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二十七章 小犬子作茧自缚 大学士虚名落空

乡间初夏的夜,蛙声聒噪却不使人烦。白大伯邀游方道士一同吃饭,那道长摸着山羊胡,毫不客气,笑呵呵地坐下了。鸾鸾端了碗筷过来,虽粗衣麻布,那双灵动的眸子使他人觉得俏丽了几分。

那道长从怀里摸出个陶土烧制的小兔子,赠予鸾鸾。白大伯忙说使不得,道长解释只是寻常物件,供孩童们玩耍的,定要大伯收下。

最终,鸾鸾接过物件,那小兔子雕刻的很精致,眼睛约摸是朱砂点的,是红色,这让陶土兔子生动了不少。于秀州城里甚至是华亭县城里的孩童来说,这的确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小物什,对于鸾鸾来说,如获珍宝。

她欣喜地谢过了道长。道长慈祥地拍了拍她的后脑勺,这神态与樊玄子看蔡小娘子的颇像。不错,这道长正是樊玄子本人。他受蔡熠之托来查探那日来寻生计的汉子背后隐藏的事。

那汉子叫白元五。原本在邻乡有几亩地养活一家四口人。三个月前,乡里来了个员外爷,说是要征收一片地,办一座织布厂,他家田地就在其中。

邻里大都跟他一样是普通庄稼人,就靠土地和老天过活。因此都不愿意卖。那员外来了两次,见人们态度坚定,倒也没再来了。

一个月后,官府又下了收地告示,说官盐产量不够,要在华亭再开一座盐场,我们村地势适合制盐,便要收地。这自古民不与官斗,况且,官府承诺免被征收土地户一年赋税并等盐场建好,雇他们当长工。只是给的钱有些少,长远算来,也没亏啰,于是,大伙儿都卖了。

谁知,这边地刚卖,那边官府转手就卖给了那员外,很明显,官商勾结把这一村的村民给戏耍了。村民们心里不甘呀,一干人等去县衙求说法。

可这俗话说,官字两张口,主簿拿出当时卖地签的契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自愿将土地卖给官府,没规定不能转售。

看村民们一个个傻了眼,他故作大方:“愿意在织布厂谋工的,官府照样兑现承诺。”总之这哑巴亏,村民们吃定了。

白元五生来胆小,不愿与官府做对,也不愿去织布厂干活,便来白大伯这求生计了。有些不怕事儿的村民还在闹事,并扬言要上京告御状。

得知此事的蔡熠心下不放心,又不好直接出面,这事情多半要与熟人谋面,蔡家人在地方上熟悉的人太多,暗访不大现实,便求了樊玄子留下探查、探查。

汴京城,大内紫宸殿上。章惇奏请皇帝圈点龙图阁大学士。王安石之子王雱为候选人。

朝中之人均无异议,只吕惠卿以王雱结党营私滥用职权、性格孤僻怪异为由劝谏皇帝再觅人选。王安石为儿子辩言:

“臣身为人父,本不欲强聒。然,君子举贤不避亲,知子莫若父,遂直言二三。论品行小儿性格确略有孤僻,结党营私一说只怕是有人恶意中伤。论学识犬子虽不比当代文豪,却也遍访名师,著书立说。论见识,犬子曾游历南北,增广见闻。如此学识见识足堪其位,怎能因性格孤僻而弃之不用?”

吕惠卿不慌不忙地等王安石说完,从宽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呈上。说是王雱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证据。皇帝看完册子,眉头深锁,眼神中竟流露出厌恶。

这个眼神让王安石强压下了要说的话语。只是在心里狠狠的将吕惠卿骂了个体无完肤。皇帝未言明册子上记载了些甚么,而是留下一句以后再议便退了朝。

散朝后,来传口令的小黄门恰好见到吕惠卿追上疾步离开的王安石,接着便听到他装模作样地对王安石抱拳:

“王相公莫要见怪,下官也只是为皇上尽忠,为社稷尽责罢了。待相公回去好生教导令郎为人和为官之道,痛改前非,收敛性子,相信不久的将来,令郎定会陈力就列,成为社稷之栋梁。届时,父子同入阁,亦不失为一桩美谈哩。”

王安石如何听不出他这奉承后的讽刺,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小黄门快步追上王相,说陛下宣召。

垂拱殿中。龙涎香不再,殿中弥漫的是淡淡的兰香。很是清新,淡雅。

大家将吕惠卿所上的折子扔在王安石脚下,声音中充满着怒气:“介甫,子不教、父之过。你瞧瞧王雱都干了些甚么!”

王安石一脸茫然,不知王雱究竟干了何事让皇帝如此怒不可竭。册子上罗列了王雱名下的店铺、商行。这些倒不打紧,让皇帝发怒的当是后面,罗列的王雱利用职务便利收受的贿赂,其中有个名字让他不寒而栗:张士浩。

那一瞬间,一向私德无缺的王相,脑中万千思绪飞过,他首先觉得这是诬告,可转念一想列的如此清楚,以及吕惠卿那副志在必得的嘴脸,约摸是真事了。

无论真假,皇帝此刻私下召见,无疑是在等着自己表态。于是他跪在殿中,以父亲的名义向皇帝保证定将王雱所收贿银尽数上缴,并自愿罚铜一百斤,求陛下降职三级。

大家心里其实并未想过要重惩王雱,按册子上记载,王雱营私属实,结党一说还构不成,让他气愤的也是张士浩这个名字。那是大家心中一道疤。

对于王安石本人,大家一来相信他的私德,二来从他方才的表现来看,王雱定是背着他做了这许多。大家心里感叹,若不是国事操劳,又何至于对于家事一概不知呐。

心下一软,只将王雱迁了个虚职,叮嘱将收的银子上缴国库,便作罢了。王相谢恩,退出垂拱殿。在回府的路上,他想了许多。

比如,吕惠卿明显有备而来,就等着这一出呢。可他如何收集得这许多的?且看来不似造假。最让他疑惑的是王雱当真如此大胆么?莫不是吕惠卿诬陷罢?此想法一出,又被他自己否认了,王安石知晓自家这大郎,还真有此胆。

话说当年新法初行,屡屡受阻,他与程颢吃茶论理之时说起这烦恼,两人商量下亦无好法。王雱入来说:“取文彦博、富弼、韩琦等老臣之头颅悬于市集,新法则畅行。”当时的王雱被程颢苛责:“小儿狂谬,岂容你乱语。”

这么想来,王雱是能做出这些事来的。

相府,高门朱户,回廊蜿蜒。

王雱正与邓绾喝茶闲聊。略过邓绾的问候,黑着脸的王安石斥责王雱不思进取,不学无术,识人不明,实乃朽木。

当着外人的面被这当头棒喝打得有点莫名其妙的王雱,当下也恼羞成怒,顾不得体面,出言顶撞父亲,两人一来二去互不相让。

一旁的邓绾好生尴尬,犹豫再三,邓绾还是陪着笑上前劝架,可话还没说完一个字,王安石便将黑得不能再黑的脸对着邓绾厉声道:“邓大人,茶也吃的差不多了,请,不送。”

邓绾也是头回见着这样的王相公和王雱,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悻悻地出了王府。出了门他还犯嘀咕:这王相公是哪根筋搭错了,唱的哪出啊,脸面不要了啊。难道是王雱没有晋升成功?若真是这样,今儿告假没上朝可真是亏啰。我且去吕大人那里瞧瞧去了。

ぷ99.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