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道难题

掩饰着内心的伤痕,穿好象征着干部身份的西装,夏枫艰难地拾起信心,走出家门,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情。

那西装,正是关丽娜送给他的,合身合心有情调,两套轮换着穿,基本能满足工作期间的衣着需求,也同时给夏枫以心灵上的慰藉。

人生就是一出戏,单位就是个大舞台,个人就是个小角色。粉墨登场,增强角色意识,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夏枫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默默要求。在司机面前,在同事面前,尤其是在子龙面前,他定会表现得信心满满。内心沉重无比的他,看上去依然是云淡风轻。

演戏,重在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技能,全身心地投入。要演的真,演的实,还要既能进入角色,又能从角色中~出来,回归到本真状态。可惜,有的人“人戏不分”,虽然对自己干的事情到了执迷的地步,却又缺乏足够的智慧去左右逢源,或拚搏奋进,或寻求帮助,结果只能是将自己交待出去。

市建设局派驻沙岭县涧水镇长丰村第一书~记钱树青,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不,年仅四十一岁的他,因连续的劳累和焦虑,突发心脏病倒在了长丰村他的宿舍里。

夏枫没想到的是,钱树青的殉职,却给他出了一道难题。quya.org 熊猫小说网

钱树青是建设工程安全质监处的一个副科级干部,一年前主动提出下去干第一书~记,说非常热爱这项工作,想去锻炼锻炼。他的前任第一书~记,是夏枫目前分管的机关专职dang务工作~者周梦。周梦这位女同志,大胆泼辣,有勇有谋,任职期间多方筹措资金一千余万元,为任职村修路架电建大棚,带富了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样搞得红红火火,整个村庄和村民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省的典型,周梦也被评为全市优秀第一书~记。

钱树青笨嘴拙舌,是个老实人,任职的长丰村比周梦的任职村条件还要好些,没想到他口拙嘴笨,社交能力欠缺,工作起来虽然非常努力,整天也是四处奔忙求哥哥拜姐姐的,一年来却是工作平平,除了政策上的帮扶资金,其他方面仅仅争取了二十万元,连基本的“三通一平”要求都没达到,更不要说落实“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帮扶措施了。

年底,看到有的贫困户生活困难,心地善良的钱树青很是自责,瞒着妻子尹慧慧,将自家的3万元存款取了出来,救济贫困户,尹慧慧知道后,大吵大闹了一场,还找到了当时的局长张民富,要求将钱树青撤回机关,搞得钱树青非常狼狈。

钱树青使尽了浑身解数,在市里的考核评估中还是倒数第一,没能逃脱被警告的命运。如果在下一次的考核中再跳不出落后的圈子,将面临被“召回”的危险。

愁肠百结的钱树青,没能走出自我责备的怪圈,一命归西。

单位职工以身殉职,是个重大事件。全体机关人员倾巢出动,市第一书~记办公室主任孟子良亲自出面,为钱树青举办了一个隆重的告别仪式。局里落实了一切应该落实的优抚政策。

送别了钱树青,张子龙将赵匡达和夏枫叫到了办公室。

“钱树青太年轻了,很可惜。壮志未酬,以身殉职,精神可嘉。像这样的典型,在咱们局还是第一个,他的事迹和精神,理应得到尊重和弘扬。我的意见,我们应该大力宣传一下他的先进事迹,给全局干部职工鼓鼓劲,对逝者是个交待,对生者是个激励。”子龙很严肃,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钱树青非常值得同情,但要树他当典型,事迹肯定差些,太勉强了。假如事迹很突出,市第一书~记办公室会立马组织班子进行采访报道,作为重大典型进行宣传,现在的问题是,他是被“警告”的第一书~记,是个落后的典型。

夏枫见子龙说的很恳切,又当着赵匡达的面,不便提否定意见。赵匡达分管第一书~记工作,当然愿意树这个典型,连连表示赞同。

“我看,分这么几步走。第一步,先搞一个表彰决定和事迹材料,局里通报表彰,然后争取市里以市~委的名义,退一步讲,起码以市第一书~记办公室的名义进行表彰。第二步,成立一个事迹报告团。报告团以三到五人为宜,成熟后先在局里作报告,逐步推到建设系统。效果好的话,力争推到全市。”

