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宫廷日常

第四章  “记得那是咱大明刚立国不久,你皇爷爷去扬州府视察,全城只有十八户人家呀”。  “你在宫中长大,从小没吃过苦,没有经历过那个世道”  “可是易子而食,这换了孩子,就是锅里的一顿肉哇”。  紧接着,又长吁短叹起来:  “大孙呐,俺是看不到了,可等你当了皇上,一定要以天下百姓为重,你让他们吃饱了饭,他们就会更拥代你。”  “善待百姓,对待那些穷苦人,就像普通人家有好几个孩子,对于过的不好的孩子,总要多照顾一番,庄稼户一年到头,也就忙活地里的吃食儿,唉。”  这还只是内地的百姓,边关的百姓,时不时的还要受鞑子的侵害,甭说是粮食,命都保不住。  你皇爷爷和你父亲累了一辈子,也是在为了百姓的那口吃食忙活。  许是想起了当年的伤心事儿,马皇后也不由的开始长吁短叹起来。  一旁的朱雄英呆住了,毛骨悚然,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也许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像古代这种,为了一口吃食拼命,活着是为了生存的年代。  不经历过,永远不能体会其中有多么的艰辛。  朱雄英脸色潮红:  “皇祖母,我可以做到,我一定可以做到。  或许感觉不够诚恳,朱雄英又重复了一遍。话语间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一定要让天下的百姓,让大明的百姓,食有粮,居有所,永不再受冻馁之苦,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我一定可以成为比皇爷爷和父亲一样优秀的人,不,我要成为比皇爷爷和父亲更要杰出的人”。  本来想说成为比朱元璋更杰出的皇帝,话到了嘴头,终究没敢说出来。  君权至上的年代,尽管说是爷孙,尽管老爷子也不会放在心上,但该有的避讳还是需要的。  马皇后欣慰的点了点头。  “好”  外边传来了一声大喝。  紧接着,老爷子跨步走了进来,后边还跟着朱标。  “说的好,有志气”  顿了顿又说道:  “小小年纪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咱没有白疼你一场”  一旁的太子朱标,平日里对待朱雄英的管教颇为严厉,今天却满脸的欣慰,觉得自己这个孩子长大了。  “身子好些了”?  朱雄英展开双臂,原地转了个圈,说道: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感觉无碍了,太医开了方子,估麽着孙儿喝上几副,便能大好了”。  这是朱雄英穿越以来,第一次

跟老爷子面对面。  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洪武后期,那些杀人不眨眼,尸山血海中滚过几遭的淮西勋贵,为什么到死,全家族诛,都没有勇气反抗老爷子的屠刀。  这个人太可怕了,提不起一丝对抗他的勇气。  朱元璋找了个凳子坐下:  “你皇祖母说的对,咱老朱家泥腿子出身,翻身做了皇上,就要给那些泥腿子做主”。  “泥腿子吃不饱饭,可是要造反哒,爷们咋死都成,就是不能饿死”  “那些遭了娘瘟的书生,整天撺掇咱,哼...”  “什么狗娘养的与士大夫共天下,娘的,驴日的。”  一旁的朱标皱了皱眉,听到老爷子一句话骂了三四回,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明智的忍住了。  朱雄英心中一阵嘟囔:  “说泥腿子,就算往脸上贴金了,老爷子当过和尚,要过饭,这出身还不如泥腿子呐”  不过前世的朱元璋,确实受够了人间所有的苦难。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尤其是少年时,一场旱灾,全家死绝,一个人游荡天下,受尽白眼嘲弄。  正如老爷子话说的那样;  ‘朕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不过心里这么想,嘴上说的却是:  “皇爷爷说的极是”  “我大明秉天地之灵气,承万物之精华”。  “皇爷爷励精图治,宵衣旰食。驱逐胡虏,再造中华,救济黎民,使我泱泱中华结束战乱之苦,与民生息”。  “您一个人完成了汉朝三代皇帝才能做完的事情”。  “如今我大明田亩税赋人口较之前元鼎盛还要多至数倍”。  今天下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全天下的百姓都要感谢皇爷爷”  老爷子两只眉毛上下跳动,一副眉开眼笑的样子,朱雄英这话可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作为一个皇帝,他不缺阿谀奉承的人,但是这个人是自己的嫡系后代,说的大部分还是事实,那就不一样了。  再加上朱雄英一脸的崇拜,眼里仿佛有星星在闪。  心里边高兴,但是作为皇帝,喜怒不形于色是基本功,故而脸色一板:  “嘿,你皇祖母说的真没错,你小子,还真就是狗掀门帘子,就他娘的长了一张嘴”。  接着,又看向一旁的马皇后:  “妹子,拿口吃的呀,咱跟标儿忙了一天,饿死了都。”  马皇后没好气的瞧了他一眼:  “今儿个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忙活了一天,俺上哪有功夫给你做饭去”?  “那你想咋,给咱饿死?

”老爷子老大的不开心。  “呵呵”马皇后冷笑了一声。  “宫里这么多人,非得惦记着俺们给你做吃的?”  “那么多狐媚子,争着抢着给你做饭吃,不光能吃饭,还能吃人呐,你咋不去?”  “非要吃俺一个老太太揍的饭?”  老爷子有点恼羞成怒:  “嗨,咱说你这个婆娘,咋啥事儿都能绕到这,孩子们还在这呢!”  朱雄英听的好笑,记忆中不论国事有多忙,老爷子每天都会来坤宁宫。  可一来老两口就时常吵吵闹闹,经常还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不过结发的夫妻,老爷子也从来不生气。  是啊,前世是自己去世几个月后,马皇后悲伤过度,也去世了,之后老爷子再也没有来过坤宁宫。  再加上洪武二十五年,朱标也去世了,老爷子彻底释放出心中的恶魔,为了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大肆屠杀功臣。留下了千秋的骂名。  朱雄英暗暗打了一口气,这一次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一定不会让老爷子....  蓝玉、傅友德、常茂、冯胜、曹震、王弼,这些跟着老爷子打了一辈子仗,起于淮西的大好男儿。  我都要保全。  这些可都是大明的柱石呀,他们是大明攻无不克的指望。  不过话说回来,我说话不算呐,这些人能不能活,关键还是在于这个便宜老子。  便宜老子活着,万事皆休,什么都不用想。万一跟前世一样,朱标早死,我比朱允炆多个蛋?  可要是保下来,万一不听话了咋整!这可都是武夫呀,不认字!一根筋!不怕死!  到时候还得杀。  嗨,这不脱裤子放屁嘛!  一个毛孩子,于朝中没有势力,对百官没有恩威,还没有威望,扭头就给你架空喽!  朱标可是当了几十年的太子呀!  想到这,默默撇了眼坐在一旁的朱标,看着一副老好人模样的爹。  “父亲,皇爷爷和皇祖母吵起来了,您不去劝劝”?  朱标没好气的撇了他一眼:  “有什么可劝的,吵了一辈子了,你想劝就能劝住?等等吧,不耽误吃饭就成”?  记得很早之前,朱雄英还没出生,老两口吵架,朱标还劝来着,结果劝来劝去:  老爷子说掏心窝子的培养他,他还不跟自己一条心,老太太说白生了这么个儿子。  弄了个里外不是人。  之后,朱标也学精了。  老两口该怎么吵怎么吵,朱标都眼观鼻鼻观口,如入定老僧一般。  朱雄英:.....  心真大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