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主簿陈琳

曹操和袁绍在帐中说话,夏侯惇独自步出帐外。

他闲来无事,就顺便看看袁绍手下兵将。

结果这一看让他大吃一惊。

曹操和袁绍是发小,双方基本上知根知底,夏侯惇也知道袁绍手下到底是什么模样。

基本上,纨绔子弟居多吧,虽然不至于军纪多败坏,但战斗力也强不到哪里去。

袁绍手底下是有些人才,比如说逄纪给夏侯惇的印象就很深,但其他人……

一言难尽啊。

可是此番巡视,却发现袁绍营垒固若金汤,军将上下一心,士气高涨,临阵之前杀气四溢,真有大汉铁军之风范。

如此短的时间内,袁绍军竟然有这样的变化?

夏侯惇倍感意外。

他想更加仔细探查的时候,却发现处处受阻,各处营地戒备森严。

来此地之前,曹操还跟他打趣呢,说本初最好排场,还喜欢开宴会,估计他的营地到处都是欢歌笑语,自己本人不是在屋子里面摆姿势自我陶醉,就是跟诸侯宴饮,互吹牛。

但现在一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啊!

他急忙想找曹操汇报他观察的此事,可是曹操还在跟袁绍说话,实在不得机会。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先守在门外。

一个时辰过去了,曹操还没出来,反而又有几个诸侯得袁绍的通知,前来加入他们的宴饮之中。

夏侯惇看其他诸侯的样子,又觉得曹操之前猜测的准确。

可是袁军这个气势又是怎么回事呢?

心里疑惑,加上无聊,心里不免烦躁,夏侯惇站在营门口,不自觉的唱歌给自己解闷。

这歌是曹操教给他的,正是那日夕阳西下,貂蝉所唱的《有为歌》。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心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

“谁知热血在山林。”

夏侯惇声音低沉粗粝,自然不像貂蝉低回婉转,但这军旅之中,又是抵近黄昏时分,语调之中却又带着另类的悲凉感,连本人都未曾有所察觉。

这歌非常富有感染力,连袁军猛将颜良文丑都被夏侯惇的声音吸引过来,他们不自觉跟着一起低声吟唱。

反正主公们正在里面开聚会,这些将领也是无事。

而袁绍的“旷世奇才”,恰好在劳军归营的时候,听见了将军们一起低唱此曲的声音。

他眉头一皱,暗自咀嚼:“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半生遇知己,蜇人感幸深……?”

一双剑眉倒立,两眼却是濡湿,连忙低头拭去眼角热泪。

“那边怎么回事?是谁在唱歌?”他问左右道。

“启禀先生,是孟德公麾下夏侯惇。”

“哦?曹操来了吗?”

他翻身下马,信步走来。

正在吟唱的颜良先有所查,他以余光看见那颀长身姿正向这里走过来,慌忙拿胳膊肘捅了捅一脸忘情的文丑。

二将连忙起身相迎,夏侯惇一见他们不唱了,也连忙停了吟唱,转头看去,就只见一青年正向这里走过来。

袁绍手下谋士武将夏侯惇基本都很熟悉,但独独未见过此人,可见颜良文丑对其极其恭敬,两眼之中甚至还泛着崇拜,更让夏侯惇啧啧称奇。

而这青年,相貌清秀,身姿挺拔,一眼望去掩不住的军人气质,但长袍鹤氅,纶巾束发,又颇具仙风道骨。

然而,给夏侯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那双眼睛。

他从未见过这样一双眼睛,深邃而又犀利,同时,又仿佛隐藏着令人窒息的执著,和他对视就好像久视刀锋一样让人浑身不舒服。

这本不应该是属于这样一个年轻人的眼神,他看起来甚至还比夏侯惇小上好几岁。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颜良文丑等河北名将对其异常崇敬,连自己这个曹操的义兄弟,见了此人也心怦怦乱跳。

青年走到夏侯惇面前,先拱手作揖道:“我是袁公麾下主簿陈琳,阁下可是天下闻名的夏侯惇将军吗?”

夏侯惇见这青年态度如此谦恭,颇是意外,也连忙回礼。

“不敢,小将正是夏侯惇。”

“将军不必多礼,刚才我听见有歌声,心中好奇才来此寻觅,想不到夏侯将军竟有此长才,还会作歌啊。”

“不不,我就是一个粗人,怎么会作歌?这是我家主公教给我的。”

“哦?是曹公所作?”

自称“陈琳”的青年颇为意外。

“倒也不是……”刚说到这里,夏侯惇突然又觉得不妥,他不知到这个人的底细,不能随便把曹操跟貂蝉的一些事告诉他,遂改口道:

“我也不知道,我不懂音律,但我家主公文武双全,精通音律,要说这歌是他写的,也有可能。”

夏侯惇说的模棱两可,陈琳也不继续追问,只是又匆匆说了两句,就入帐和袁绍报告去了。

望着他的背影,夏侯惇偷偷张开左手——只说了一会儿话,手心上竟然全是汗,他到底是什么来历?竟然让自己感觉如此的……异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