游击队难以组织一场规模较大的攻击、每一次都退回了山林中。

“凭着这种方法,我可以把老谷县的失业人口数量下降到零!”麦克尼尔翻看着阿南达整理的人员名单和个人信息,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正在把一个昔日有着遍地乞丐和无业游民的贫困区域变成一个有着较为乐观发展前景的潜在区域核心,而桑松也正在中南半岛北方推行多个类似的实验。靠军人用暴力进行管理,永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就怕他们被叛军蛊惑……”

“封锁消息不是合适的办法。”旁边的彼得·伯顿接过了麦克尼尔手中的资料册,嘴里还叼着一根沾着黄黑色斑点的劣质香烟,“你还记得新统合军吗?他们越是封锁情报、禁止士兵接触叛军,越是会让偶尔了解到真相的士兵由于感到遭受背叛而立即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完全倒向叛乱武装组织。”

“那些人行为是【起义】,这些人才是叛乱。”麦克尼尔纠正道,“新统合和通用银河无能又残暴,【无瑕者】的叛乱活动是正当的、是符合公民需求的;兴亚会有能力而且几乎是唯一能把东盟从更大的灾难或沦为殖民地的命运中拯救出来的组织,自由南洋联军的叛乱只是为了满足其领导集团自己掌握权力的私欲。”

伯顿不想和麦克尼尔就名义问题进行辩论,只要麦克尼尔不干预他的个人生活、不阻碍他去各式各样的夜店寻欢作乐,他也不想和麦克尼尔之间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胡子纠缠在一起的壮实白人青年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开口建议道:“那我们组织的这些民兵能从叛军手中保护这个县吗?我听说他们会在被他们攻下的乡村或城市通过公开处决他们选定的危险人物来彰显其威信、拉拢公民的支持。要是你没有信心,咱们最好早点计划向南撤退。”

向南撤退?那从来都不在麦克尼尔的考虑范围内。他只认得现实,现实便是兴亚会不仅没有歧视他们,反而收留他们并给了他们展现能力的舞台,这是那些满口讲着仁义道德却在骨子里狭隘得可怕的共和护国联盟的黑衣人们或是自由南洋联军的理想主义者永远不会理解的。他愿意为兴亚会而战,不仅仅是为了报答这份恩情,而是从中看到了让更多流落在东盟的非亚洲人获得一席之地的机会。自由南洋联军的口号喊得倒是响亮,他们的诚意呢?

“我们需要守住这里,必须守住。”麦克尼尔的目光穿过了眼前的森林,仿佛能够直达另一侧的阵地。最近几天以来,游击队的活跃大大增加了老谷县的压力,若非东盟军通过强力措施封锁交通以避免居民南逃,只怕有三分之一的当地居民已经不见踪影。

这看起来更像是赌气:他要向自由南洋联军的头目们证明他的办法是正确的,而自由南洋联军及其骨干组织共和护国联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双方不是处在彼此拼死厮杀的战场上而是正在进行辩论,那么麦克尼尔一定会一一列举自己为当地居民所做的贡献,然后反过来询问自由南洋联军的游击队除了杀人放火之外还有什么用处;现在,他把自己掌握的武力视为最有效的反驳手段。让对手永远闭嘴当然是更有效而且更管用的方法。

手中的通讯装置响了起来。

“我们发现了敌人的踪迹。”一个有些忐忑不安的声音从其中传出。

“保持警惕,不要主动攻击。”

是时候动身了。迈克尔·麦克尼尔和彼得·伯顿结束了他们的休息时光,乘着越野车赶往附近的一处民兵防御阵地。为了更好地表明自己的身份,麦克尼尔今天穿上了一套东盟军军服,佩戴着有两条较细向下箭头标志和一条较粗向下箭头标志的臂章。那是他上一次在金边的国际会议中心立功后的奖励,如今他正式成为了一名东盟陆军中士及国家宪兵探员(Agent)。

老谷县征召的民兵总规模接近一个步兵团,然而麦克尼尔十分怀疑这些由无业游民和罪犯拼凑成的部队会在和游击队交战的第一时间崩溃。游击队不擅长攻打城市,这是事实;活跃在森林中四处游走的游击队比每天只想着吃饱饭以免自己被饿死的无业游民更有战斗力,也是事实。为此,经过吴苏拉和桑松的多条命令指示,老谷县的民兵指挥官们不得不狼狈地听从一个秘书的指挥。

让那些同样不擅长指挥作战的民兵指挥官灵活应变简直会要了他们的命,于是麦克尼尔只给他们下达了坚守阵地的指示。即便如此,以麦克尼尔的估计,他们没等抵达阵地就可以听到双方交火的枪响了。果然不出麦克尼尔所料,离阵地还有一半路程,枪炮声密密麻麻地传来,震得伯顿厌恶地捂住了耳朵。

在马卡洛夫和他的俄罗斯商人朋友建设的隔离带附近,据守防御工事的民兵借助地形优势向横穿平原空地的游击队开火。这段路的另一侧无险可守,且游击队也不可能依靠车辆或其他交通工具在短时间内冲过隔离带,加之麦克尼尔事先在隔离带的空地上空投了大量用来阻挡游击队前进的路障,许多游击队员在拆除或挪动路障的过程中中弹倒地。

其中一名民兵指挥官见到麦克尼尔前来,连忙热情地上前邀功请赏。

“我们已经成功阻止了游击队的攻势,他们很难穿过这段隔离带。”这个比麦克尼尔矮了一头的民兵指挥官不断地擦着鼻子,伯顿几乎能够看到他的鼻涕不停地掉进嘴里,这种画面虽然比不得战友的脑袋在眼前炸裂开来等场面那样刺激,可它还是让伯顿感到了一丝不适。

因此,在麦克尼尔发表指导意见之前,伯顿首先要求这名民兵指挥官赶快把仪容整理好。

“要么把你的鼻子塞上,要么保证它不再向外喷各种垃圾——解决不了的话,我会让你的鼻子开花。”他威胁道。

趁着被呵斥的民兵指挥官整理外表的机会,麦克尼尔马不停蹄地把他的各种想法一股脑地倒了出来,这样他就不必担心民兵指挥官提出反对意见了。麦克尼尔首先肯定了民兵指挥官们在阻止游击队逼近老谷市的战斗中起到的作用,但他又马上强调说,民兵组织的兵力不足以完全封锁老谷县境内的所有主要交通路线,况且还有一些并不被认定为交通路线的无人区可以成为敌人的秘密小路。

“就我的个人观点来说,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个据点都能成为我们的兵源,而不是敌人的。”麦克尼尔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让那不断地流鼻涕的民兵指挥官堵上鼻子,“你们不要想着独自承担所有工作,农村的防御就该交给村民自卫武装负责。我可以保证他们的可靠性,这些村民自卫武装会始终配合你们作战的。只要你们坚守主要市镇及交通要道,敌人就没有机会威胁到县城。”

话虽如此,麦克尼尔在继续观摩民兵组织和游击队交战约半个小时后就再一次下调了自己的心理预期。民兵组织一方虽然拥有大量从东盟军淘汰的落后武器装备和本地军工厂打造的土制装备,其花样繁多反而给民兵组织的作战带来了麻烦。冒着被对面的流弹击中的风险,麦克尼尔来到一位民兵指挥官身旁,就在这里看着对方如何指挥这些民兵作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