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宋渊的选择

画舫上,蔓娘早早的就等着了。

小舟靠近画坊,有船夫递过来绳钩,小舟一固定,君逸扶着绾宁跳了过去。

君逸牵着绾宁,一路上了二楼。

候着的侍女见着人来齐齐行礼,没有半点东张西望的意思,一看就是规矩极好的下人。

二人进了船舱,绾宁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窗前的蔓娘。

一身蓝色的留仙裙,裙底绣着白色桔梗,肌肤赛雪,眉目如画。

这是绾宁第二次看到蔓娘,一眼看过去,跟第一次没有任何区别,仿佛时间在她身上停歇。

此时,蔓娘也看过来。

她双眼灼灼,见着绾宁,悄无声息的打量了一眼,而后上前行礼:“见过逸王,见过逸王妃。”

“蔓娘多礼了。”

君逸点头示意,绾宁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蔓娘笑着将二人引到桌旁:

“今日贵客来,画舫蓬荜生辉,两位请坐。”

“多谢。”

带二人入座,蔓娘也坐下来,替他们倒茶:

“这是南边山谷里出来的谷雨茶,外面怕是鲜少遇见,你们喝喝看喜不喜欢。”

绾宁端起茶闻了闻,茶香四溢,喝了一口,回味甘甜,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形容不出感觉,但看这茶色,叶子片片无残缺,全是嫩芽,一看就是有心人用心炮制。

“好茶。”

蔓娘笑道,“若是王妃喜欢,一会儿便带一些回去。”

“那便多谢蔓娘了。”

绾宁并不推辞,蔓娘多看了她一眼。京城中有头有脸的贵夫人,可是不屑要她的东西的。在她们眼里,她再如何都上不了台面,自然她的东西也一样。但是绾宁似乎没有这么想,眼中除了欣赏喜欢再无其他。

“逸王妃客气,不过一些小东西,京城中有身份的人还未必看得上,没想到逸王妃如此平易近人。”

绾宁:“蔓娘言重了,喜欢便是无价之宝。”

“逸王妃性情中人。”

蔓娘笑道,一边让侍女装了一盒茶叶出来,包好。

“二位今日来,可是有事?”

绾宁:“也没有什么,不过是想来听蔓娘弹奏一曲,上回听过,绕梁三日,念念不忘,后来也一直没有机会,不知今日可有幸能听着。”

蔓娘:“既是逸王妃想听,蔓娘自然不会推迟。只是我有几日不弹,怕是有些生疏,若弹得不好,逸王妃可别笑话才好。”

绾宁:“蔓娘谦虚了。”

蔓娘让人下去拿琵琶,一旁的君逸很自然的拿了一块点心递给绾宁,绾宁随手接过吃了一口。蔓娘看着夫妻二人的小动作,笑了笑,起身去拨香炉。

轻烟袅袅,清香弥漫。

“这是什么香,闻着宜人?”

蔓娘手指不停,轻轻的拨着:“这香名“月禾”,是在春日月夜下,采百花而制。”

绾宁细细品了品这个名字,赞道:“好雅兴,光听这香名,便觉得意境浪漫美妙。”

蔓娘笑了笑,外头侍女进屋,她接过侍女递上来的琵琶,往窗前的椅子上坐下,试了两声,调了弦。

接着,一阵动听的琴音流泻而出,把绾宁的记忆一下子拉到了第一次来画舫听琴。琴声一如既往的美妙动人。

她脑中想着,若是苏梓月弹琴,会是什么模样?

蔓娘精通音律,技法行云流水,琴声悦耳,看着亦赏心悦目。

绾宁听得如痴如醉,蔓娘一曲终了,见绾宁如此笑了笑,素手一拨,又弹了一曲。

曲毕,蔓娘将琴交给侍女。绾宁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夸道:

“蔓娘才艺绝佳,这番琴技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蔓娘闻言,朝她一笑:“逸王妃谬赞了。”

两人一来一晚,说了些客套话,绾宁看着蔓娘,到底忍不住询问出声:

“我今日来,其实还想问问蔓娘一些事情。”

蔓娘看着她,眼睛微弯,“逸王妃请说。”

绾宁:“蔓娘可认识广平侯府的夫人周氏,便是从国公府出嫁的那一位。”

蔓娘想了想,摇头:“不认识。”

绾宁点点头,又问道:“蔓娘才艺双绝,师承何处?倒没听说上一辈有琵琶大家。”

蔓娘笑了笑,“我的技艺是画坊的琴娘教的,虽也受过人点拨,但却算不得拜师。”

蔓娘给绾宁把茶水加满。

绾宁看着杯子里的茶叶在水中打着旋,顿了顿,看向蔓娘:

“不知蔓娘,可听过苏梓月这个名字。”

蔓娘手一顿,向绾宁看过来,“逸王妃说的可是江南苏家的小姐?”

