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见薛同

自签订转让合同后。

谢明这边就让人开始办理公司改名。

按照谢明的取名规则,最后确定下来的公司名字为明远建筑。

由于星文的明远置业而来。

徐斌也被正式任命为明远建筑的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大小事务。

公司更名完成的第二天。

第一批工人也抵达了明开市这边。

幸好明远建筑这边,有临时安置工人的地方,不然按谢明的习性,会直接包下一个酒店来安置工人们。

对为自己挣钱的手下,谢明一贯的做法就是财大气粗,按好的来。

不过这些人,也没在明开市待多久。

正式入职好明远建筑之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就去了夏义市的南口县阳凤镇。

因为这边的酒厂即将动工。

要不是需要到明开市办理正式入职,这些人根本就不用绕这一路,直接到阳凤镇就可。

这次,谢明趁着周末的时间,随着工人,也来到了阳凤镇。

“老板,终于见面了”,早已等待多时的薛同在谢明下车的第一时间,就上前问候道。

薛同年级大不了谢明多少,谢明也就没用握手礼,而是直接给他来了一个拥抱,并说道:“辛苦了。”

两个大男人,拥抱了一下也就分开了。

“应老板的要求,也就没在县里订酒店,我们先到这边的办公处见一见下面的人,随后直接就到我老家去”,薛同说道。

“可以,接下来我也就客随主便了”,谢明也是想早点看到酿造的猴儿酒,才这样让薛同安排的。

在去薛同家之前,去一趟公司,也是因为谢明要见一见员工,录入员工信息。

下来后,也好挑选一些值得开启特性的员工开启特性。

对于谢明的到来,公司的员工纷纷感到惊讶,毕竟看自家老板那样子,是以这位陌生的年轻人为主。

来到薛同的办公室,谢明夸奖道:“干的不错,员工的精神面貌很好,而且员工的人才等级都还可以,看来,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啊。”

自从得到系统后,只要想起来,谢明就会使用系统的人才侦测功能,收录周围之人的人才信息。

(PS:姓名、年龄、人才等级、学习工作情况、联系方式、推荐指数;比较私人的信息是不会收录的。)

刚刚,谢明收录到的薛同公司的员工的信息,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不是巧合,那么就是招聘的时候严格把关过。

“没办法,宁缺毋滥,之前的酒坊,衰败下来的原因之一,就是招了很多不做事的人”,薛同唏嘘道。

人情社会。

再加上薛同的爷爷那辈人,不像现在的人精于算计。

对于亲戚、朋友的托请,也就答应了。

“你自己把握,相信你经过那么多事,能处理好人情关系”,谢明道。

“老板,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这次,就算那些人再怎么请求,我也不会松这个口的”,薛同坚定道。

自他接掌酒坊以来,原则就没变过。

“对了,来的人都安排好了吗?”谢明关心的问道。

“于哥提前通知我了的,所以我这边有充足时间准备,再加上酒坊兴盛的时候,修建的员工宿舍还在,没花多少功夫就清理出来了,后续再来几倍的人,也能安排的下”,薛同回道。

像这种事情,肯定要提前通知让人准备。

“接下来你就多费点心,这些人也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不要因为给钱了就觉得理所当然,善待他们也是善待我们自己”,谢明语重心长道,也不知道他才20岁,怎么就这么的多愁善感。

“老板,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道他们的辛苦,我会随时关注的”,薛同微笑着应道,在这一刻,就算没有系统的强制绑定,他也愿意为这样的老板奉上忠心。

“好了,我们走吧,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你酿造的猴儿酒和新研发的白酒了”,谢明说道,再在公司待着,也没什么可做的。

接着,就由薛同开车,向老酒坊而去。

“这边道路还可以,离高速也近,看来运输条件还是不错”,行程过半,谢明突然感叹道。

“这算是之前酒坊兴盛时,唯一给这留下的痕迹吧”,薛同既有些感伤,又有些自豪。

当初,为了将酒坊生产出来的白酒运出去,政府和酒坊各自投资一半,好好的将酒坊到高速的这段路修整一番。

后来政府因为酒坊带来的“巨额”税收,又把酒坊到县城的路也整修了一遍。

酒坊,可是给南口县带来了很多好处。

这次酒坊的再次兴起,政府方面才会没有阻拦,而是大力支持。

不然有抢占酒坊市场的那些竞争对手在,酒坊的建厂申请可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批下来的。

由于交通条件不错,再加上又不是过年过节期间,没用多长时间,就抵达了酒坊所在地。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酒坊的存在并没有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

在酒坊工作的很多人都是本地人,薛同的爷爷那一辈人,又很注重环保,加上薛同本人的理念也是如此,所以这里才能依旧让人赏心悦目。

“可惜,来晚了点”,扫视了一番周围的环境后,谢明可惜道。

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薛家三辈人都没停止过种树。

如果谢明来早一个月,一定能看到一个花的世界。

“老板明年可以早点过来,那时的景色真的很美”,薛同深吸一口家乡的空气后说道。

树香、最后的花香、酒香,三香融汇,每个到来的人都恨不得多吸两口。

“一定”,谢明同意道。

景色怡情,却也不能贪。

稍待一会,薛同头前带路,两人就往存放猴儿酒的酒窖而去。

“老板,整个老酒坊全部都是仿古建设,是当初我爷爷主张决定的”,薛同一边带路一边介绍道。

酒坊的整个布局以及外观,让人一看,还以为穿越到了古时的酿酒作坊。

走近仔细一观,又能看到现代的痕迹。

为了批量化生产,有些地方必须结合现代建设。

而建筑内部,也采用了很多仿古结构,布局更是经过精心设计,让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显得不是那么突兀。

“老爷子很有情怀啊!”看着到处都是古今结合的建设,谢明不禁感慨了一下。

“我家世代酿酒,所以有很多以前酒坊的记载,爷爷为了不让这些历史被人忘却,所以亲自学习并设计了现在的老酒坊,可惜,小作坊时还能这样建设,工业化生产,这样的方式不适合”,薛同讲述道。

是啊。

时代的进步,必然导致一些文化的落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