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人事调整

见刘烨像只企鹅似的,愣愣地看着自己,聂志强笑道:“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在你熟悉的人当中,有谁比较适合主政经开区?”

刘烨立即就猜到了他的想法,反问道:“郝强?”

聂志强笑问:“理由呢?”

刘烨:“理由我说不上。凭感觉吧,他在经济大镇当过书记,对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比较熟悉。还有一个理由,他在县委办当过秘书,有较强的全局观念。我个人觉得,他还是比较适合的人选。”

聂志强笑而不答,算是默认了刘烨的说法。

他问道:“枫林镇的工业园划给经开区,枫林镇的工业怎么办,你有想法吗?”

刘烨沉思片刻,说道:“我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讲?”

聂志强道:“我们这是私下探讨,讲,有什么不好讲的?”

刘烨道:“我觉得现在的村办红砖厂一带,再加两个丘陵,全部推开有四五千亩的土地,可以用来发展工业。”

聂志强显然没有到过红砖厂,刘烨提出来,他还是震惊不小。

聂志强问:“有这么大的面积?”

刘烨:“那还是仅仅推开两座丘陵。要是把那些丘陵全面推开,估计还得翻好几番。完全可以打造一个上档次的工业园。”

聂志强问:“你现在有空吗?我们去实地看一看?”

“好。坐我的车吧。”

聂志强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谈工作,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

他们两个人开车来到鸡谷山红砖厂,把车停在路旁,便下车步行,爬到鸡谷山的山顶,放眼望去,一连片都是“馒头山”。

红砖厂就是在这些“馒头山”上取土制砖。

短短两年时间,晒砖厂的面积都扩大到一千多亩。

聂志强感叹道:“这么大的一块风水宝地,真的可以用来发展工业园区。刘烨,还是你有眼光。”

刘烨笑道:“我是本地人,当然熟悉枫林镇的地形地貌。”

聂志强问:“刘烨,能否给你一个任务,把这些馒头山全部推平?”

刘烨笑道:“当然没问题。”

聂志强:“你有什么条件?”

刘烨:“我上次一样,一亩山三千块钱人工费。推平以后,县里没有钱,就拿地给我,怎么样?”

聂志强:“这个方案我看可行。”

从鸡谷山下来,聂志强已是胸中有数。成立经开区,对于枫林镇来说,影响并不大。

中午,刘烨请聂志强到水晶山庄吃了一顿便饭,然后送聂志强回办公室休息。

李翠玉听说枫林镇工业走廊可能要划给经开区,自然吃惊不小。

她怔怔地问道:“如果把工业走廊划走,枫林镇岂不又变成一个经济穷镇?”

刘烨道:“怎么会呢?鸡谷山一带还大有发展空间。只需要把馒头山推平就可以了。”

李翠玉道:“还是当领导的人有水平。这些事情都想到了。”

刘烨得意地说道:“我就是你的领导。”

李翠玉:“你臭美吧。说你胖,你还喘了?”

刘烨笑而不答。开发鸡谷山,真的是刘烨的主意,还得到了聂志强的高度肯定。

这些细节,李翠玉并不知道。

半个月后。郝强调走了。

正如刘烨估计的那样,郝强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邱华任枫林镇党委书记。

邱华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二十八都乡调到枫林镇来工作。

邱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刘烨,报告了这一喜讯。

这个喜讯,的确超出了刘烨的意料。

邱华无不羡慕地说道:“经开区的含金量高啊。虽然也是正科级,但以后很容易就会入常委。”

刘烨在第六生产队请邱华吃了一顿饭。两个人喝了一瓶糊涂神酒,聊得很开心。

借着几分酒意,刘烨问道:“邱书记,你已经离开二十八都乡,会不会影响我在黄塘村的投资?”

邱华愣了一下,回答道:“据我的了解,没有人敢为难刘总。这个项目可是县委聂书记亲自介绍的。谁要是还敢那么不长眼,岂不是不想活了?”

刘烨沉默了。

事情没有那么绝对。他和聂志强的私交不错,这一点无可否认。但往往是阎王好办,小鬼难缠。像山仔那样的小人,如果真的要搞事,总不能总是叫派出所出面。

万一派出所的人也难缠,又该如何处理?

想到这些事,刘烨不禁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出刘烨的心思,邱华鼓励道:“刘总,你不用担心。我在那里做过书记,二十八都乡的乡村干部还受过你的恩惠,他们没有那么快就忘本的。只要刘东海能保证合法经营,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现在的二十八都乡党委书记叫余明锋,有机会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一下。他也是个想干事业的人。”

有了邱华的一再保证,刘烨总算松一口气。

作为企业老板而言,最看重的就是营商环境。如果营商环境不好,很容易把一个企业搞垮。

刘烨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

邱华报道的第一天,便来到新光村委会走访。

刘烨和吴道财在村委会门口迎接了他。

邱华走进村委会,就被这里的办公环境所震憾。

一个村委会的办公条件,就超出了二十八都乡政府好几倍。

刘烨向邱华介绍了村幼儿园和村敬老院的建设情况,还带着他走进了幼儿园和敬老院。

邱华暗自感叹,枫林镇的硬件设施比二十八都乡强太多了。

刘烨把邱华带到鸡谷山,站在山顶,看到枫林镇城区的发展面貌。

邱华不知道刘烨的用意,刘烨直接说道:“邱书记,工业走廊一旦划给经开区,枫林镇的工业就少得可怜。如果枫林镇还要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就需要依靠脚下的这片土地。”

邱华问:“你指的是这个砖厂?”

刘烨笑道:“一个砖厂能有多大的作用?我的意思是还需要开展招商引资,把脚上这一大片的山丘推平,用来建设工业园区。”

邱华的思维,显然还没有从山区经济转过来。

经过刘烨的一番解释,他才幡然大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