绾宁目光灼灼,呼吸一下紧张了起来。眼神期待,期待蔓娘能说出什么来。

一旁的君逸感觉到她的紧张,紧紧的握住她的手。也向蔓娘看过来。

蔓娘:“似乎听说过,琴娘说她琵琶弹得甚好,当得江南一绝,说起江南琵琶,总是会提一提。”

绾宁眼中的光芒一下暗淡下去,没有再问。

一旁的君逸握着她的手起身。对着蔓娘微微颌首:“听过一曲如闻天籁,便不打扰蔓娘了,告辞。”

绾宁也点头示意。

蔓娘起身,对着二人行了一礼:“逸王言重,不必客气。”

说着让侍女把包好的茶叶送过来,君逸道了谢,牵着绾宁离开了船舱。

蔓娘目送他们下了画坊上了小舟,小舟飘然远去。

一对璧人闯入山水间,美得像一幅画卷。

身后侍女上前:“姑娘,许老先生送酒来了。”

蔓娘:“嗯,请他上来坐一坐。”

“是。”

四月初,阳光并不灼人,小舟在湖面上飘了一会儿,才划向别苑。

绾宁上了岸,在花园的椅榻上躺着歇歇,半夏送来了新鲜的水果点心茶水。

君逸也在一侧坐下来,拉着绾宁的手:“没事,蔓娘要认识你母亲才怪呢。”

绾宁嗯了一声,微微低头。

她心里有些异样,总感觉蔓娘看她的眼神别有深意。又想到或许是因为君逸的缘故,之前蔓娘头一回见着自己,目光里亦有兴味和探究。

她原本就没想着从蔓娘那里获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不过听蔓娘说听说过苏梓月,到底有些失望。

她突然发现,对于找苏梓月这件事,她似乎有些过于执着了。

“晚上我们回国公府吃个饭吧。”

君逸点点头:“好。”

夕阳西下时,马车从城外别苑入城径直到了国公府。

老夫人一听说绾宁回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让厨房准备了好吃的。

“要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说,都没个准备。”

老夫人拉着绾宁的手,上上下下好好打量了绾宁一眼。

绾宁:“原本想着今日告知一声,明日再来,但我想祖母一定不会怪我失礼,便现在回来了。”

老夫人慈爱的点点头,笑道:

“是,怎么会怪,你想回便回,我们国公府不拘这些礼数。”

说着,老夫人看向君逸,问了一些话,君逸一一答了。

看老夫人有话想跟绾宁说,君逸找了个借口去了国公府的练武场,把空间留给祖孙二人。

宋渊到入夜了才回来,一听说绾宁来了,连衣都未更便直接到了前厅。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饭,宋渊看着绾宁心中高兴,说话间不由得多吃了一碗。

一顿饭吃完,绾宁跟着宋渊去了书房。

下人上了茶水,退了下去。

宋渊看向绾宁:“从回来一直忙着交接西凉的事,也没有空见个面。原本想着过几日让你们回来一趟,如今你来了,正好便说说。”

绾宁点点头:“是,父亲请说。”

宋渊:“大皇子登基为帝,是因为逸王不愿意坐那个位置吗?”

这样的话十足的大逆不道,但此时只有父女二人,宋渊知绾宁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闺阁女子,便也大着胆子说了出来。

绾宁回答:“是。”

宋渊定定地看着绾宁,长吸了一口气,那么大的权力,那么大的诱惑,君逸说不要就不要了。

宋渊又问了些朝堂上的事,绾宁对答如流,他震惊的同时没有细问,绾宁比她想象的还要强大。

不过作为父亲,到底有些担心。

“逸王对你可好?”

