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妃鱼

每年五月至九月,有一群在东海中生活的海生鱼类,会沿着横水上溯,经三万里逆流,再经八千里顺流,方才入镜海,方才完成交配和产卵。这种鱼就是妃鱼。

关于妃鱼之名,有个凄美的传说:

相传辰安建国之初,也是相当艰难,其北境与蛮族交于现在横水一带。

有一年,北方蛮族南侵,掠了无数百姓北归,其中有王妃甄氏。在蛮族大军北渡的时候,甄妃就乘乱投横水自尽了。一年后,从东海中有大量从未见过的鱼溯流而上,人们说是魂兮东去的甄妃思念故国,于是化为妃鱼而来。从这一年起,每年东来的这些鱼就被成为甄妃鱼,年深日久,就简化成妃鱼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比较无趣了:因为这些鱼在游入镜海那一刻大多会由青色转为妃色,所以就叫做妃鱼了。

妃鱼在镜海是个大‘人物’,无论是引车卖浆或是豪门大阀,都无法回避它。为了迎接它们每年的来临,早从三四月起,镜海和横水四处舸舰云集,就像是筹备迎接一场狂欢和高潮——妃鱼的,也是人类的。

“你叫做什么?”

“回东家,小子姓王,没有名字,平日里大家都狗三儿的叫着。”

“是从什么时候加入奇货居的?”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去年腊月的时候,就在西歧。当时家中断了炊,是邢掌柜救了我和家中老母。之前不懂事,在这里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所幸不曾欺凌过老弱,才得邢掌柜相救。”

这个獐头鼠目的瘦弱少年,说话的时候条理清晰,并不像他的形貌一样猥琐不堪,可能正是这种反差‘优势’,被邢乙相中,做了听差送信的活计。

说起邢乙,真是自己发现的‘宝藏男孩’,这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已经给四处发展的奇货居举荐了许多人才——少了他从南边调人过来的许多麻烦。

“嗯……既然入了奇货居,便不要再叫人狗三儿的叫着了,我也不大会取名字,你看叫王安如何?”

“谢东家赐名。”这少年郑重地施了礼,显然在西歧也不是只顾着偷鸡摸狗,是个有心气的人。

对于少年的沉稳姚清之是乐见的,只是对没能看到那种,得了名字后连番几十个跟斗,大喊‘我有名字咯’,‘我有名字咯’的把戏,心下有些小小的失落。实在他的外形太容易让人联想到那儿去。

“这几日,你就帮我去探一探这附近的消息吧。也不拘于什么目的,天南海北、王公走卒的事我都有兴趣。”

刚刚得了名字的王安歪头想了一会儿,说到:“若是不涉机密,我想找些闲汉帮忙,都是本地土著,不会太惹眼。预计每日花费在十五贯金钞上下。”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一点利索,瞬息间就有了计划和预算,是个精细人。

“可以,去吧。钱可以找这里的铺子支取。”

姚清之透过靠舷的窗口,看着王安离去,这家伙走的时候东张西望,看似猥琐随意,实则警惕万全。邢乙找了一个不错的人。

放下舷窗幕布,姚清之对着船舱里的苏绡儿:“我是因为被这镜海通缉,轻易不敢抛头露面,你又何必辜负这大好时光?去甲板上看看江边风物不也是挺好?”

苏绡儿听了,默默起身离席,转头走向舱门。

“绡儿?”

听了这称呼,她眉头一蹙,但依然转过脸来。

“你母亲那只是权宜之计,要给国人交代,又不想你卷入其中。她看出我是个怂包,这才将你托付给我。你——不属于任何人的。”

“我知道。”

苏绡儿听了点点头,从船舱里走了出去。

姚清之点点头,心里不太理解她说的知道是指什么?知道他是个怂包?

他没看到的是,她出门之时,嘴角弯起一弧浅笑,像极了她母亲的那种娇俏。

……

“狗三儿,听说你小子时来运转啦?这跟着大人物都已经吃上干的了?”

说话的是个结实的矮个汉子,初春时节,就光着膀子,露出上面花绿的一整片纹身。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在西歧市,其实嗅觉最灵敏的,就要属这些人。

“威哥,承蒙奇货居的掌柜看得起,给了我一些零散活计。正想着找你们商量,这不巧了吗?”

“哦?”

“想必威哥也是知道的,奇货居做的是典当的营生,需要一些耳目聪明的人,帮着在西歧打听些消息。”

“哦……”这个叫威哥的矮个男子收了本来的戏谑,低头沉吟,“他家做的是印子钱勾当?”

王安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忙解释道:“嗯,不要利的印子钱。”

这话把个青皮说得毛骨悚然,“不要利钱?”

