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扶苏召见

次日,将作府李瞻让干事把制作好的家俱和桌椅,给始皇送了几套。今早始皇下召,升了李瞻两级爵位。李瞻爵位现在是秦二十级爵位制,第七级爵位公大夫。

穿越至秦不到两月,自己凭借后世知识,总算走出了坚实一步。回想历史,今年是公元前219年,始皇在今年除泰山封禅外,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派屠睢,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分五路南下攻击闽浙与岭南。

这一场史称“秦瓯战争”的战役,秦打的十分艰难,五十多万大军,耗时五年,耗费军粮物资无算,牺牲兵军数十万,大将屠睢战死,才得胜利。

秦军三次攻瓯,总共调用部队,役夫,农人,官史不下百万。而当时瓯地在册人数约有八十万,且分布各地,秦军兵备,更是这些以部落为基础的联盟部队无法相比的,

秦军出现如此大的伤亡,究其原因,是战略和战术上,都存在问题。

战略上,初战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气侯,地理和人文因素。南方多山林,多瘴气,气候炎热,潮湿,北方士兵极易造成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人文方面,南人多生于从林,长于群山,领地意识强,一味强硬其必死战,取得的效果远不如软硬兼施。

战术上,秦军精锐,善打集团战,阵地战。武器多配长戈和弩箭,山林地无法展现其威力。况且北人力壮,又没有山地战的训练和经验,打不过也正常。

李瞻想着“秦瓯战争”的得失,觉得自己要想办法,参与其中。那可是后世的江浙,两广和越南啊!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心动不如行动,李瞻展开纸张,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出来,呈与始皇,他要改变“秦瓯战争”的结果。

写完后,李瞻看着面前十几页策论,心想着自己在始皇心中,地位还是太低,得不到重视,要不要找个人一起上奏。

门外传来仆人声音,“瞻大夫,扶苏公子送来请简,约瞻大夫午时宴饮。”

李瞻心中一动,素闻公子扶苏,礼贤下士,远见着实,好学问,亲儒生,不知对战略战术如何,或可以一试。

便唤来干事吩咐备几套家俱,送与扶苏公子。待近午时,李瞻驱车来到宜春宫。

宜春宫是公子扶苏居所,在咸阳宫内,占地近万平,宫内亭台楼阁参次,回廊贯穿其间,廊边奇花异草竟相争艳。

李瞻进宫,扶苏出门相迎,李瞻忙躬身道:“瞻何德何能,竟让公子相迎,愧不敢当,愧不敢当。”扶苏伸手拉起李瞻道:“瞻君不毕如此,若瞻君都愧不敢当,何人可当之。”两人便偕手进宫。

进入大厅,双方宾主落坐,李瞻见厅内并无他人。扶苏说道:“父皇多次称赞瞻君学识,吾向往之,今日请瞻君前来,吾欲向瞻君讨教,望瞻君莫弃。”

李瞻口称“不敢。”心里却道,我长你千年学识,你是该向我讨教。

侍人送上酒菜,扶苏与李瞻食用,其间谈些儒,法,道之学。李瞻见扶苏沉迷于学识探讨,便有意讨教些朝堂政事。

酒足饭饱,侍人撤下残席,上了茶水后退下。李瞻见时机已到,将话题引到征越之事上。扶苏听后略一思考便道:“征越之事朝堂商议已久,基本方案也已确定,主帅为屠睢,任嚣,赵佗为副。领五十万大军,待秋收后出兵平越。粮草,军械也准备齐全,只待大军出动。瞻君莫非想去军中建功?”

李瞻起身,从怀中拿出所写平越策论,对扶苏道:“公子,此乃瞻所写平越策论,特请公子斧正。当然瞻若能置身其中,瞻幸甚,必当竭力而行。”

扶苏接过策论,认真观看。慢慢头上冷汗直流,“瞻君所书可是实情?”

李瞻正言答道:“瞻所书之情与实际,略有相差,但差距极微。”

扶苏拿着策论,原地来回走动半天。忽然停住伸手拉着李瞻道:“陪我去见父皇,要快,慢了吾怕出征圣旨已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