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神策将军

谢风来自从领悟了碧海潮生诀,便重点修行起来。

从师伯口中得知,他对于碧海潮生诀的领悟非比寻常,却没因此骄傲自满,沾沾自喜。一如铸剑一般,不到炼到最后一刻,都不算炼得宝剑!

碧海潮生诀似乎没有其独有的运气路线,谢风来只是下意识地按照天地大同诀路线行走起来,但实际效果却出奇的流畅无比。

这天地大同诀果然不同凡响,竟然能包容这仙人功法!谢风来暗暗赞叹。

殊不知,碧海潮生诀的运气路线如水无常形一般,并无定型,它根据每个人在内景初见的不同领悟,会行成各自独特的运转路线。而这种运转路线则会悄然潜入神识固化,往往修行者意念一动,便依照所悟自然运转。

而谢风来所悟的百川归海,本就是条条经脉通灵海,无论走何条线路均是顺势而为,殊途同归,故而他潜意识便按照最熟悉的天地大同诀路线而走,因此才误以为是天地大同诀的功劳。

然而碧海潮生诀虽然运转流畅,但是灵海内的水行真气并没有因此增多。

谢风来还以为自己修行岔了。

然而赵灵湖告诉他,如今他虽然能感悟到水行本源,但由于尚未进入化生境,作为五行灵根并无法如纯灵根一般,可以直接吸收天地间的水行之炁。guxu.org 时光小说网

赵灵湖说,可以借助外力,先进入化生境,届时便能通过化生感应天机,万化生身,内外沟通,进而通过修行不断增长灵海真气,生生不息。

谢风来牢记师伯嘱咐,继续熟练碧海潮生诀的运转,以备运转消化所借之外力。

正是盘坐小窗修道法,不知窗外夜几时。

谢灵钧归来时已是深夜,风尘仆仆。

“他奶奶的,今日真的是晦气。”谢灵钧骂骂咧咧地走进来,拉过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

赵灵湖看着师弟吃瘪的样子,有些奇道:“哦?竟然还有人能寻到你的晦气?那估计是嫌命长了吧。”

谢灵钧冷冷道,“不错,既然他们喜欢自称黄泉,那便通通送他们回黄泉大老家去!”言下之意是已将他们都送去了真的黄泉界往生了。

赵灵湖打趣道:“既然处理好了就消消火嘛,五行火克金,师弟老发火容易克到自己。”他跟谢灵钧一待久了,也喜欢说起笑话来,当真近墨者黑。

谢灵钧气势凛然,“我什么时候在乎过五行相克,管他金木水火土,还是术法神通,只消来了,都管它一剑了之!”

一股无敌之势跃然场间!

赵灵湖暗暗赞叹,师弟虽然隐居多年,但是在心境上却未曾下跌过!

谢灵钧不吐不快,继续道:“今日我去了三千里外的临沧城转悠。没想到竟瞧见了大武北衙府的高阳台,带着个小妮子。随后还跟着几个黄泉的察查司,一看就是冲着高阳台去的。偏偏这些察查司好死不活,竟如此警觉,发现了老子。他奶奶的,老子本想坐山观虎斗,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少不得亲自下场,教他们都闭嘴了。”

“一路回来,老子越想越气,居然给高阳台那匹夫打白工了。老子从不做亏本买卖,这笔账必须得算在高阳台头上。老子瞧他带的那个小妮子就长得不错,天赋极好,与小风年纪也是相仿,得找个机会把那小女娃揪回来,给傻徒儿当媳妇。不然瞧他那憨劲儿,今后怕是骗不到老婆。”

赵灵湖对师弟的抱怨无动于衷,对其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是见怪不怪,只是问道“北衙府的高阳台来了?莫非是往南漳城来?”

北衙府高阳台,值得他赵灵湖重视。

谢灵钧也不再嬉皮笑脸,肃然道:“目前尚不确定。不过从他们的行程看来,似是一路南下,临沧城不过像是他们的一个歇脚点。如果再继续往南行的话,除了南漳城,恐怕也没什么大城值得这位武夫大将军亲自出马了。”

赵灵湖点点头,认可了师弟的判断,“不错。大武重武,临沧城往南,除了南漳城的岩铁山,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这位神策将军出手了。莫非岩铁山最近有什么情况?”

大武南方原是一片南蛮之地。自南陈开始,方陆续开发出来。

如今的南方,除了主营之矿山,尚无旁物得以引起朝廷的重视。

此类矿山所出之事,无外乎重大事故,或者外人争抢,又或者天材地宝之类出世。如今岩铁山还是一副风平浪静,高阳台亲往,恐怕只有矿里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谢灵钧摇了摇头,对那些宝物宝矿都不敢兴趣,“这些都无关紧要。倘若高阳台真盯着南漳城而来,那估摸三天时间就会到达。到时有他坐镇南漳城,西宫庚金斩尸阵要顺利运行怕是有些棘手了!眼下我们时间完全不够,只能由我出马,把他往东遛遛了”

赵灵湖泰然自若,微笑道:“师弟大可不必如此。告诉你个好消息,小风今天已经领悟完了碧海潮生诀,顺利学会了第一层功法,斩尸大阵明日便可开启了。”

谢灵钧嘴上一瓢,“不就学会了个破水行功法嘛,也值得欢呼雀跃?师兄,我说你还是得多出去看看大场面,别一天到晚大惊小怪的。”

“小风领悟了百川归海。”赵灵湖故意放低声调。

“第一层百川归海谁不会嘛。”谢灵钧后知后觉,瞬间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什么?你说小风领悟了百川归海之力?”