绾宁低头:“父亲,逸王殿下对我很好。”

宋渊见绾宁说话不似作假,点了点头。

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还有一件事,我也想同你说。”

空气中有一瞬的静止,宋渊在椅子上坐下来。

“关于上一回你和我说的事。

我一直想着跟你聊一聊,回来之后忙着也一直没机会,正好今日一块说了。”

绾宁微微低头,知道宋渊说的是什么事。却没有说话。

这件事,是宋渊的事,是国公府的事,她没有立场让宋渊给她一个交代,不过既然宋渊跟她说,那她便也听着。

宋渊没想那么多,只是在他看来,这是他对苏梓月的态度和交代。

“让我娶妻成家这件事,我的态度是不愿意。

但是,作为国公府的当家人,我却不能这么自私。

到了我这个年纪,讲什么情情爱爱不现实,若有人愿意跟国公府交换,大家各取所需。那,我愿意。

宁儿,我不是小孩子。我心中深爱着你的母亲。但是也背负着国公府的责任。这件事我不能逃避。

作为国公府的一份子,我需要给你祖母交代,给国公府交代,给你死去的祖父叔叔伯伯交代。国公府不是我宋渊一个人的,哪怕我千不愿万不愿,这件事我都要去做。

我对不起你母亲,不想因此欠着别人,所以若有政治联姻,大家各取所需,我娶。

国公府到如今这个地位,也不在乎对方的门楣家世,我也不在意对方美丑,只要对方心地善良,孝顺你祖母,对你好,能为国公府延续香火,我便再无其他可言。

这便是我的态度。”

绾宁听着这话,心中一阵酸楚,宋渊的话说的明明白白,公事公办。哪怕位极人臣,却也不能守住心底的念想。

她没有资格去批判宋渊是对还是错,也不能道德绑架替苏梓月去鸣不平,但是她很难过。

宋渊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心里也一定万分挣扎,一边是挚爱,一边是国公府,他有选择却不能选择。

当他说出不在乎对方的家世容貌,只在乎对方的人品,绾宁就知道,他的妥协。

他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死去的兄弟父亲,是为了国公府这三个字。

屋子里静悄悄的,二人许久都没有说话。宋渊背着光,整个人看起来有些颓败。

“西境和平之后,我不会再去边境,若无意外,我从此便会留在京城,守着你祖母守着国公府,也看着你,如今你能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慰藉。”

绾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宋渊起身,走向书架,从椅子后头书架内,打开一个暗格,小心翼翼捧出一个盒子。

“你母亲留了些东西下来,我一直好好收着。现在我把它给你。

从前我睹物思人,以后却用不着了。我做了选择,是对你母亲不公平,我便没有资格再留着,这些东西,交给你最为合适。”

宋渊捧着盒子,低头看了许久,烛光映着他的侧脸,绾宁看不清他的情绪,悲伤在空气里蔓延。

宋渊捧着盒子,两手的拇指落在盒子上,似乎很想打开看一看,最后还是没有动作,他走到绾宁面前,将盒子郑重的递给她。

绾宁看着宋渊,起身接过来。

盒子上面雕刻着精细的花纹,上了一层桐油光滑蹭亮,一看就是有人常常拿出来翻看,而不是关起来蒙尘的东西。

这是宋渊的珍藏。

宋渊背过身去,对着绾宁挥了挥手,“回去吧。”

绾宁捧着盒子,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盒子,最终对着宋渊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这个时间,城门已经落了锁。绾宁和君逸坐在马车上,马车往逸王府而去。

马车上,绾宁抚摸着这个盒子,小心翼翼的打开。

里面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有簪子,有抄写的诗词,有一方帕子……,都是女儿家用的东西。

绾宁每一样都拿起来看了看,只是,看着看着,她眉头微皱,感觉到了不对。

君逸看见她的表情,出言询问:“怎么了?”

绾宁:“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对?”

君逸将盒子捧过来,仔细看过,摇摇头。

绾宁盯着盒子里的东西。

那根簪子坠下的是玉桔梗。帕子上绣的是桔梗花,里头还有一张琴谱,上面盖的小章也落了一朵桔梗花。

君逸不明所以,“桔梗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绾宁想到什么,猛的抬头。

蔓娘的衣饰发钗,全都有桔梗花的影子。

绾宁想到这里,一把抓住君逸的手,语气急切,

“出城,去见蔓娘。”

www.youxs.or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ouxs.org。唐三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ww.youxs.org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