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回 复东行走马冀州

羊安是五月中走的,早于刘宏下葬。为此刘蓉还与他不快。只不过洛阳发生的一件大事,坚定了他尽快离开洛阳的决心。

五月初,何进与三公上疏共奏:董太皇太后使故中常侍夏恽等交通州郡,辜较财利,悉入西省。又以蕃后不得留京师,奏请迁宫本国。

初六那日,又兵围骠骑将军府,收董重并免其官。董重不堪受辱,于府中自尽。

前世史学家惯以中平元年黄巾之乱为东汉末年伊始。站在羊安的角度,这场农民起义不过是王朝近二百年国祚间的一场插曲。与东汉灭亡并无必然联系。

而先帝谥号“灵”字意为乱而不损,亦佐证了这个想法。

然先帝的英年早逝,造成了主少国疑,外戚掌权的局面。虽说终东汉一朝,时常如此,一如窦氏、邓氏、梁氏,以及今日何氏。

奈何,何进掌权,与十常侍相争两败俱伤,董卓趁机入住洛阳霍乱朝政,山东诸侯举兵会盟。这一系列因刘宏之死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国家政权由统一到分裂的走向。

从这重意义上来说,东汉的灭亡,汉灵帝确实难辞其咎。毕竟他不死,一切都不会发生。

当然汉灵帝的驾崩,同时也意味着河间董氏,呼风唤雨的日子一去不返。

可笑那董太皇太后,终究是一妇人,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害了董重。

她最终亦于六月郁郁而终。

不过对羊安来说,她死了也好,免的当真回河间老家后,在自己冀州地头作威作福。

…………

官道上,平阳侯、冀州牧车驾依仗已非前番赴任毋极可比。

先卫将军府营五千人马,分前后左右中五部浩浩荡荡。

早先的中军校尉部五位军侯,如今皆鸡犬飞升,晋升校尉。太史慈更被表为北中郎将,只不过他如今麾下并无兵卒,只待到冀州招募。

羊安马车之内,毕岚跪坐一边。

说起来,此番他能逃出生天,亦是一波三折。

当初被构陷谋逆之时,他自认在劫难逃。却未料先帝病重,将此事暂且搁置。待狱中闻先帝驾崩,毕岚既悲且喜,只觉天无绝人之路。

奈何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却唯独他仍押狱中。究其原因,乃何进与诸常侍皆不容他。

最后,还是羊安求情,何进方许他戴罪同赴冀州。

当然,久在宫中,那毕岚自也精通事故。平白遭此劫难,他虽不明就里,却也曾怀疑羊安陷害。直到此刻见到车中御赐“中兴”剑,方才打消疑虑。

此刻,却闻羊安道:“毕公枉蒙冤狱,此番着实受了委屈。”前世经验,常恃往事辉煌,而倨傲者,多不可用。以公相称,不过是一番试探。

好在那毕岚大难不死,却是磨平了心境,此刻尊卑调转,竟亦不觉有甚不妥,恭敬道:“若非牧伯相救,生死尚未卜也,况今戴罪之身,何当公称?往后唤咱家姓名便是。倒是牧伯大恩,无以为报,往后但有所用,只管吩咐。”

“好,往事已矣,今日唤你过来,确是有事有你相商。”羊安说罢,往车中几案铺开一张佐伯纸,道,“毕岚,你看!”

待毕岚凑近过目,惊呼道:“啊!此,此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