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颠倒的武林(31)

真武山,真武观。

真武山原本山名为何,早已不可考究。自真武祖师在此立下真武一脉后,这座山便被称为“真武山”。

渺渺云海中,真武观便如同天上仙居,隐隐约约。若然是在冬天,白雪为连绵的宫殿群裹上一层银装,那便是道观最似仙人居所之时。

孟不觉正与一名手持拂尘的老道一同在过道上行走,偶尔有真武观弟子路过,都对二人行礼,而二人亦随之回礼。

与孟不觉一身蓝白道袍不同,老道穿的是一身黑白道袍——或者说,在真武观,绝大多数人都是最标准的黑白道袍,如孟不觉这一身,才是特例。

真武观无疑是根正苗红的道门出身,拜真武大帝为祖师,相比起其余道统,他们更倾向入世。真武观这一脉,擅长的内功心法虽然也带有点延年益寿的性质,但根本上更具攻击性。

不算压箱底的内功心法,真武剑、荡魔棍两门绝学,是公认的强。江湖人一提起真武观,第一时间想到的只会是这两门外功。

只是,真武观的传承并不局限于“真武”之上。

少有人知,在真武观内部,尚有一条供奉“太清”的支脉。“太清”一脉并非真武观主脉,而且崇尚隐世,因此世人所知不多。许多年来,真武观中的“太清”传人,也没有一个在江湖上混出名堂来。

而穿着一身蓝白道袍,与遍地黑白道袍格格不入的孟不觉,正是这一代的“太清”传人之一。

此时,伤势过重的窦三爷,已被送去客房安置,还有懂医术的真武观弟子照料。其人奔逃到真武山的山脚之下,已经是精疲力竭。待看到熟人之后,一直憋着的那口气不知不觉中松了,极度的疲倦涌上,听到人声时便再也忍不下去,当场昏倒。

见此,孟不觉与身旁的老道只好一起把人抬上山去,先送去客房养着——毕竟总不好眼睁睁看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断气了。

“师叔,在方才师侄便想知道,您频频看天,是在看什么?”

孟不觉身旁的老道是他的师父的亲师弟,也就是他自己的亲师叔,姓孔,道号元明。明明还不到五十岁,头发却已经白了大半,脸上更是布满皱纹,看上去就像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当然,这位师叔老成这副模样是有原因的。孟不觉在自家师父口中得知,这位元明师叔,当年也是个风流倜傥的英俊青年。不过,在江湖上游历时,遇到大变故,不慎走火入魔。虽然命保住了,可一夜间苍老了许多,养了这么多年,依旧没养回来。

这番说辞,也是真武观对外界的官方解释,可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却感觉里面有点东西。可惜自家师父不说,他们也不便多问。只是每每看到自己师父跟师叔站在一起,那强烈的对比,始终让他们难以相信自己师父的年纪其实要比师叔年长。

大概是当初曾走火入魔的缘故,孔元明虚长岁数,如今连宗师都不是,实力在一流境界上停了好几十年。不过他已经很久没有跟别人动过手了,平时顶多跟弟子们切磋一下,因为他如今的“主职”是教导弟子经书,“副职”是看管道藏。

听闻孟不觉之言,孔元明慈祥地笑着道:“老道是在看,今天太阳是否从西边升起,毕竟难得看到不觉你居然没有在山上躺着,竟是下山去了……”

孟不觉扁了扁嘴,知道孔元明在调侃自己,也只能当做没听见,迅速转移话题:“师叔,您觉得窦三爷这是被谁追杀?”

孔元明摇头叹息道:“……唉,老道也想知道,只是没有头绪,看来只能等窦三醒来,才能从他口中得知。”

“说起来,师侄还真有点好奇,师叔是如何认识窦三爷的?”

这个问题,孟不觉在最初听闻窦三爷正是受这位师叔庇佑躲在乡村时,他已生出了好奇。只是那时候知情与否处于可有可无之间,他便没有深究。

如今窦三爷显然是被什么人追杀,直奔真武山而来,而他唯一认识的真武观中人,其实只有孔元明一人。很明显,窦三爷就是来找孔元明救命的。

“那都是些陈年往事了。”孔元明摇摇头,“其实,老道认识的不只是窦三一人,当初与燕山盗的六大头领,都有交情。”

“嗯?竟是如此?”

闻言,孟不觉甚是诧异。他自幼在真武观长大,那时候孔元明已经开始“教书”之路,他小时候的学业,三分之一都是这位师叔所教。在他印象中,这位师叔一直都是慈祥、温和,与燕山盗那种绿林中人,感觉完全谈不到一块去。

反倒是自家那位师父,安静时美好如画中仙人,动起手来秒变暴躁老哥,加上年轻时干过的那些事,怎样都觉得,反过来才对。

留意到孟不觉神色有异,孔元明大致明白对方所思所想,耐心地解释道:“老道当年与燕山盗那位大头领认识时,他还不是燕山盗。正是凭借这份关系,认识到另外几位。当年若非老道乃真武观弟子,恐怕也会加入他们……”

孔元明唏嘘地继续道:“后来燕山盗声名大噪,老道与他们却渐渐没了来往。再后来惊闻巨变,他们死的死、走的走,只有窦三打算金盆洗手,于是便帮他找了个安稳的地方隐居。原以为,他是真的厌倦了江湖,没想到现在似乎又……唉!”

孟不觉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问道:

“或许……这麻烦与师侄之前查的事情有关。当年师侄被大师兄抓去陪百里盟主调查灭门案,去找过窦三爷,此事想必师叔还有印象。之后,我们放弃了,青山派姓程的接过这个大-麻烦。他们本来也有打算见窦三爷一面,可惜窦三爷却失踪了……”

孟不觉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向身侧的老道:“师叔,冒昧一问,您是否知道,当初燕山盗究竟经历了什么变故?”

孔元明脚步一顿,无奈地长叹一声,负手背后,继续前行:“这么多年了,老道一直希望将那个秘密隐藏一辈子。然而,发生这么多事情,老道也知道,再也不能藏下去了……”

“不觉师侄,当年燕山盗发生了什么,老道很清楚,因为老道当时就在现场……

“燕山盗一夜树倒猢狲散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内讧’了!

“从老二到老六,一同联手暗算了老大。

“而他们这么做,正是因为老大——老道曾经的好友,他其实是人人喊打的血魔教余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