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回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人在面对不利的局面下,会根据利弊得失适当的选择退让。一味的猛打猛冲有时候未必便是英雄豪杰,事实上即便加上文字的润色,成为莽夫的可能性依然更高。

所以羊安会在甄氏面前放低姿态。因为他晓得以自己当前的力场,彼此间合作才是最好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凡事都会退让。

所以,当张燕在真定集结部队的消息传到毋极时,羊安第一时间按照县衙事先的商议下达了部署指令。只因他知道,与黑山军的妥协不但换不来毋极的长治久安,更会助长对方气焰,使其越演越烈。而保毋极一地百姓安危,正是他羊安这个毋极令的职责所在。故此战非打不可。

当然在此基础上,戏志才和郭嘉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论那张燕是为前两岁的吃瘪找回场子,还是被羊安的坚壁清野激怒,最终都会发展成毋极县城的攻防战。

考虑到对方此番主要目的是劫掠,而非攻城略地,所备粮草定不会多。加之有中山相张纯、冀州刺史王芬的震慑。戏、郭二人一致认为,张燕投鼠忌器之下,攻城时间定不会久。若十日之内不下毋极,贼定自散。

只不过如此一来,毋极日后可能便要遭受黑山贼无止尽的袭扰。甚至积怨之下,张燕孤注一掷,尽起黑山二十余部也犹未可知。

因此,此战虽避无可避,但怎么打法却也有讲究。既要展现毋极军民反抗到底的决心,又不能把张燕打的太惨,最终设法将对方逼上谈判桌,才有可能一劳永逸。

羊安自然晓得大部分时候,战争是谋求和平的必要手段。但如今的局势,守城尚且吃力,又哪里还有余力去寻求一劳永逸?

正当羊安一筹莫展之时,郭嘉悄悄给羊安送来了计策。然而风险和利益并存,感叹郭嘉依旧是历史上喜欢兵行险招的同时,一番权衡后,羊安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小舅。

毋极县城,雪后的郎郎晴空并无法驱散城头上看不见的阴霾。尉曹掾正带人在城外抓紧用染料做着距离标识。一个县吏用脚丈量着距离,时不时地传来几阵“三百步”,“四百步”的吼声。

城头,突然间滚落得圆木,引得忙碌的众人一阵手忙脚乱。正部署着城防的县丞贾扶见状,嘶吼怒骂了几声,这才平息了骚动。

城墙下,数百桶火油、金汁(粪水)摆放的整整齐齐。一旁十数口临时搭建的火灶正劈劈啪啪的燃烧着,升腾起滚滚的浓烟。辛毗一边遮掩着口鼻,一边大吼着:“都小心着点儿,莫要点着了火油。”

城内,县尉潘先正做着战前动员。几个胆大的孩子忙瞧热闹,却陆续被几个女人抱回了家。

羊安看着城内的一切,心中难免有些紧张。虽然这并不是他头一次带兵,但在南阳时,自己可不是主将,也不需要照顾如此多的百姓。

“阿郎,这张相着实小气,偌大的毋极城,便只遣了二百郡兵,刀、枪、弓、革甲又只百余,弓箭亦只五千支。叫我等如何守城?”

看着身旁的侯三,羊安不禁想到:这张纯确实小气,东汉朝廷全国置铁官营五十余处。为养活其中铁匠,近二百年间,即便战事不频,却也源源不断的生产炼造,以至各郡武库充盈。在某种意义上,这不仅成全了黄巾,成全了数十年前还是举木为兵的羌叛,甚至成全了数年后割据地方的诸侯。如今危急关头,自己人用,却是抠抠索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