在他们这些下三滥看来,不要利钱那就是要命了。

“威哥您想差了。奇货居是正经买卖,只是他做的不是穷人的生意,他钱专给那些有手段,有钱的主顾,要的也不是利,是股份。人家啊……是拿钱合股做买卖的。听说他们在歧河做得大买卖,如今转到西歧,人生地不熟的,可不就要请动您这样本地头脸的人物。每人每日保底100文,若是有了重大发现,另外有赏。”

“嘿,狗三儿,没想到三日不见,让我刮目相看啊。”

“您抬举,东家刚给赐的名——王安,以后还要您多关照。”

“嘿!”他只扯着皮笑,从鼻子里发出短促的声音来。

“我知威哥路子广,这西歧宝船我也不再找别人,只请威哥帮忙找100个兄弟,钱我只和您结,一日10贯,您怎么说?”

这就是给这威哥赚钱的机会了,他高威成了独家代理,找100个人每人每日给多少钱还不是他说了算?说到这里,才看着那人脸上肌肉渐渐松了下来,回应了一个丑陋的笑,“王安,你们东家给取了好名字。”

“威哥客气,那这事儿您就多费心,下月我拿了工钱,咱们西街口九娘那里我请?”

“嘿,你小子,会来事儿!”

有了这些人的搜罗,每日里的消息都源源不绝的传来。这王安确实是个会来事儿的,听了姚清之第一天对他消息的反馈,马上开始斟酌轻重、缓急。

到了五月望日,姚清之已经对于这个水上都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甚至最后的这一旬,他让王安将大部分资源都倾注在‘妃鱼’之上,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镜海的‘黑金’。

妃鱼,传说是一种天定之鱼,它和镜海广大鱼类不同的是,它体内含有真气。

鱼类含有真气不稀奇,据说深海的一些鱼鳖成精的,动辄化驰、甚至离尘境界,搅得一些远洋船不得不配备高手以备万一。但妃鱼的特别在于,这种不到十年寿命的鱼类,每次洄游的时候,居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真气。对于这种真气的产生,有一种论断被人所广为接受:因为要溯游三万余里,又顺流八千里,这种鱼在因缘际会之下,习得了修炼法门。

对于这种说法最有力的凭证,那便是溯游半途而死的妃鱼所含有的真气量,远小于到达镜海的妃鱼;甚至,在横水入海口捕获的妃鱼,所含真气几不可查。

妃鱼一般分四等。

最末一等是死于青丘之前,那里水流缓慢,死于此处的妃鱼‘体质差’;二等是死于靖北口之前,这里是一个总落差达几百丈的连续瀑布群,死于此处的妃鱼‘意志差’;一等是死于靖北河的,靖北河到镜海八千里完全是顺流而下,死于此处的被认为是‘气运差’。而顺利游入镜海的才是上上之选,是为特等。

当然,坊间传闻的吃特等妃鱼可以得仙,那就是子虚乌有的事了。人们之所以看中妃鱼,是因为含有真气的妃鱼浑身是宝:皮、骨可以入药,肉是上好的益气食疗之材,鳞因为灌注了真气而坚硬,背鳞做甲,腹部鱼皮做靴、做靠;鱼眼经特殊炮制可以做珠。

最为重要的是鱼鳔,因为它是制作鱼鳔胶的原料,而鱼鳔胶用途广泛、很难替代,弓弩、舟船、宫室等等不可尽数。含有丰富真气的特等妃鱼鳔所制作的鱼鳔胶民间不得贩售,是仅供给弓弩、军舰的重要军事物资。

可以说,特等妃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势的强弱。所以,每年五月到九月对于特等妃鱼配额的争夺,就尤为激烈。

往年里,因为灵宝商会占着大半横水,一、二、三等的妃鱼便是他们和阎、吴两国分配。而特等妃鱼却极少能够染指。大多通过的是其在镜海内的附庸,争取那少之又少的份额。

真正掌握特等妃鱼配额的,是镜海五姓,或者说他们所代表的五国:秦、曾、应、南楚、颍川。当然,无论是应付蛮族侵掠的北方各国,还是与海族争锋的沿海各国,以及号称辰安七雄,有修真门派坐镇的强国,对于特等鱼鳔胶的需求都需要被五姓考虑。

所以,五到九月的西岐,永远是天下最热闹的地方。这也是镜海会“商通三界”的底气之一。

姚清之本来的意图,是希望在这漫长的横水逆旅途中,可以为自己找些赚钱的路子。如今镜海的“黑金”已经锁定,大概方向也明确,但最后到落实的时候,似乎迟迟没有好的灵感,时间一长,隐隐有些烦躁。

当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有的努力也并不是白费。

在对妃鱼的执着研究之下,虽然没有解开那个事关亿万贯金钞的难题,但是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端倪。

按照王安的调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姚清之发现了今年出现在西岐的一些新面孔。

明明是散居西歧的三教九流,在半年前却渐渐的聚拢,大有成势之意。奇怪的是,查了这些散居各地的人,居然都是居西歧十年以上了。若是说有一种力量可以经十年而重新化零为整,姚清之第一个想道的就是——门阀。

除了这个神秘世家,姚清之还发现,庐陵萧氏和颖阳边氏今年对于妃鱼的竞争远超往年。

另外,此次信义陆氏意外地站在了边氏一方,就像是对庐陵萧氏大半年前两头下注的一个警告,又或者有其他深意?

围绕着妃鱼,各家粉墨登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