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哥舒翰出击

看了看转身离开的内侍,又看了看放在书案上的诏书。

哥舒翰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这已经是第六波派来催促的内侍,他已经没法再拖下去了。

一旦率军出关有什么差池,大好的局面将化为乌有。

而且如此逼迫于他,难道陛下真不知道杨国忠是什么意思吗?

他舍生忘死守边这么多年的功勋,到底抵不上杨国忠的几句话。

高仙芝与封常清这两人有那位胆大包天的小罗将军护持,不但能活命更有可能将名声给找补回来。

而他,胜了得不到功勋,败了则不但落得身死,更要背上战败之责。

这让哥舒翰眼眶中的热泪滚滚而落,不但不甘心,更是生出浓浓的恨意。

可再恨再不甘,已经连下了几道执意催促,他没有别的可选择。

竭力平息了心中的不甘,哥舒翰缓缓睁开双眼,对一旁的亲卫声音嘶哑道:“敲鼓聚将。”

崔乾佑在安禄山还未称帝时就被派往陕州负责攻打潼关。

得益于潼关的险峻,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攻打下来,以及洛阳那边侧重于河南之地。

崔乾佑并未被催促着尽快攻下潼关,只做好不被唐军偷袭丢掉陕州就好。

不过崔乾佑领兵很有章法,又对当年在东亭受到罗一的嘲讽耿耿于怀,无时无刻不想用一场惊天之战来证明自己。

领兵驻扎陕州后,殚精竭虑的琢磨着如何破开潼关。

可琢磨来琢磨去,面对天堑一般的潼关,根本没法硬取。

除了示敌以弱将唐军引出来,再没其他的办法。

但是面对老奸巨猾的哥舒翰,崔乾佑也没有把握能不能成。

不过不管能不能成,都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试。

崔乾佑只能按耐住心中的急迫,在桃林县城驻扎一支几千人的老幼之军,用以迷惑潼关的唐军。

其余的精锐则是在靠近崤山的崤函道险要之处准备埋伏所需的辎重,以及反复演练设伏时的场景。

可时间一晃而过,温温吞吞的过去了三个月,对面的哥舒翰根本不为所动。

使得崔乾佑都生出要放弃诱敌的这个想法,准备试着强攻一次。

毕竟唐军总是如此避战,守关的士气肯定会十分低落。

可一想到潼关一面紧挨大河,一面紧挨高山,崔乾佑又陷入了纠结之中。

接连犹豫了半月,咬牙下定决心将众将聚集过来,打算商议一下试着怎么攻打潼关。

驻守桃林的几名传信军卒突然进了大帐。

“将军,潼关的唐军出来了。”领头的传信之人满脸喜色的说了一句,将驻守桃林将领所写的信件递给崔乾佑,“这是张将军加盖了大印的文书。”

崔乾佑接过文书,没有先看内容而是先看向末尾的盖印之处。

看到确实加盖了麾下将领张庭的印记,崔乾佑立刻欣喜若狂的挥舞了一下手臂,“唐人终于肯出来了。”

走回书案之后,先是给驻守桃林的张庭写了份军令的文书让传信军卒立送回桃林,崔乾佑目光炯炯的扫了一眼帐内的众将,“咱们接连的示弱并不是无用功。

只要唐人肯出来,就定要顺势夺下潼关。

这些日子都在操练设伏,如何准备不用我多说,还按原先操练的去做。”

收了脸上的笑意,崔乾佑声音发冷道:“若是在谁那出了差错,别怪我不讲情面,都下去准备吧。”

崔乾佑的大大帐并没有设在陕州的州城,而是离着桃林只有三十里左右的曲沃。

传信军卒快马加鞭之下,半个时辰左右张庭就收到了崔乾佑的军令。

自打驻守桃林,张庭就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接到军令后张庭没有任何迟疑,将县城里的事简单的布置了一下,便亲自领着四千老幼军卒出城前去应战。

为了让唐军能够更加轻视,张庭特意让四千军卒列阵列的稀稀拉拉歪歪斜斜,毫无章法可言。

在崤函道北面的大河之上,被抬到船上观察敌情的哥舒翰看到这种状况,心中无奈的长叹一声。

河北边军常年抵御外敌,再都是老幼也不可能将阵列摆成这样。

而且诱敌之策他没少用,怎么可能看不出河北边军的打算。

如果按照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他会扭头就走。

可朝堂催促的次数太多。

他又在内侍第一次过来传诏的时候就开始做大军出关的准备。

只是简单聚将传令大军就开拔了出来。

如果刚刚出来便退回去,任他怎么解释,朝堂都会认为他是在怯战,甚至有可能被认为在戏耍朝堂。

而且刚刚开拔出来了大军士气也会遭到打击。

权衡了一阵利弊,哥舒翰觉得就算前边有埋伏,河北的叛军也没法一口吃掉他十几万的大军。

下令王思礼率领五万西军为前军,庞忠率领十万大军压阵,向叛军发起冲击。

哥舒翰自己则率领三万军卒在大河北岸关注战况,准备随时接应。

打头阵的王思礼得到军令后没有犹豫,立刻率领五万人马冲杀过去。

之所以让他所率领的五万大军全军压上,并不是王思礼看不出河北叛军打得什么主意。

而是在陕州的叛军一共只有三万之数,加上陕州之地虽然北面是大河,南面是崤山,但地势算不得险峻。

即便有叛军的埋伏,凭他这五万西军精锐的战力,也足以应付下来。

除此以外,他也想用一场干脆利落的大胜给李承光仔细看一看。

想为老上官开脱直说就好,都是领兵的,谁又能不理解。

但为了开脱一直说叛军无可匹敌,将潼关的人马闹得一直人心惶惶就有些过分了。

今日非让李承光知晓知晓叛军到底是不是如他所说的不可战胜。

而王思礼一上来就这样莽,下边的西军将士自然更是莽上加莽。

他们不知道王思礼的心思,但五万对四千,对此实在太过明显。

而且叛军那阵型不但列的稀稀拉拉,见他们冲杀过来,老幼军卒更是三五成群的聚到了一起。

这样的军容,就连新招募的那些市井之人都赶不上。

而这支精锐人马又是由河西与安西两地精锐组成。

眼见着唾手可得的军功,自然都不甘落后。

不顾已经行军三十里的疲惫,边大声嘲笑边争先冲向前冲杀。

而刚一接阵,叛军又立刻开始败逃,让冲杀的将士更是士气大振。

不想让到手的军功溜走之下,毫无顾忌的一头追杀了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