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莫非王臣

“我年少时曾有一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应该是夫人在给我机遇,以后怎么做我会很清楚的。”陈锦柏眼中放光和声说着。

三夫人点点头,柔声:“陈三,我问你个军事上的问题,你认为淮江能阻挡绥国的大军吗?”

陈锦柏一怔,语气淡然的说着。“这个问题是不确定的,能否阻挡这绥国大军,取决的是人心,淮江是天然的屏障,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可是若只用些贪生怕死之辈镇守,任它淮江再难渡再难攻也是不无济于事的。”

三夫人微微点着头,“陈三,你认为绥军渡江攻靖最怕什么?”

陈锦柏面带微笑和声:“渡大江当然要用船,而船最怕的就是水鬼军和火攻,一支千人水鬼精兵,足以扼制住数万大军的水师。”

“那你认为绥军有可能在抚贞郡一带,渡江攻靖吗?”三夫人又问道。

“当然有可能,抚贞郡是江左要冲,历来是用兵之地,要不怎会用驻怀安军镇守。”陈锦柏和声解释着。

“那你认为现在的怀安军将士,是善战之军吗?”三夫人又问道。

陈锦柏一怔,摇着头。“这个我不知道,我从未正式统过军,对靖国各军的情况,知道的并不多。”

三夫人柔笑着,“你虽然没统过军,但你确实是一将才,你在邑康县的百名兵勇军,就训练的很出色。”

陈锦柏一怔,讶然:“夫人是不是调查过我?”

“我没调查过你,是有人知道你的事情,在我面前夸赞过你,所以我知道了救我的恩人,是邑康县的陈县尉。”三夫人柔声到。

陈锦柏很是惊讶:“那人是谁?我认识吗?”

三夫人柔声:“是一位官眷,你肯定是不认识的,她只是与我闲聊时,说起些邑康县的事情,因你在邑康县大出风头,所以她知道你的事情。”

陈锦柏点点头不好再问,他想到的第一人就是那位孙家四小姐,不过想想也不能那么巧的,就算真的是孙家四小姐说的,也与他没什么太大干系,只是小妹雁儿的身影在他心中映了一下,自然是心头有着些怅然。

耳听三夫人又柔声:“靖皇陛下虽然同意了祁王府扩军,但照靖律所定,亲王府的府军是不许驻京的,只有亲王翊卫才能留京,而且所扩府军的军饷都得由祁王府自出,甚至是军需也由祁王府自理,因此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陈锦柏轻应一声微点头,心忖六千军队的支出是很庞大的,靖皇允许扩军却什么也不肯负担,实在是够吝啬的,难道靖皇要放任祁王府军不用?

“陈三,你说的水鬼军即然利于防守淮江,而抚贞郡又是军事要地,所以扩编的祁王府军,有一部分驻在邑康县合情合理,靖皇就是知道也不会反对,我举荐你任祁王府旅帅后,你以后就回到邑康县,募训这五百名祁王府水军吧。”

陈锦柏一怔,有些讶然:“让我回邑康县募军,那能行吗?朝廷兵部肯定会干涉责难的。”

三夫人柔声:“是靖皇允许的扩军自募,兵部应该不能够责难,最主要的是在抚贞郡驻军师出有名,不过你募军训军可以,在行事上却是要尽量低调,如果有兵部的人去查,一定要恭礼相对。”

陈锦柏听后却隐隐觉得不对劲,他忽然想起了‘师姐’对当今靖皇的评说,当今靖皇不善统军,所以惮忌有真本事的将领,因为不善统军所以压制武将统军作战,如果当今靖皇真的是这样的君主,那他怎么会放任祁王府扩军自募呢?

他沉思片刻后忽的心生寒意,扭头正色道:“夫人,靖国疆域内莫非王土,靖国之兵莫非王师,纵观古今历朝,任何一个帝王最忌讳的就是兵权失控。

靖律更是明文规定,募兵调兵皆需了兵部节制,折冲府军规也定有动募五十甲兵须有兵部或节度使批文。依我看靖皇允许祁王府扩军绝非善事,真要是自募府军,并且自主的分驻各地,当今陛下恐怕会对祁王府实纪施不利。”

三夫人一怔,疑惑不解的问:“不会吧,扩军是靖皇陛下允许的,应该不会有了什么不利之事。”

陈锦柏一听了解不少,这位三夫人对于军政的事情,可能是一知半解,她身为官眷,对此次的扩军,应该是一厢情愿的只认为是好事,是抓取权势的最好机会。

他迟疑片刻后,正然:“夫人,这次祁王上请靖皇扩军,是祁王府吏们推议的,靖皇若有不利之事,也是会针对了祁王府吏们,我虽然不了解当今靖皇是什么性情,但我也曾读过一些典经古籍,凭古史中的经验,我觉得这次的允许扩军绝非好事,夫人最好是提醒下长史大人,小心慎思最好。”

三夫人听完呆愣良久,好一会儿才柔声道:“陈三,你认为靖皇允许祁王府扩军,是一个试探,并非是真的想让祁王府扩军。”

“我是这么认为的,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不会放任臣子诸王拥有重兵的。”

三夫人愣神好一会儿,失望道:“这么说这次扩军掌权,只是一个水中月而己。”

陈锦柏想了一下,和声道:“也不全是水中月。”

三夫人一怔,“噢,你有什么好的见解吗?”

“我的意思是兵将归入兵部辖制,军饷则归祁王府出。

具体的说祁王府绝对不能自募府兵,即然靖皇给了祁王府扩军的编制,那祁王府就选任好将官报至兵部,由兵部调兵归入祁王府成为府军,反之兵部也有权随时调换祁王府旅帅辖下的士兵,使之祁王府的将官能够常任,而隶属的基本兵将却是由兵部所命常换。

其实这是府兵制的一小部分不同,那么做之后,祁王府权威能够增加许多,却又算不得拥兵自重,反而是一种为国家无私养兵的大公行为。”陈锦柏平和的说罢。

三夫人听后沉思片刻,摇头道:“那么做对祁王府并无利处,反而是成为一种负担,不如不扩军了。”

陈锦柏摇摇头道:“若是不扩军了,靖皇肯定会降罪祁王府吏的,而且虽然祁王府所扩府军是归兵部辖制,但实际上兵随将转,一旦有战乱发生,兵部的命令是无用的,这就是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若是我在外掌握了五百兵员,平常时我自然是听任兵部调动,可是若有战乱那就由不得兵部指挥了,在战场上主将的权威才是至上的。”

三夫人半知半解的道:“你说的应该是很有道理的。”

“夫人,我这么说也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因为我很想任职祁王府的旅帅。”

三夫人柔笑的点点头,柔声:“你大可放心,只要祁王府真的实施扩编,我一定会为你争到的,明日午后你来听准信吧。”

陈锦柏点点头,和声:“陈某多谢夫人,还请夫人指教一下,邑康县的事情怎么解决?”

“邑康县的事情我是不能明助的,只能是为你暗解,我夫君与吏部尚书波大人有些沾亲,我与波二夫人的关系也很好,邑康县主簿的任免是需要吏部定夺的,我只要知会波大人,对上请撤换的公文留压不批就可以。

剩下的事情要就靠你自己,你和那个王主簿若是在邑康县根深有势,完全可以占据半县的权势,另一半你还得让给工部侍郎的人,如果你和那个王主簿在邑康县争不过工部侍郎的人,那我也爱莫能助,我只能帮上不帮下,也就是说,我不能与工部侍郎家彻底撕破脸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