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拒质子

周瑜坐在水阁之上,专注地抚琴,根本没抬眼看一下越来越多的士兵,已经三面包围了他。

众人眼中,一个英俊青年一身青袍,头戴纶巾,聚精会神地弹琴。

为他的琴声震慑,没人上前。也没人敢打断他。

一曲奏罢,周瑜微微抬头,扫视一眼围住水阁的数百人:“怎么,我这里是演武场么?诸位不在练兵场,在我府中意欲何为?”

孙贲高声道:“公瑾,听说尊夫人已经把先主公幼子带回你府里,我们特来接他入宫”

“孙将军,拙荆不在府中,大乔夫人和绍儿也不在“周瑜微笑道。

”你把她们藏起来了?“

”不错。“

”你真是胆大包天,太夫人要见绍儿。“孙静也喊道。

周瑜淡淡一笑:”两位将军是前辈,瑜尊敬仰慕,不过孙绍是讨逆将军唯一骨血,在主公对质子一事未有定论之前,周瑜决不能让绍儿被任何人接走,包括主公。“

”周瑜,你是不是越殂代疱?送谁做质子,这是我们孙家的事。“孙贲拔出了宝剑。”信不信我把你这府邸翻个个?“

“孙将军,你请便,我已经说了,她们被我藏起来了,不在府中”

说完,自顾自坐下,轻抚桐琴,【楚王破阵】的下阕又铿然响起。

孙贲等人到周府去接孙绍,孙权是知道的,是他告诉他们周瑜这几天没来朝议是因为他去接大乔母子了。

孙权心里无奈地同意张昭等人的说法,自己即位之初,内有山越叛匪,士族不满,外有刘表黄祖据守长江上游,如果再得罪曹操,只怕曹刘联手对江东成包围之势。更让他惶惶然地是,武将中的首领人物程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黄盖等人似乎并无动力为一个质子而力抗曹军。宗室中的将领,孙贲孙静等人更是各怀鬼胎。他心里也明白,除了自己的儿子,只有绍儿才是人质首选,因为除了他,送任何一个宗亲之子,自己得罪的就是一方将领和他们的府兵。要知道东吴的兵制是士兵随主将,基本是府兵制。没了主将的支持,他的兵自然也调集不动。

可是大哥。。。还有母亲。。。

孙权迫切地想听听周瑜的说法,本想召周瑜进宫面议,母亲却坚持要和自己一起到周瑜府中去,她不知道从哪里知道孙氏宗亲到周瑜府中接绍儿的事。她怕周瑜离开了府邸,绍儿会被叔祖们强行带走。

来到周府,太夫人和孙权惊讶地看到了这一幕:

周瑜青袍纶巾,独坐水阁高台之上,专注地弹奏【楚王破阵】,琴声激越高亢。

数百士兵在孙贲等人带领下,包围了水阁,此刻却鸦雀无声。似乎被秦王的阵势所震吓。

突然,周瑜收回双手,缓缓站起身来,单手抽出肋下紫霜宝剑,寒光一闪,剑影如电,朵朵剑花笼罩全身,周瑜的身影飘忽,根本看不清他人在哪里。绝妙的是,剑影之中,琴声不绝,仓仓琅琅,仍然完美呈现了楚王破阵的势不可挡。

一曲方歇,周瑜收剑回鞘。

“啪啪啪”孙权大声鼓掌“公瑾,你这身体算是大好了”

众人惊讶地看见孙权和吴太夫人一起来到周府。

吴太夫人冷冷看了孙贲等人一眼,径直走向水阁的内室。孙权来到周瑜身边,低声说:“请公瑾和我一起去见母亲,只有我们两个”

水阁内室的门窗被关上。守在水阁下的众人无法听见周瑜他们在里面的谈话。

“公瑾,曹操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书之事你知道了?”孙权问

“主公作何打算?”

“五日朝议,意见纷乱,我正心神不宁,未作决断”

“瑜儿,我的意见是无论如何不能动绍儿,实在不行,只能牺牲匡儿”

“母亲,季佐刚满弱冠,才气横溢。。。我。。。”孙权眼圈泛红。

“权儿,你看外面的宗亲,李代桃僵之策绝不可行。”吴太夫人道。

“主公,太夫人,周瑜以为,质子绝不可送,无论是谁”周瑜的声音沉稳坚定,毫无犹豫。

“哦?”孙权一惊。太夫人一喜,急忙道:“瑜儿,你说说看”

“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发下的天子诏书非天子本意,主公置之不理,并非轻慢天子,而是拒绝助纣为虐。其次,汉室衰微,正如鲁子敬“榻上对”所说,当前大汉,如千蚁之穴,已经无药可医。主公不必拘泥于一个“忠”字。夫“忠”诚之士,自尧舜以来,就不是委身事奉一人一姓,天下大忠之人,顺天意,得民心,忠于人伦,耻于寡义。耿耿忠心在于为天下苍生谋福祉,非为一己之私利权谋.江东如今兵精粮多、境内富饶,何必送子入质?质子一入,便不得不听命于曹氏,得诏即入,如此岂不是受制于人?再富贵也不过是一侯印,仆从十几人,车数乘,马数匹,怎么能和南面称孤相提并论呢。若曹氏真的能举义而正天下,是有道之人,将军再事之未晚;如果只是暴乱争势,反倒引火烧身。将军如今只应韬勇抗威,以待天命,哪里有送质子的道理!他日,若曹操显露奸雄之姿,视天下如己物,窜汉夺权,此等大奸大恶之人我江东子弟必同心戮力共诛之。主公又为何要送质子受制于一个邪恶之徒?“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