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书坊偶遇贾雨村下

却说松韵斋,能在京师这遍地权贵的地方安稳至今,自也是有所依仗。

背后东家姓邱,名之陶,其人虽有学识,但是不以经史见长,唯独喜好看些话本传奇,并以此为乐。

邱之陶既没有官职在身,也不是勋戚皇亲。

松韵斋得以立足于城中,皆是因为邱之陶的父亲是礼部左侍郎,官居正三品。

而且是平治帝一手提拔起来。

周朝立国以后,深感前朝太监干政乱国,宗室夺位的害处。

下令控制宦官群体的权力和数量,并将宗人府并入礼部管理。

所以那些勋戚宗室自是不招惹这位礼部右侍郎的二儿子。

那些地痞流氓更是不敢来此惹事。

“少爷,刘掌柜回来了。”一名下人跑进书房汇报道。

书桌旁,那身穿锦衣,相貌俊逸的年轻男子抬起头,他就是松韵斋的东主,邱之陶。

听闻刘掌柜回来,放下手中的话本,起身走出书房。

书房外,刘掌柜正恭敬站着。

“怎么了?可是又有什么新奇话本?“邱之陶问道。

刘掌柜满脸堆笑的拱了拱手:“少爷慧眼如炬。

确是新奇话本,不过这本话本可和以往不同,少爷不妨过目一观。”

听到这话,邱之陶目光不由兴奋起来:“快快拿来给我。”

刘掌柜应声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

打开递给了邱之陶。buhe.org 非凡小说网

邱之陶接过打开的册子,只见上面写着“聊斋志异”。

耐着性子看了几章,确是超出往日话本一头,但并没有刘掌柜说的那么夸张。

不由皱眉,抬眸望向刘掌柜,道:“精彩程度确是超过其他话本,但……”

没等邱之陶说完,刘掌柜抢先上前道:“公子且看这最后几页。”

说着,将薄册翻到最后几页。

邱之陶仔细观瞧,不一会儿就看得他脸色涨红,不时惊呼道:“果真精彩,我还从未看到这般精彩的话本。”

看完最后一页,有些焦急的看向刘掌柜。

“下面呢?”

刘掌柜连忙道:“下面没了,不过公子稍安勿躁……”

便将之前的事情和他的分析讲了出来。

听罢,邱之陶点头道:“不必在乎那点儿银子。

如此大才,如此良作,若是错过,实乃人生遗憾!”

说罢挥挥手,也不理会站着的几人,捧着那手稿又回到书房之内。

看到这一幕,刘掌柜心中暗暗舒了口气,他这番心思总算是没白费。

…………

再说贾璎离开雅室以后,便找了一个位置看书。

却是没有注意到旁边书架后面,有一双怨恨的眼睛正盯着贾璎。

那人的脸色又是渐渐变得贪婪起来。

门口的书童躬身迎来了两位贵客。

左边这位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目,直鼻方腮,端得一副好身量。

右边这位有些清瘦,青衫儒服,面容含笑,目光殷切地看着同行者。

两人的眉宇间都自有官威,显然都是有身份的主。

“给两位老爷请安了。”书童恭敬施礼。

那两人摆摆手,示意不用多礼。

随即,右边这位笑呵呵地道:“雨村兄,咱们好久未见,今天可要畅饮一番。”说话这人名叫李孝起,和贾雨村是同年进士。

成绩说起来还要比他好上一些,三年观政结束,贾雨村被外放任县令,而这张孝起因为的确有些才干,且颇善钻营,留任翰林院编修。

可惜平治帝登基以后,重务实,不喜爱这种虚伪之人,所以一直未能升迁。

今日上午,就听到有几位消息灵通的同年在议论。

那被太上皇革职的贾雨村,不知怎么搭上了武勋的路子,和四王八公的贾家连了宗。

这次进京,想来是要谋求一份好差事了。

于是李孝起这才赶过来,与之交好,说要请客庆祝雨村兄复起。

贾雨村自是也不推脱,只说顺道来松韵斋取本书。

贾雨村见掌柜不在,唤了书童来询问。

书童知道贾雨村是来找刘掌柜的,连忙去通禀。

没多久,刘掌柜就走了出来,看到是贾雨村,先是一愣,转即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贾大人倒是好久不见了啊!”刘掌柜上前寒暄几句,倒也热情。

贾雨村直奔主题道:“刘掌柜可是一别经年啊!不知当年让你寻的那本书,可有眉目?”

刘掌柜听罢,想了片刻,将书稿压在柜台,告罪一声去库房取书。

那李孝起在一旁看着两人交谈,倒也识趣。

只是在那柜台上书稿看了几眼,便被吸引住了目光。

不由上前将其拿了出来,这动作也引起了贾雨村的注意。

等到刘掌柜回来时,就看到两位大人拿着原本柜台上的书稿在观看。

看到掌柜回来,李孝起问道:“不知这书稿叫什么名字,何时刊印?”

“这书的名字叫《三国演义》。却也只有这几回,暂时不会刊印。”刘掌柜解释道。

“如此?那作者是何人?刘掌柜可否为我们引见一番?”贾雨村也是开口。

两人看的兴起,却是戛然而止,心中正如小猫挠似的难受。

这时听刘掌柜说没有后回,不免心中郁闷,想找作者询问一番。

“两位大人,凑巧书稿的作者今日正在店中,不若静坐片刻,待我去请他来?”刘掌柜道。

贾雨村拿起那寻找许久的书匣,说道:“不必如此劳烦,我和孝起兄一同过去便是。”

听到这话,刘掌柜也无奈,只好是带着他们来寻贾璎,希望不会得罪这聪慧的少年。

贾雨村和李孝起两人跟着刘掌柜过来,就看到一位少年正埋首读着书卷。

两人对视一眼,均在彼此眼中看出了惊叹之色。

原以为作者是位老者,不想这少年年纪轻轻,笔法竟如此老练。

他们这等进士,也是读了许多年书,偶尔闲时,信手涂鸦写些故事来自乐,也是有的。

这少年这等天资,简直令人羡慕不已。

听到脚步声,贾璎抬起头来。

就见到刘掌柜带着两人已经到了身前。

“两位大人,这位就是那《三国演义》的作者,名叫贾璎。”刘掌柜介绍道。

听到刘掌柜叫大人,贾璎急忙起身,微微躬身道:“拜见两位大人。不知找草民有何指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