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香饵

秦浩一怔,继而正容道:“大人若有事,请吩咐。”

陈锦柏淡笑道:“吩咐是谈不上的,只是想求你一事,能够给安王去一封信。”

秦浩一怔,点头道:“大人请说。”

陈锦柏点头,道:“信的内容是,要说王崇在溧阳久驻不动,一直在城中不理军务,而你听说了归宁军的三个团军秘密调去金坛,那很可能要与越国有一场大战,你请求安王殿下,能够亲率了安王府军,以驰援为名,去常郡参战。”

秦浩怔了,讶道:“常郡会有大战吗?”

“不离十,你给安王殿下去信,应该能够得到安王的器重,安王如今在宝华山。”陈锦柏说道。

秦浩点头,却又道:“大人,安王是无权调动如今的剿匪安,那位都虞侯大人,事实上是皇帝陛下亲任的,他不会听从安王的命令回军去金坛县的。”

“那我知道,你可以建议安王,用残匪未尽的由头,令都虞侯分军回去金坛县,都虞侯或王崇若是拒令,那就是剿匪不力,都虞侯应该犯不上与安王较真。”陈锦柏回答道。

秦浩明白的点头,陈锦柏又笑道:“就算安王没有接纳你的建议,也于你无损的。”

秦浩点头,又问道:“大人怎么会,起心常郡战事呢?”

“你可是忘了,我乃吴城驸马,若是吴城军被越国或江承军袭击惨败,那后果对我而言是连带的打击,就是后期的公主府善后,也会不堪重负,所以我需要了常郡增军,多一千是一千。”陈锦柏轻声回答。

秦浩点头,忽讶道:“江承军?”

“对,江承军,江承军是不喜欢吴城军入驻到常郡的,所以越军一旦进袭吴城军,江承军只会隔岸观火斗的。”陈锦柏回答道。

秦浩明白的点头,陈锦柏又道:“如果你不想有了兵危,可以拒绝我的请求,我不会认为那是生分了。”

秦浩一怔,继而笑了,道:“大人见外了,富贵险中求,我既然能够去战了天山匪首,就不是个苟安之辈。”

陈锦柏微笑点头,向秦浩伸出了右手,秦浩看了陈锦柏的右手,忽也伸出了右手与之相握,两人的目光对视了。

“愿我们,能够共谋一场富贵。”陈锦柏正容说道。

秦浩没有说话,只是垂目点点头,之后陈锦柏离开了,独留了秦浩自己,一个人神情复杂古怪的怔思,良久,他才书了一封信,使了两个新得的亲兵,去了宝华山寻安王。

陈锦柏回到了营中,他也书了一封信,命姚松送去了刘大灿那里,刘大灿得信后,又放出了一个谣言,安王殿下即将亲来常郡巡查军事。

而姚松见过了刘大灿之后,又去拜见了中府使,传话让中府使再多下些赌注。

陈锦柏则在军中做着开拔的准备,他相信安王会来军令调动安王府军,安王年少好武,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心态,而且秦浩的去信,会让安王心头愉悦,对于秦浩的效忠表示,只要不是厌恶秦浩,就不愿回绝了秦浩的建议,而且当权者,天生就希望能够有机会掌控了军力。

第二天一早,安王的军令就来到了,直接命令都虞侯,金坛县发现天山残匪存在,让右营都尉秦浩为领军,带五个营军将士回金坛县灭了残匪,更是直言说,王崇愿意在溧阳县养身,那就让都虞侯领着左营将士继续陪着就够了,本王供的起。

安王的军令措辞很严厉,也有了几分的少年霸气,直白的指出本王生气了,都虞侯接了军令非常为难,也大骂王崇非得窝在溧阳县城不动,同时也明白了,秦浩已然成了安王的心腹军将。

