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世界生物领域的震动

周末,孙祖茂更改了所有计划,将所有时间都放在了翻译论文上。

堂堂院士大佬,为一个大学生的论文进行翻译,这待遇估计遍数全国也没几个了。

“这小子的论文还真是令人头疼。”

翻译了一个多小时,孙祖茂揉着太阳穴停下来休息。

由于许桉在写论文时完全没考虑过英语方面的表述,所以哪怕是他有时候也会被特定词汇卡很久。

更是有些词汇是个人独创,所以就更加耗时间。

每到这个时候,他都是痛并快乐着。

“这条新的规律,就叫做许氏定律吧。”

几分钟后,他落笔写下了这个专有名词。

通篇需要起名的地方有五个,都是贯上了许桉的名头,以后只要是研究克隆相关技术的都绕不开这个名字。

正当他准备将今天的最后一点内容翻译完,电脑上却收到了一封新邮件。

看到发件人,他立刻笑起来。

没想到速度比自己预估的还快。

点开来看。

“致亲爱的孙。

我很高兴再次收到你的论文。

在编辑部工作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期待着它。

谢谢你选择了我们。

这篇论文是天才的设计。

我们已经将这一期的头版留给了它,不出意外你过几天就能看到。

另外,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后面的内容。

我向你发誓,我们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它出现。

等待你的好消息。

你亲爱的朋友,大卫。”

孙祖茂有些吃惊,他没想到这篇论文竟然在这一期就能发表。

《柳叶刀》这个等级的期刊,每一期的内容会提前很久就确定好。

眼前出现这种可能,一定是将原有的内容给挤了下去。

思索了一阵后,他回复邮件道:“如你所见,这篇论文只是一个宏伟工程的序幕,它由一个出色的年轻人书写,而现在我手中已经收到了它的下一部分...”

……

宿舍里,许桉正在写《论克隆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三)》。

按照原先的计划,后面应该还有四和五,但突然增加的文明值改变了他的计划。

事情发生在几个小时前。

那时他正在实验室坐着实验。

但视线里突然弹出了一条通知。

【获得两点文明值】

妥妥的人在家中坐,文明值从天上来。

他思考了很久,觉得最大的可能是论文被《柳叶刀》的编辑看到了。

很显然这对未来的影响更大。

因此,他立刻就决定加快自己的速度,将原先的灌水内容大部分去除,精华浓缩到最后这一篇论文上。

不过离真正的定向克隆技术依旧很远,毕竟论文的题目叫做‘可行性研究’,只是在理论上说明这条路可行。

也就是完成了理论工作,具体的实践部分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磨。

如果他不插手的话,以当前人类的科学水平,最快也还需要几十年。

所以后续他就会重开一个系列,将真正的定向克隆技术一步步拿出。

“等将这篇论文写完,就进入游戏。”

脑海中这个念头一闪而逝,他再次全神投入。

宿舍里其它几人也都见怪不怪了。

依旧打游戏的打游戏,追剧的追剧,撩骚的撩骚。

至于被带动起来学习?

别开玩笑了,如果能有这个觉悟,他们就不会在这里了。

可行性研究(三)的实操部分内容较(一)(二)多了几倍,所以许桉在实验室的时间也更多了。

哪怕是他已经渐渐习惯了写论文,但也花了五天时间才完成。

“有了一和二的打底,三发在国内期刊上应该没问题了。”

许桉看着崭新出炉的论文,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个问题他之前就跟孙教授商量过。

由于原作者是他,态度又极为坚定,所以最后孙祖茂只能无奈答应。

并且说明在(二)的末尾添一句,(三)会发表国内,想要看的同行关注中国科学期刊就行了。

……

2022年6月13日。

最新一期《柳叶刀》刊发。

无数科学领域工作者与爱好者都第一时间翻看这一期的内容。

“人类的未来——定向克隆技术!”

封面上是两个一模一样器官,左边是黑色病变,右边是完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所有人当即就被震惊了!

生物领域的从业者脑子里都诞生出了同一个念头‘编辑是疯了吗’。

然而接下来的动作却是出卖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迫不及待的将书页翻开,看向内容!

美国,佛罗里达州,某顶尖生物研究所内,高级研究员科尔里奇·波特手边桌子上的咖啡已经变得冰冷,而他却浑然不觉,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手中期刊的内容上,一直等看完,他才感叹道:“真是迷人。”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项技术成为现实的那一天了!

很少有人知道,他一直从事研究的领域就是克隆!

但整个项目,进度早已经停滞,可现在光是看这篇论文,他已经感觉到前进的方向。

当然,此刻他最好奇的就是写出这篇论文的作者,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认识他。

“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一定要将他挖到研究所!”

英国,耗费三十年时光研究克隆技术的埃蒙斯·史蒂文教授激动的热泪盈眶,他大吼道:“这就是克隆技术的未来,我一直以来所努力的一切都是对的。”

等冷静下来后,他语速极快的自语道:“现在,对就是现在,我要去华国...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他。”

日本,某隐藏在地下极深处的生物实验室,一切都与外界隔绝,一身白大褂的山本福田从实验室中走出,他双手沾满了鲜红的血液,表情冷漠。

门外,助理已经等了很久。

“教授,请您务必看看它。”

山本皱眉,当看到助理手捧着的期刊上的内容时,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怎么可能?”

而当他看完内容后,他的表情已经变成了狂喜。

狂喜持续了一会后,又变成了阴沉。

“为什么是华国人写出来的。”

欧洲、非洲、南美...

这一天。

整个世界的生物领域,都因一篇论文而震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