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送还郑武卫

汉中郡守衙门,拾掇干净的刘文周,此刻愣愣地站在大堂,等候李化及召见。关在郡守府牢狱一个多月,除了狱卒每天送饭,压根没人理他,就像这个世界不存在这个人,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刘文周还记得,当初刚下梁山,就被一帮人捆了,羁押在兵营中;也没人对他动粗,两天后被转移到郡守府牢狱,直至今日才重见阳光。

脚步声响起,年轻潇洒,风采照人的李化及,很快出现在刘文周面前。刘文周更加呆愣:

“你是化及兄?”

样貌依稀,但年轻得不像话,完全和印象中的不一样,一个多月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李化及志得意满,看着曾经的同僚,心里不由得有几分同情:

“文周,坐下说话,赐茶!”

四十岁的刘文周,老了一头,须发渐白,不是拾掇干净了,完全是个糟老头子。李化及看着他,也不继续言语,刘文周整理好心情,说道:

“化及兄,文周从未得罪李兄,万望放过刘某!”

“哈哈哈!你我政见虽然不一,化及私底下仍视文周为朋友,何来放过一说,但公事还需公办。”

刘文周一脸茫然,不知李化及何意,李化及只能简略讲了一下当前情形。

“我主隋王,修书一封与武特,文周护送郑武卫回雒城,将书信交与武特,即算大功一件,我主自有赏赐。”guhu.org 完美小说网

刘文周消化着听来的信息,汉中魏兴自立,而且拿下了剑门关,兵锋直指蜀地,也就是一个来月的事情。刘文周不再犹豫,能重获性命,死中得生,已是喜不自禁,赶紧跪了下来。

“文周愿效犬马之劳,定不辱使命!”

“文周,今日先回府,与家中妻儿团聚,明日出发。”

自有人领着刘文周,回到刘府,此时刘府,护院皆被遣散,止有少量仆役老妈子,四周被卫戍军监控,不得随意出入。

另一边,王双在牢狱见了钱彪,干净利落,道明当前形势,引其妻儿相见。

钱彪除了震惊,还有无奈,郡尉之职争来争去,结果天地已经改变。所幸家中妻小安全,自己也能保全性命,这一趟必须跑,才能一家团圆。

第二日,王双带着郑武卫、刘文周、钱彪三人,前往阳平关,郑武卫伤势颇重,躺在马车里,三人随从,各留一人,其余皆被打发走。

广元郡前线将领,他们的家属虽然参加了大典,但本人无法亲自到场,不能忘记他们,和施广相约,农历九月二十五日,齐聚剑门关。

冬季快来临,犒军光是有果实还不行,一众兵士也必须考虑,命令赵青购买蜂窝煤,一并带去剑门关。

这个时代的火药研究了一番,一硫二硝三木炭,这是民间的说法,实际做出来的火药,只是拿来放烟花,仅仅能用作娱乐。

硫磺是易燃物,硝石是火药的灵魂,相当于“固态氧气”,帮助燃烧,木炭会让燃烧更和缓。要在极短时间充分燃烧,硝石的含量很重要;75%的硝石,10%的硫磺,15%的木炭才是黑火药的最佳配方。最终配比,硫磺占比要略高,硝石和木炭占比要略低。

目前的火药使用,还是着眼于爆炸效果,用于开矿或开山修路,硝石达到70%,硫磺13%左右,木炭17%左右。

硫磺和木炭都比较好寻找,主要原料硝石需要下功夫。

幸运的是,汉中一带,蜀地龙门山脉和大巴山脉交汇处,有大量硝石洞,位置正是在阳平关至广元一线的西边。地质上这里是一个坳陷区,海拔基本在800米到2500米之间,这次去剑门关,也带着搜寻硝石洞的想法。

命令已经下达给柳文景和施广,希望他们回到广元郡,立即安排人手去寻找。

魏兴郡还没有发现大型煤矿,去剑门关之前,还得去一趟安康城;少部份县令校尉和部份家属,没能来南郑参加庆典,主要还是交通问题,需要去勉励嘉奖一番,另外带一些煤炭过去。

农历九月二十四日巳时四刻,踏入传送门,刹那间来到魏兴郡守府衙书房内。

“恭迎隋王驾到!”

书房外响起杨文盛和陈武卫的声音,二人在书房外恭候多时,打开房门,热情地拉起二人。按照流程,先去郡守府大堂,接见一众官员将领,有功之臣家属。名单没有太过多问,第一次服用果实不会太计较,带点激励性质,第二三次服用才会格外重视,没有点功劳是不可能赐予的。

来到大堂,文官由杨文盛,武将由陈武卫引荐。

“洵阳县令木云飞,平利县令刘庭柱。”

魏兴郡下辖仅仅五个县,人口大多不过万。

“洵阳县,安康下游,通航可还顺利?”

“回隋王,洵阳县多船夫,以走江为生,来往于安康郧阳,水路顺畅。”

“平利县靠近上庸,与大楚相处融洽否?”

“回隋王,两地客商时有往来,大楚暂无敌意。”

“很好,平利乃通往荆襄之地重要要塞,多多互通有无,保持商路畅通。”

找了些话和两位县令交流,拉近一下彼此的距离。

“主公,此乃平利驻军校尉陈峰。”

陈武卫介绍道,一个三十左右壮硕汉子,拍了拍汉子宽阔的肩膀:

“平利乃安康门户,加强防御为第一要务,注意查探消息,与大楚以和为贵。但是,和平靠的是自身强大,切不可懈怠;陈将军,本王带来了全新兵器和盔甲,优先武备平利驻军。”

“遵主公令!”

紧接着接见一干家属,包括杨业的父亲、陈武卫父母妻子等人,赐予果实,勉励一番,鼓励他们出来做事,晋见算是告一段落。

武库交接兵器盔甲完毕,随李文盛来到洗煤场,意念一动,仓库里三百吨煤炭被转移出来,堆成一座小山。

“文盛,杨卿家对你抱有厚望,魏兴郡的发展大业,交到你的手上,好好努力干!”

“文盛绝不负隋王期望,不负家父所托。”

“嗯,发展经济,加强商贸流通,交好大楚,是既定方略,相信明年此时,你一定会给本王满意的结果。”

在李文盛和陈武卫陪同下,中午在安康城外庄园吃过午膳,又去看了玉米田,方通过传送门,返回南郑。

议事大厅,每天去议事,我是接受不了,约定每月逢一议事,平时由司士李化及、司徒赵青、司空李化云、司寇陈士安和御史大夫杨业共同主持。少开会,多做实事,每个人都有一摊子事情,我是绝对放权,只需要把结果交给我查看即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