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

假期最后一天,明天终于恢复线下了。

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了,今年得主叫做斯万特·帕博,研究的方向是古人类基因组。

这里有两点想说的:有关诺贝尔奖的评选,其实也涉及一定的国际政治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一说到基因组我忽然想起来,之前好像说到过一个用进废退理论的问题,是有关生物学的,今天来详细说说吧。

用进废退这个理论是拉马克最早提出来的,具体的内容是: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

而当时由于人类还没有探索到基因层次,所以他的理论没有涉及到基因的有关知识。

人们之所以判定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是因为他们觉得拉马克错误地认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以及动物的意志和欲望也在进化中发生作用。

但是我觉得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是完全正确的。其实这个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说运动员的肌肉通常很发达,而大脑也越用越好用。你可以通过看书看电影旅行等经历不断丰富你的世界观,并且每当你在一个阶段有所进步你也会对下一阶段有相关的思考和欲望。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生物的进化是偶发性的还是必然性的,如果是偶发性的基因突变导致的那么这个理论就是错的,如果是必然性的有迹可寻的那么它就是对的。而恰巧我坚信玄学的存在,我觉得人类演化到这世上是有自己的使命的,所以从这里可以侧面印证我支持这理论的逻辑。

这个问题的核心没人能说清楚,就像宇宙起源意识起源一样属于终极问题,所以也没法说对错。所以有关这方面就不再多说了,来详细说说我对于这个理论的理解吧。

用进废退,顾名思义,使用就进化,废弃就退化。

这个理论其实还包含一个强相关的理论,叫做获得性遗传。大概意思就是说你通过用进废退获得的进化会遗传给你的后代。

这两个理论从单个个体或者单个实例中没法验证,所以我们只能拉大尺度,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至少一种生物的进化史。并且还隐含了一个不同种生物的存活和灭绝导致的误差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换一个更大的角度来看这个学说。

我们从最初的那一个或是几个细胞开始说起。

现在的科学理论说世界上不存在单个或是少数的起源细胞,而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出现了生命大爆发的现象。

但是我觉得起源细胞这种东西应该是存在的。

为什么这么觉得呢?因为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物质。

至于起源细胞是怎么来的,陨石,海底火山,雷电等等都有可能,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从起源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也不是我们要想的,但是大家也可以自行幻想一下,最初的一个或是几个细胞想要最终分裂分化出不同的生物应该经历怎样的过程(细胞的生命运行逻辑可以是和现在不一样的,因为毕竟是远古,但是别太离谱,毕竟还是细胞)。

一个和这几个细胞最终分成了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种类,这本身就是一种获得性遗传。要不然如果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纯随机的突变的那么一千个人可能能有十万种不同的形态。

也就是说获得性遗传必然是正确的,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基因的关系。或许当你频繁调用某个基因决定的性状是这个基因就会变强,更容易被遗传下来。总之这一定是没问题的,由生物的稳定性可以证实。

那么这里我们不妨提出一种我们自己的猜想。

基于获得性遗传的特性,最开的的那一部分多细胞生物在被海洋带到不同的环境后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开始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以生存,当然这期间也有环境的变迁导致的进化。就像食肉动物的出现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祖先被冲到了没有植物的海岸,最终由于海退又变为大气稀薄的高地(也或许是常年缺少光照的地方),为了获得能量不得不吃有机体,最终成为了食肉动物。

纵观整个生命史,其实所有的生物都只在做一件事,就是繁衍后代活下去。而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适应地球客观的生存条件的改变,这就是进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显然经历了受基因影响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从而导致性状的稳定和差异。所以生命的进化显然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活下去,这就是我总是说用进废退理论是对的的最直接的原因,但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生命的起源是个终极问题,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成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至少我们没有机会确定答案了。但是这也是最精彩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无路可走才是万变不离的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