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集

农业

朝鲜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依然实行集体农业并以此为主的国家。自1948年立国后,朝鲜则沿用苏联的集体化生产,农民会从国家分配到种子、农具、肥料和机器,并按照政府的要求耕种。农民要将收成上交政府,他们则会获取食物和其它日用品作酬劳。由于朝鲜山多平地少,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的22%,耕地大多集中在如咸镜两道和江原道等东部地区,加上苏联解体后失去了支持,造成肥料和燃料短缺,农产量顿时下降,之后中国曾一度接手援助角色。1993年中国曾向朝鲜大量出口燃料和食品,占当年朝鲜77%和68%的燃料和粮食进口量。苏联解体后还持续保持亲俄立场未转向的朝鲜引发中国方面不满,因而2年后决定停止对朝鲜的援助,施以某种惩戒。在1994年至1996年间该国的粮食产量就锐减六成,并从而造成了五年dajihuang的出现,直到21世纪后中方逐渐恢复援助。

为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产量,朝鲜政府2002年推行的改善措施中推行承包制,又提高农作物的收购价格。私人农场也在此时被政府提出,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自行决定所种的作物。在这些的政策下,朝鲜的粮食产量有所增长,2004年,该国的农产量跃升至4百万吨,是1997年的两倍。然而,由于缺乏肥料、机器协助生产和天灾,尽管产出有所增长,但农产量还是相当有限,并仍不时出现局部性的饥荒或粮食短缺。2007年发生的水灾,就令南部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有鉴于此,朝鲜政府在2012年决定进一步改革农业:集体农场可有更大的自由度选择耕作的作物及对其的处置权。

现时,朝鲜的农产品有稻、玉米、马铃薯、大豆、豆类;牛、猪、猪肉和鸡蛋。

商业

朝鲜实行计划经济,并且反对资本主义。故此,金日成时期除了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购入粮食、肥料和燃料外,很少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另一方面,金日成在任期间又大力扫荡民间的自由商业活动,国内贸易和商业也几乎完全由国家控制。1969年,他推行“反市场政策”,从事买卖者会被视为“敌对阶级”。国内的商店均由国家所有,民众会在工作单位获取各种的劵(如家具劵),并凭劵到国营店获取所需的东西,空有金钱而无劵者不能在店内获取所需物资。

到了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朝鲜政府陷入财困,情况因而出现了改变。为赚取外汇,朝鲜成立《投资法》,又开设罗先经济特区容许外国企业到当地投资。此外,外汇商店也应运而生,这种出售各种进口商品,包括食物、家具、电器等。外汇商店只接受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通货,且一般只向外国人开放。2000年,朝鲜贸易省又开设资本主义制度研究院,又在两年后实行局部性的“价格自由化”,并放宽市场产品限制,减低国营企业的垄断。

另一方面,在1990年代后,随着国家分配系统的失灵,国营店无法提供各种的必需品于市民,加上通涨的出现,民众的薪金不足应付日常需要。为了赚取额外收入,一些民众在街上摆卖自家制作的日用品和食物,这种小买卖可占一个家庭的八成收入。尽管这些的买卖有违朝鲜的意识形态,但由于政府可从中获取税收,平壤当局不但未表反对,反而大表赞同,更宣称这是“实践式的社会主义”。及后,朝鲜又承认市场的存在,鼓励民众租赁摊位经营,社区的商品和街边的固定摊位也因而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景区出现了摆卖饮料的小贩,朝鲜的经济环境出现变化。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朝鲜的最大贸易国,出入口分别占了42%和57%,其主要出口货品包括矿产、冶金产品、制造品、纺织品、农产品及渔业产品等等﹔进口货品则如石油、焦煤、机械设备、纺织品、谷物等等。2012年,两国的贸易额达60亿美元。

旅游业

为吸纳外汇,朝鲜在1990年代后期起致力开发旅游业。在1998年,朝鲜和韩国现代集团开辟金刚山观光地区。时至2007年,共有170万人到过当地,并带来1亿美元的收入。除了金刚山外,平壤和板门店也是旅客常到的地方,观看阿里郎表演也是常见的活动,另有朝鲜刺绣中心等纪念品展售中心。

朝鲜并未容许自由行,要在当地旅游,游客必须有官方的导游和监察员陪同,并禁止任意游览,对摄影有一定限制,并在出境时会检查相机照片。相关检查,对中国大陆游客较宽松,但对西方国家的游客则较为严格。游客在参观当地时,理论上也不得向当地人散发任何物品,但时常有人将小礼物馈赠儿童、老人。虽然如此,但旅游业已成为朝鲜的经济支柱。每年,也有10万游客到访朝鲜其中又以中国大陆和日本旅客为主。

对外贸易

朝鲜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参加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或协定包括:东盟地区论坛(ARF)、国际粮农组织(FAO)、77国集团(G77)、国际民航组织(ICAO)、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国际农业开发基金(IFAD)、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等。

外国资本

从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开始引进外资,创办合资合营企业。1991年12月,朝鲜在靠近中朝、朝俄边境的罗先地区设立自由经济贸易区。1992年朝鲜颁布合资合营企业法。2002年11月,朝鲜宣布建立开城工业区和金刚山旅游区,由朝韩双方合作开发。2008年,朝俄“哈桑—罗津”铁路和罗津港改造项目启动。朝鲜与埃及大型水泥厂合作进展顺利,与埃及欧瑞斯克姆电信公司合作开通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2011年6月,中朝举行“两个经济区”项目开工仪式,共同开发、共同管理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和罗先经贸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