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直觉

出了寨门之后,一个脑袋上裹着红头巾的叛军士卒正在等待。

打量了几人一眼后,士卒转身边走边开口道:“跟紧我,别乱跑。”

“等会儿见到天王记得有礼数一些,别给我惹出什么麻烦。”

王老三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一行人穿过密密麻麻的营房,径直走到了军寨最中心的位置。

周围的布防和守卫肉眼可见的严密了很多,外围那种百姓乱糟糟聚作一团的景象也消失不见。

一座占地半亩左右的庞大营房出现在众人面前,四周有着队形齐整的士卒不断巡逻。

带路的人和门口守卫交流了几句之后,掏出来一块令牌展示了一下,转身对着几人招呼道:“走吧,咱们进去见天王。”

两侧的守卫将帘子拉了开来,一行人心情各异的走了进去。

骤然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进入昏暗的营房,叶牧眯着眼睛适应了一会儿。

等他看清周围景象的时候,两旁忽然传来了怒喝声。

“尔等真是大胆,见到天王还不跪拜,等待何时?!”

王老三身体一抖就软趴趴的跪在了地上,虎子几人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跪了下去。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叶牧身上,身旁几人心里暗自焦急。

他们当然知道叶牧的身份,以及属于他的尊严和骄傲。

这个平天王一见面就要求让人跪拜,不知道他能不能忍受这番羞辱?

就在几人提心吊胆之时,叶牧脸上的迷茫消散,转而换成了略带惊惧的紧张表情。

噗通!

叶牧在众人或鄙夷或戏谑的眼神之中毫不犹豫的跪在了地上,身体都在轻轻颤抖。

这一番表现,很容易就被帐中叛军们理解成了年轻人没见过世面的表现。

王老三松了一口气,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叩拜上方道:“天王大人在上,小的是北原府过来的王老三,拜见天王大人。”

话音落下,主位之上传来了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子声音。

“王兄弟快快请起,你远道而来辛苦万分。来人呐,赐座。”

王老三谢恩之后,略带恭谨的坐在了一侧的椅子上。

叶牧等人没有他那个待遇,只能站在王老三的背后。

这时候,叶牧才有时间打探帐中情况。

长方形的营帐之中,两侧由高到低摆着对称的座位。

此时这些座位上都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身后也都带着两三个亲随。

看起来,应该是叛军之中的各路头头。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些头头大概有二十来个人。

由此可见,冀州的情况不容乐观。

仅是冀州城附近就汇聚了这么多的反贼头子,那些偏远一些的府县又会是何种情况?

思索之间,他的目光落在了主位那位大名鼎鼎的平天王身上。

一双浓厚的粗眉毛横亘在炯炯有神的眼睛上方,宽鼻粱、厚嘴唇,面相十分的方正威严。

叶牧心里不禁愕然一瞬。

这样的人,怎么看怎么不该是反贼啊。

即便是放到朝廷上当哥大员,他的气场和威严也足以胜任。

“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那位平天王冷不丁一声询问,顿时让叶牧回过神来。

他转头看了看四周,又看看那位平天王略带微笑的望着他,迟疑了一会儿才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平天王,是问晚辈的名字?”

平天王点了点头,笑意吟吟的道:“当然,如此年轻的人中俊杰投效于我,我又岂能忽略呢?”

王老虎脸上挂着牵强的微笑,转头对着叶牧不住的眨眼示意道:“好侄儿,快快告诉天王你的姓名。”

叶牧马上接话道:“回天王大人,晚辈名叫王腾,跟随叔父一起投效而来。”

“王腾?”

平天王点了点头,脸上笑意不减。

“不错不错,是个好名字。字呢?”

叶牧马上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道:“晚辈字云升,乃是家中先生所取。”

“王腾,字云升。有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之意,果然是个好名字呐!”

平天王哈哈大笑起来,引得帐中之人纷纷恻目。

他们不明白,这个小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能引起平天王如此注意?

王老虎此时心里慌得要死,脸上的笑容好像僵住一样没有停过。

这要是继续问下去,身旁的贵人万一露出了破绽,那他们岂不是全数都要交代在这里。

好在平天王似乎对于叶牧的兴趣也就仅限于此。

问清楚姓名之后,他脸色一肃沉声开口道:“各位,首先本王代表这二十三路义军,欢迎王兄弟不辞辛劳奔波而来的投靠。”

声音落下,帐中顿时一片恭贺问好之声。

王老三急忙拱手不断行礼,锃亮的脑门儿上挂着密密麻麻的汗珠。

这样的场面,着实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等到帐中恢复了安静之后,平天王看着王老三道:“王兄弟,你初来乍到,对于咱们义军之中的诸多情况不甚了解,本王就先简单介绍一番。”

“自打雪灾之后,咱们冀州百姓民不聊生,饥寒交迫而死者不计其数。”

“偏偏这大魏朝廷,还有那些喝血吸膏的狗官们,不但不想着赈济灾民,反而趁此机会抬高粮价,死命盘剥父老乡亲们,以此充实他们自己的小金库。”

“迫不得已之下,本王为了让家乡父老有条活路,这才杀官造反。”

这些话说完,帐中诸人都是感同身受,纷纷为平天王的行为开口叫好。

“本王没有想到,原本我打算带着乡亲们寻个去处,至少饿不死就已经侥天之幸。可没想到这一路走来,愿意跟随本王的乡亲们越来越多,各路兄弟也纷纷响应本王号召前来汇聚。”

“正因如此,咱们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咱们手底下四五万的百姓们,每天的吃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无奈之下,本王也只好将主意打到了冀州城上。”

“王兄弟,目前的局面就是。我们正在合力攻打冀州城,等到城破之后弄到足够的粮食才能养活这么些人。”

“但不得不说,冀州刺史孙念平此人颇有些能为。我等围困十几日,依旧没有找到什么破城之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