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回 庐江造剑欲作何?

中平五年冬十二月,前将军董卓欲引兵救陈仓。左将军皇甫嵩却以为陈仓城守固备,未易可拔,宜按兵不动,以待敌疲。二人于是不欢而散。

颍水畔,方才一场大胜的羊安获悉消息,嘴角微微上扬,心道:董卓其人虽飞扬跋扈,然观今日,怕未必已有不臣之心。亦或是尚未有足够支撑其野心的实力与机遇。

他如今麾下后将军府曲部,三河骑士、材官及湟中义从合二万余。易地而处,若当真心怀二志,自当保存实力。断不会主动请战,更不至于因此与主帅皇甫嵩翻脸。

念及于此,羊安不禁轻轻摇头。后世描述历史人物往往棱角分明。然真实人性却要繁复万倍,岂有单纯忠奸善恶之分。当因时、因事、因势、因人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一声“明公”将羊安拉回现实。待定睛瞧去。却是披霜戴雪入得军帐的戏志才。

“咳咳,明公,捷报拟定,还请过目。”

羊安闻言,上前几步,也不着急接那疏奏,而是替戏志才拂去身上积雪,又边引其入座,边道:“连日骑行颠沛,劳大兄受累了!来,来,先座下喝碗茶汤暖暖身。”

待张方适时奉上热茶,羊安于是道:“大兄今日可是有恙在身?”

“偶感风寒罢了,不妨事!”

“风寒虽小,亦可害人,大兄万不可轻而视之,凡事还当保重身体啊!”羊安说这话,稍嫌羞愧,戏志才今日这般自皆是拜他所赐。

“谢明公关怀。”戏志才自不会多想,既仕其主,自受其劳。待饮了口热茶,却忽问道:“曹子孝随我部多日,明公欲如何安排?”

羊安这才想起还有曹仁这档子事儿。于是不禁放下手中竹简。心道:那曹仁在初平年间,趁着天下大乱之际,拉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队伍,在淮泗间闯出好些个名堂。甚至于初平末,投靠曹操之后,立马便能投入战场,形成有效战力。恐怕便是以眼下这支少年任侠组成的所谓“义勇”为班底打造的。

当然眼馋归眼馋,他尚不至于糊涂到以为能收用曹氏亲族。

只不过,眼下,曹仁执意相随,而放任这支无名无号的“义勇”越境游荡,亦恐落人口实。他自觉非比孙坚这般担当,身后又有诸中常侍爸爸虎视眈眈,凡事自当小心谨慎。

权衡再三,决议暂留曹仁帐下听用。权当为其请一份前程,亦算还曹操个人情。

“我欲上疏朝廷,表我别部,大兄以为如何?”

“不可!”羊安自是想不到戏志才会如此坚决反对,却闻他又道:“公,今率骑士三千,迂回汝南,旨在牵制。而夫义勇皆为步卒,虽弃之可惜,却留之无用,甚恐反受其累。”

戏志才顿了顿又继续道:“前番大败刘辟,吾捷报之中已累表曹子孝之功。至于义勇何去何从,不若到了平兴城,听由杨府君(汝南太守杨琦)处置。明公以为如何?”

曹仁有何功绩?又与败刘辟有何干系?羊安心中了然,定是戏志才看破自个儿心思,全安排妥当了,当下又惊又喜,道:“如此大善,便依兄长!”

…………

庐江皖县。

铁匠丁昭是被一阵嘈杂声惊醒的。朦胧中,但见脖颈间闪着一抹寒光。于是慌乱之下,便要起身呼喊。不料下一刻,一只大手已捂住他口唇,连带着将他死死按在床榻之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