为难归为难,都虞侯还是让秦浩领军走了,原因一是不宜得罪了安王,二是安王的调军理由尚可,三是都虞侯怕秦浩直接听从安王的军令,不理会他的带兵离开,那时若是别的营军也以安令为由的离开,那他这个都虞侯会陷入两面不讨好的境地,靖皇会恼他无能,安王会恨他做对。

安王府剿匪军拔营启程了,安逸了一段时日,很多的将士都安逸的惯了,如今一动,却是很不情愿,尤其一听是回去天山剿匪,更是士气低迷。

陈锦柏神情淡然的在行军中,安王府军的回转,只是他计划的一部分,他调动安王府军回转,真正的目的有三,一是增军,二是能够去参战,三最重要,就是拿安王当成了一个香饵。

安王这个香饵,会造成更大的出军诱惑,会让江承军和越军更加的敏感了危机在迫近,安王至常郡巡查军事,那是一种仅次于皇帝御驾亲征的轰动消息,更能坐实了京军要大规模出兵常郡的可信度,如今兵力以聚,只欠东风了。

然而,让陈锦柏没有意识到的是,最有用的引军诱饵不是安王,而是他让姚松带去的一句‘加大赌注’,那句话只是他随意的,半开玩笑的一句话,却是如同了蝴蝶的翅膀一扇,在常郡晋陵县掀起了极大的风波。

刘舞儿在接到了陈锦柏的传话,以及陈锦柏的野心计划后,立刻大胆的开始了疯狂求购,不只是她在求购,还让孙香兰的家族和云娥的李氏代购,她使人快马回去京城,让小玉用商铺抵押之法,换取了十五万债银票,她请李氏做中保,将债银票一张张押给了常郡的大户官绅,换取了现银铜钱。

孙氏旁支和书香大家,以及京城来的一位贵人,开始了狂买常郡失陷地域的田契,宅契,铺契,简直是来者不拒,事出反常必有妖,晋陵县的人惊疑不解了,如果只是京城贵人来做傻事,当地人只会耻笑,可是孙氏和书香大家的李氏也要买废纸一般的契约,那怎么可能是。

晋陵县的人狂躁了,故土难离,晋陵县有近四十万的人口,大多都是失陷之地的逃兵灾者,而且官绅地主有很多,突然的有人狂买废纸契约,开始有人欢喜的卖了,随之却是后悔的捶胸顿足,城中到处可见嚎啕大哭的人,因为卖了废纸契约的价值在回升,而且回升的让人瞠目结舌,许多人由卖变买,由观望变成了出手抢购。

于是,各种爆炸性的信息接连传开,靖国要来大军进攻失陷地了,是安王亲自为行军大元帅,不但会调来一万多的京军,还会调来驻守在京口的镇海节度使军,已近有两万大军,还有抚贞郡怀安军新扩了六营,不日也要开拔一万大军前来常郡。

是真的吗?绝对是真的,听说是皇帝陛下,意识到了常郡是鱼米之乡,得之能够解决了缺粮的危机,这一次是要下狠心出大军了,,那该死的京城贵人,她丧良心呀,不得好死,,是呀,我的百亩祖田,也才卖了百文,我不活了,。

。。。。。。

吴城军中,左营中军帐内,只有刘大灿和张三隔桌而坐,帐内酒气弥漫,两人正喝着小酒,一副悠然清闲的样子,尤其是刘大灿举杯浅饮,嘴角含了诡异的笑意。

“我说老刘,你别那么笑好吗?我害怕的。”张三苦脸说道。

刘大灿放下杯笑了,忽的仰头大笑,张三惊愕的看着刘大灿,这些日子,刘大灿神神叨叨的,时而忧虑,时而焦急,时而欢喜,而且都是随着斥候的回报而变化,而刘大灿却是不许他听到斥候回报了什么。

“服了,我是真的服了陈兄弟。”刘大灿大笑后,举杯一饮而尽,之后舒畅的吐说。

张三一怔,点头道:“陈兄弟,你真是厉害。”

“陈兄弟为什么厉害?”刘大灿却是浅笑反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