赵灵湖故意模仿方才谢灵钧的语气,风轻云淡,“喏,有甚稀奇,师弟不要像没见过世面一样大惊小怪。”

谢灵钧哪还有空去计较嘴上功夫,立时兴奋地跳起来,哈哈大笑,“老子就是没见过世面咋啦。瞧瞧,老子这宝贝徒弟厉害吧,我就说了,也不看看谁带的,真的是,我一般都不爱说,我选中的徒弟.....”

赵灵湖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打断道:“小风眼下已经是半只脚迈入了化生,现在就是缺乏足够的水行之炁。待我明天日间观他碧海潮生诀运转如何,是否足以转换金炁为水炁,若一切顺利,明晚便能开启斩尸阵,助他一举进入化生境,以免夜长梦多。”

谢灵钧一脸得意,“得,还是师兄想得周全!”

——

临沧城,太守府。

一名已过而立之年的男子此时虽然端坐于正厅主位,犹可见其身材修长高大。

他脸庞轮廓棱角分明,剑眉入鬓,薄唇轻抿,一双黑眸细长蕴含锐利,宛若黑夜中蓄势待发的雄鹰,冷傲孤清,盛气凌人,孑然独立间散发出傲视天地的气势,神鬼辟易!

无怪乎此时的临沧城郑太守在自己的地盘上还得规规矩矩地坐于下位,轻缓呼吸,眼光低垂,不敢望向那中年男子的正面。

一旁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身着小红衣,眼神灵动,轻快欢脱,仿佛一只俏皮的小火雀,饶有兴趣地看着此间二人的沉默。

“高叔,您别就绷着脸了,怪闷的!黄泉也不是他们一介凡人可以对付得了的。”最终小红雀还是忍不住嘟囔。

郑太守不愧久居官场,最善于察言观色。小姑娘一开口,他立马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唯一可以开口的机会。

“高大人,卑职未能及时发现刺客,导致大人深陷刺客跟踪的险境,此等渎职失察,实乃罪无可赦,请高大人重重责罚!”说完已经趴在地上,重重磕了响头!

郑太守正是凭借这身顺坡下驴的绝顶功夫,得以在遍布明枪暗箭的官场上屹立三十余年而不倒,如今更是坐到了一州之府的位置!

他信奉伸头是一刀,缩头便有可能躲过这一刀的理念,至今已经躲过了无数险刀。

譬如今日,高将军被刺客跟踪,这桩算到他太守头上有多重?最终刺客也死于非命了,高将军毫发未伤,真怪罪到他头上,无非失察之罪,至于他一介太守如此卑躬屈膝?

答案是需要。这是郑太守最敏锐地直觉。

在如今的官场,上头开心,律法上的重罪可重可轻。若是上头不开心,律法上的轻罪,便是可轻可重!

座上正是眼下大武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北衙府的统领者,神策将军的高阳台!

没人知道他背景有多深,就像没人知道他武道有多深。

他曾单枪匹马闯入三万南陈神卫军,取下文官万子安首级而毫发无伤,只因万子安起草发《讨武檄文》,辱及大武皇帝。

大武皇帝虽口头上责备他擅自行动,孤军犯险,将他贬离军队。实际明贬暗升,不久便把他调回禁军,擢升为北衙府的统领,赐号神策将军,负责守卫皇帝的安全,更被誉为大武第一勇士!

上京不知多少公主郡主哭着闹着非嫁高将军不可,以致不知多少亲王府、公侯府都腆着脸去求着陛下赐婚,不料大武皇帝皆是淡淡回绝一句“一切但凭高将军自己意愿”,宠爱至此,可见一斑!

自古下位者在上位者面前都没有话语权。

所以下位者说什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是郑太守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当了多年孙子而学会的“保命秘籍”!

高阳台眼睛微微眯起,精光更盛。

黄泉势力是近千年才发展起来的暗杀势力,暗杀目标也从修行界慢慢往人间扩散。

自古以来,修行界都有不成文规定,山上人不对山下人出手。

然而近千年来,山上人不断地挑战这个底线。黄泉亦是如此。

其他国家,大武管不着,也不想管。

大武以武立国,便是期望天下人自强不息,人人如龙,以“武”为荣。

武运不衰,国运不衰!

所以大武便给足了天下人足够的底气!大武境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论是山上人还是黄泉,抑或妖魔鬼怪,凡在大武国内,需守得大武规律,不管何人何方,大武在此都不会妥协!

大武之所以能如此硬气,一是因为有神策将军高阳台,二是有国师。

文武百官形容起国师,那便是仰之弥高,望之弥深。只要有国师在,便可保大武国运昌隆。

高阳台自然知道黄泉此等势力并非地方官府可以对付的。

但是对付不了不意味着可以左右观望,两头讨好!

黄泉此举显然是在挑衅大武的态度,作为大武门面的高阳台,他必须有足够强势的态度,以此彰告天下,我大武,神鬼辟易!

他高阳台并非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之人!

但是在大武立国之本上,地方各级官府也必须跟他一样锱铢必较!

而他如今更生气的是,黄泉的绝顶侦察者,竟然在他毫不知情之下,被悄然解决。

他竟不知是何人所为!

这是山上人对大武的挑衅?

(又是典型的写两小时,改四小时,力求前后呼应。求推荐求收藏求建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