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述剑一诗,并没有落在笔端形成文宝。

肖童也再次说明,《述剑》一诗也不是自己所作,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现场的所有的人,都笑着称是。

但是都挤眉弄眼,没有一个信的,肖童也是无奈。

他也是无法证明这些诗句是来自异界,因为唯一的那位来自异界的‘穿越者’已然魂飞魄散。

唯一留给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就是留在肖童脑海中的那如海似的记忆。

张守志文心破碎,黯然离开。

解臣前途尽断,士林路绝,也是踉跄别离。

牡丹诗会也已经到了尾声。

很多读书人,都齐刷刷的把眼睛投向了肖童身边不远处的三篇千古名诗上面。

“这墨宝我就厚颜收下,只是三篇佳作尚未题名,不知道应该如何命名?”

李宏毅上前,“我喜欢这两幅作品,名字不如起作《牡丹诗会赠李宏毅一首》和《牡丹诗会赠李宏毅二首》。”

旁边的付长空瞪眼,有些不依,“大人,你已经有了一副,还要两幅?这都三幅了,不如给我两幅,咱们一人两幅,岂不更好?”

李宏毅道,“好什么好,一点都不好。

我看要是我能够全部收为己有,那才是真的好,你要是不喜欢,就都用我的名字命名,我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牡丹诗会赠李宏毅诗三首》。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三首千古名篇同赠一人,传到后世,也是一场佳话。”

付长空听了,连连摆手,还真的有些怕这个老东西不要脸的把三首名篇全部占为己有。

忙开口道,“谁说的,这几首诗,每一首我的是极为喜欢的,一首就一首,能有一首就不错了。

做人是万万不能太贪婪的,过于贪婪的话,这人和那老饕又有什么区别?”

看着李宏毅留给自己的那首诗篇,付长空眉飞色舞,乐开了花,心中满是喜悦。

忍不住内涵了李宏毅一句,对李宏毅以势压人多霸占了一首千古名诗的事情,在心中深处终究是有些耿耿于怀。

三首都是千古名篇,自己的名字,可以随之流传千古。

这是多大的荣耀。

读书人好名,为了名,连性命都可以不顾。

但他也是明白事理。

若非是刚刚达成了默契,付长空代表大贞朝廷,肯定了肖童的所作所为。

否则的话。

李宏毅一首诗也不会分给自己的。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事情。

就算是修成星河,修成文宫的儒者,一生中,也不见得能够做出来一首千古名篇。

肖童如今连写四篇篇,皆成千古绝唱。

其中一首已经命名《述剑》。

只剩这三首没有名字,这是他们的机会。

至于以后,肖童能否再出千古名篇,谁也不好说。

毕竟。

想要写出来千古名篇都太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机缘,灵感,妙思等等缺一不可。

这些名篇,往往都是灵光一闪,妙手偶得。

每一名篇出世,都有偶然性。

所以,李宏毅才力争。

这一次的牡丹诗会,有四首名篇出世,注定名垂青史。

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被后人传诵。

众人的名字,也会随着诗会,随着名篇,一直流传下去。

经典咏流传,他们与经典同在,是经典的见证者,岁月长河浩浩荡荡,也无法抹去他们的名字。

提起这些经典,就会提起他们,提起这一次诗会。

付长空会名垂青史,李宏毅会名垂青史,而张守志、解臣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名垂千古。

是非对错,任由后人评。

旁边的读书人,看着李宏毅、付长空分配肖童的千古名篇,一个个的都羡慕的几乎要掉了一对眼珠子。

他们也想参与进来,瓜分这一份荣耀。

可是,他们自知没有资格,无法和两位大佬争竞。

争了也是白争,不会有任何结果。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眸子里尽是渴望。

一旁的青衣小姑娘也是满脸憧憬,这样的好事,她也是希望能够落在自己身上。

往昔,也有人族大才为妖族写诗称颂,诗人和妖,都名动千古。

肖童神魂纯净,四周的渴望,都映照在他心头。

“红尘果然是名利场,没有谁能够真正的超脱出去。

名利,名利,逐名夺利是生灵的本能。”

悠悠一叹。

肖童对这样的情况并没有任何的鄙视,而是淡然相对。

看向了李宏毅、付长空,脸上笑容如春风。

这二人,暂时和自己形成了一个利益小圈子,可以相互利用。

他们帮助了自己,自己也要投桃报李。

见二人已经分配好了各自的利益,便道,“我这就把诗名补上。

今日的事情,多谢二位相助,不然的话,多少还是有些麻烦。”

提起笔。

按照李宏毅、付长空的要求,分别题名。

《牡丹诗会赠李宏毅一首》、《牡丹诗会赠李宏毅二首》。

以及《牡丹诗会赠付长空》。

写完之后,李宏毅、付长空各自怀抱两部诗篇,兴高采烈。

“如今牡丹诗会中的各个读书人的文章,诗篇等等,都已经交了上来。

名次也已经排定高低,诗篇文章引动的才气多者,文章自然更胜一筹。

这一次三甲之名,为肖童独得。

第四名是三味书屋的严振。

第五名至第十名,分别是梁广、徐闻,程辉……

大家若是没有意见,便依此排定名次,频发奖品。”

原本主持诗会的张守志,已经黯然离去。

剩下的人中,以李宏毅的身份最为尊贵,便有他代为主持,排定名次,分发奖励。

肖童的学问,不容置疑,纵使他说那些都不是他做的。

可是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让他包揽三甲,没有任何异议。

三味书屋的严振诗句,也很出彩。

若非肖童横空出世,他就是这一次的第一名。

可惜纵使他有才如此,在肖童面前依旧黯然,如同星光与明月同在,难以争辉。

李宏毅把大儒画卷千里江山图,蕴含丰富水灵气的千年蛟龙内丹、儒门中点星儒术都取了过来。

递给肖童。

“牡丹诗会举办了三百多六十五次,还从来没有人囊括三甲。

你可以说大贞开国之后第一人。”

肖童连连摇头,“真的,真的,我真是平平无奇一个小道士,这些名篇,都是他人作,我顶多算是一个文化搬运工,不敢贪功。”

接过千里江山图、千年蛟龙内丹、儒门点星儒术。

牡丹诗会结束,众人逐渐散去。

弘乐书院、三味书屋、春草学堂的读书人,都朝肖童告别。

肖童以才气灌顶众人,算是他们的半个师父。

众人离开,自然要辞别肖童。

“你这个小道士,却是好福气,参加一次牡丹诗会,把这牡丹诗会的读书人全部一网打尽,都成了你的半个弟子。

以后这些人,要是有所成就,都有你今日的一份功劳。”

李宏毅开怀大笑。

付长空也离开,他已经决定,以后绝不会轻易离开衙门。

这一次的牡丹诗会,太过惊心动魄,不适合他这样稳健的人,他应该稳如老狗,永宅衙门,绝不应该参与麻烦中。

肖童也辞别、关咎、章程。

与李宏毅、青竹,一同返回肖家庄。

老黄牛拉着一辆木车,三人坐在车上,牛车的前帘上挂着一个风铃。

牛车慢悠悠的前行,风铃声响起,在空中留下串串清脆的铃音。

透过牛车的,朝着车外看去。

有清风徐来,小雨菲菲。

有燕子起舞,绿肥红瘦。

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首《定风波》悄然浮现在心头,肖童在心中默默的吟诵,一如此时的心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