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拷问君心金鞭空利

朝歌王宫,九间殿内。

纣王帝辛高坐台上,众臣礼拜。

待众臣行礼完毕,闻仲才上前与帝辛见礼道:

“老臣受命征伐北海妖孽,苦战数载,如今终能不辱使命、毕功而返,特向大王复命!”

纣王极为赞许地褒奖道:“太师此番远征北海,一路之上风餐露宿、登涉艰苦、鞍马劳心、运筹无暇……

着实是劳苦功高!

日前太师遣人来报,言道北海叛逆尽灭,不日便可凯旋,孤当时是何等的欣慰!”

说到这里,纣王大氅一掀,站起身来,吩咐道:“传旨下去,择一良辰吉日,孤要亲自前去犒赏三军!”

闻仲微微颔首,将原本握在手中的金鞭别回了腰间,朝纣王一拱手道:

“老臣出征在外,不敢自夸辛劳,然频频听闻内廷浊乱,大王戮妻诛子,诱杀诸侯,致使东、南二地四百路诸侯作乱……

不知——可属实否?”

纣王略作沉吟,辩解道:“姜桓楚谋逆弒孤,鄂崇禹纵恶为叛,俱已伏诛!

其子如今肆虐东、南,离乱人心,着实可恨!不过也不成什么气候,太师不必担忧!”

闻仲直言不讳地当庭质问道:“姜桓楚谋逆,鄂崇禹纵恶?证据何在?”

“这……”纣王一时无言。

当年之事,乃是费仲为了讨好妲己,让妲己坐上正宫娘娘,才设计陷害姜皇后。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即以自家一名叫姜环的刺客,谎称东伯侯家将,入宫行刺,失手被擒。

紧接着,费仲便主动请命审问刺客,不消说,审出来的结果自然费仲是早就准备好的。

仅凭一个刺客的供词便废了一位正宫娘娘,接着下令诛杀自己的两个儿子,乃至于又杀了两个大诸侯……

看着面前怒发冲冠、腰悬金鞭的老太师,即便是他是大商的王,也不敢说出这等荒唐无力的证据。

因为他怀疑自己只要敢承认自己当时失了智一般,竟听信了那刺客的一面之词,老太师的金鞭立刻就会落在他的身上。

看着自家大王站在台上一副讷讷无言的表情,闻仲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向前进了一步,面无表情地接着问道:

“老臣进城之时,见到城中一耸入青霄的建筑,不知是何所在?”

纣王讪讪地答道:“孤至暑天,苦无憩地,造此行乐,亦可登高而望远,使耳目不至于过于蔽塞,名曰鹿台。”

对于纣王这番说辞,闻仲并未立刻评价,而是将手按在了腰间的金鞭上,又向前走了一步,肃声问道:

“臣进大殿时,见殿东竖起一根明晃晃的大铜柱,不知是什么东西?”

纣王眼见太师距离自己已然不足三尺,且手握金鞭,气势不由地一弱,向后略微退了半步,才底气不足地回答道:

“许多奸臣名为进谏良言,实则恶语忤君,沽忠买直,故设此刑,名曰炮烙……”

闻仲听言,目眦尽裂,眉心神目骤然睁开,绽放出的白光将殿内所有幽暗之地尽皆驱逐。

他一手拔出了先王御赐的打王金鞭,并将之搭在纣王身前的桌案上,厉声问道:

“那么敢问大王,王叔比干犯了什么罪责,不经有司审问,便直接处以剜心之刑?”

纣王嘴唇一阵开合,但却半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他也不能辩解。

一则在此事上,他确实愧对比干王叔;

二则若是让太师知道,剜王叔的心是为了给妲己治疗心病……

那样一来,依太师的性格,说不好会直接让妲己给比干王叔偿命!

“咻!”

只见闻仲手中的打王鞭化作一道金光朝前方落下,纣王自知难以闪躲,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

而殿上的一众群臣也不由得将心提了起来,距离近的,还有几人出声制止,生怕太师手下无情,真将大王给打坏了。

要知道,大王的两位王子早在数年之前,便在刑场上不知所踪了,而这些年来,正宫妲己娘娘又无所出……

这要是大王有个三长两短,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咄!”

纣王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但并未有任何疼痛感传来,于是便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只见太师手中那根又粗又长的打王金鞭完全镶嵌进了自己身前的桌案之上……

纣王有些腿软地坐回了自己的宝座上,群臣也都悄悄地松了口气。

闻仲冷着脸将金鞭收回了腰间,桌案上却留下了一个极其完整、仿佛匠人精心雕刻上去般的印痕。

这一鞭除了留下印痕之外,没有对桌案造成半点多余的损伤,显示出闻仲对自身力量的掌握已经妙到了毫巅。

“大王如今仁政不施,忠谏不纳,近奸色而远贤良,恋歌饮而不分昼夜……

大兴土木,修建宫室,致使民力凋敝,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路有饿殍。”

闻仲三只眼睛齐齐盯着纣王,颇有些摄人地气势,接着教训道:

“文武军民,乃君王四肢。四肢顺,其身康健;四肢不顺,其身缺残。正所谓‘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

大王有负于诸侯,有负于百姓,才有了如今诸侯离叛、百姓离乱的局面……”

纣王坐在高台之上,默默地低头听训,不敢有丝毫的不满之色。

闻仲脸上浮现些许回忆之色:“想先王在时,四夷宾服,八方来朝,天下百姓无不和乐!

忆大王初临大位之时,英明神武,雄姿勃发,有包容天下之胸襟,有吞吐宇宙之壮志……”

“未曾想到,老臣出征九载,再度归朝之时,见到的却是朝纲尽失,国体全无!”闻仲痛心疾首道。

“今日大王暂且归宫自省,来日老臣自有疏策奉上,再陈治国良方!”

纣王一听,如蒙大赦,对着老太师拱了拱手,便在内侍的搀扶之下走出了大殿。

“诸位臣工随老夫归府,吾尚有许多事情向诸位询问!”待纣王走远,闻仲立在殿中,四下看了看,对众臣说道。

太师相请,众臣自然不敢推脱,一大波人就这么乌央乌央地跟在闻仲后面来到了太师府。

在自己的府邸之中,闻仲极为详细地询问了自己出征之后发生的种种荒唐事,便叫众人各自回家,待来日上朝,他自有良策。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