子龙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夏枫和赵匡达。夏枫忍不住想笑,迎着子龙期待的目光,却是连着点了点头。赵匡达除了点头就是说好。

“这事,速度要快。匡达书~记牵个头,具体负责这项工作,重点是要搞好配合和服务,负责报告团的组建;夏枫局长安排综合科抓好材料的落实,必要的时候亲自出马,发挥一下‘笔杆子’的特长。需要我出面的时候你们尽管安排。”子龙很是客气。

这是夏枫最为担心的事情。事迹不突出的典型,材料怎么搞的生动?材料不理想,自己都感动不了自己,报告团的报告效果就难以保证。效果保证不了,搞,还不如不搞呢。

但子龙决定要搞。否定的话,不适合在这里提,提了,子龙也未必会接受。树典型,是领导的功绩之一,子龙是想借机展示自己的为民情怀和领导才能,做为大哥的夏枫理应遵命配合。只是,搞不好,会辜负子龙的信任啊。

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回到办公室,关好门,夏枫又给子龙打去了电话:“三弟,当真要树这个典型?”

“大哥,我知道这个典型不是太典型,但毕竟人是以身殉职,材料的事,就难为你了,辛苦辛苦吧,多让手下人在采访上下下功夫挖掘挖掘,在写作上熬熬夜。”

“好吧,一定尽力。”夏枫无奈地表态。

正要通知综合科的同志前来议事,赵匡达推门进来,有两个事情征求夏枫的意见:一、下午即组织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人员为:与钱树青一起的工作组成员徐其常、钱树青的老同事等,重点了解工作中的情况。明天上午组织其家人座谈,了解其家庭情况。二、报告团成员,初步想由钱树青的妻子尹慧慧(待征求意见)、工作组成员徐其常、一名市广播电台记者(请广播电台推荐)组成。

这个安排,比较具体了,夏枫没有意见。

“这个钱树青啊,真是没想到,经不住事。本来,副科好几年了,上次竞岗虽然由副主任科员转成了副科长,但还是副科级,好像受了委屈似的,找我诉苦,我反映给了张民富局长,张局长答应等他第一书~记任职结束,找个机会解决他的正科问题的,结果他......”赵匡达很是婉惜。

“一个男同志,思想应该比较开阔,说走就走了,还是有他自身原因的。”夏枫说。

“我的感觉,他本身就有基础性疾病,这是主要因素。另外,就是郁闷,压力大。第一书~记办公室的考核,也太严格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第一书~记,工作生活在农村最基层,考核不严格,那不放了羊了?再说了,就是再严,人家都可以,他为什么不行?也不至于弄成如此的结果。他的背后不是还有局dang组,不是还有你这位书~记,不是还有相关的交通啊民政啊等等部~委办局和各级组织嘛。”

“是啊。工作成果不突出,倒把自己搭上了。所以,老弟,他的宣传成功与否,就看你们的了。事迹本身可能不是太感人,关键看你们怎么来组织材料,怎么来升华。你的任务不轻啊。”赵匡达的话,更让夏枫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夏枫明白,赵匡达肯定知道他与张子龙的关系,所以尽量把责任往夏枫身上推。

下午的座谈会,整整开了三个小时。本来就不太抱有希望的夏枫,更加彻底地失望了:可用的典型事迹少之又少。在机关,均是日常工作,乏善可陈;在长丰村,除了四处不成功地化缘之外,就是从自自己家中拿钱救济困难群众这一条还让人感动些。此外,钱树青生活十分俭朴,对自己近乎苛刻。

更让夏枫吃惊的是,徐其常好像对钱树青很有意见,抱怨多牢sao多,谈到班子建设时反复说什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影射钱树青的无能无为。除此之外,基本上没谈出有用的信息来。

座谈会结束了,夏枫又组织陈昌浩、徐静他们一起酝酿事迹材料,均有强烈的无米下锅之感。正犯愁呢,赵匡达来了电话,告之钱树青的妻子尹慧慧坚决拒绝参加报告会,不参加明天的座谈,并严肃地表明:不同意局里组织钱树青事迹报告团。

夏枫早就听说他们的夫妻关系不好,没想到尹慧慧会冷酷到如此程度。

这正是:夫妻反目,也会“宛若仇仇”。

可怜的钱树青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