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我们需要一个领路人

时光飞逝,转眼六月已至。

这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月,使得人心极其浮躁。

咸阳城里,二世皇帝的残暴完全显露出来,他任用奸臣赵高,将不服从他的人全部斩首,并且夷灭三族。

首当其冲的就是始皇帝的儿女们,为了取得震慑的效果,始皇帝的所有儿女全部夷三族。

然后就是心怀公子扶苏的大臣们。

只要皇帝想杀,罪名可以随便乱安。

以至于整个咸阳城人心惶惶,本来将要去广阳郡调查西垣仓被焚一事的丞相李斯,也因为如此荒乱的形势而不敢离开咸阳城,而只是胡乱任命了一个涿县令,让他到任后彻查。

堂堂李斯丞相,想当年意气风发,辅佐始皇帝扫灭六合,席卷八荒,是何等的威风,没想到也会龟缩在咸阳城里与小人为伍,每日如履薄冰。

无奈大势如此,咸阳城中政治气氛达到了冰点,所有人,上至三公,下至黔首,都无不担心自己的项上人头,自然也就没有人关心被圈禁在城中的旧六国贵族们。

于是野心家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贿赂看守士卒,悄悄溜出咸阳,溜出函谷关,回到自己更广阔的天地。

而这群人中,尤其以项梁和项羽叔侄最痛恨秦室,发誓定要剿灭秦国,杀尽秦国宗室。

这种是若是发生在始皇帝时代,无疑会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结果,在二世皇帝的治下,居然无一人被问责,别说是问责,二世皇帝连问都不问一句。

二世皇帝总以为,天下已经安定,杀戮可以让人恐惧,恐惧只会让人畏首畏尾,懦弱得像一只小羊羔。

你看,当初意气风发,不正眼看人的丞相李斯,太尉尉潦和那些趾高气昂的皇兄皇姐,不都是如此吗?

无疑,他这种想法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将他和他的帝国推向坟墓。

修订后的秦律逐渐推行天下,让本来就怨恨秦国律法严苛的黔首更加怒无可遏。

原本只是罚款或者鞭笞的罪行,统统都变成了斩首,所有的惩罚中,只有死刑是最轻的,动辄夷灭三族,抄家灭门。

这还如何得了?越来越多的黔首扯下包裹在头上的黑头巾,去尼吗的朝廷,老子不做你的顺民了,纷纷落草为寇。

于是天下盗贼风起,民不聊生。

基于此,二世皇帝十分愤怒,找来丞相李斯询问:“你身居三公高位,如何使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

李斯十分害怕,担心忤逆皇帝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投其所好:“贤君当严刑峻法,仔细考察臣民们的过失,这样便会使得黔首补救自己的过失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想到去图谋什么变故呢?”

二世皇帝听了十分高兴,于是继续制造白色恐怖,还派酷吏巡查四方,专门惩治违法的官员。

这让本来就不安定的天下,变得更加风雨飘摇。

六国旧贵们看到了复辟的希望,便更加勤勤恳恳地准备起事。

现在,就差一个契机了。

远在涿县的苏启,得知咸阳发生的事情之后,十分激动。

这些日子,苏启让手下的人加紧操练,准备随时起事。

他本来让人破坏了营地与外界联通的道路,怕抢劫西垣仓之后,朝廷会派人来剿匪,结果几个月过去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连驻守在涿县的两千秦军也被调走了。

这样的朝廷,已经逐渐生出了倾覆的征兆。

于是苏启便派人将道路修通,然后随时准备行动。

首先是攻下涿县,然后不遗余力地攻陷蓟县,找到公子平,以燕王室的名义重建燕国。

这样,燕国全境,便能够传檄而定,历史上发生的韩广称燕王的事情也不会发生,苏启从此就站上了历史舞台,与天下争雄!

策略是岑丘定下的,但他却比苏启还要不自信,总是担心这里担心哪里。

他不确定的点主要是能否顺利攻陷城池,起事之后会不会遭到百姓的反抗,秦军会不会来讨伐,如果讨伐,苏启这些人能不能顶得住!

这些担心在苏启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岑丘还是小看了**对于百姓的伤害,以及六国后人复辟的决心。

真实的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后,各郡县的豪族都密谋杀掉县令太守来响应他们,甚至有的县令太守都会主动投靠。

二世皇帝的一顿操作,让原本山东六国的微弱的忠诚消散的了无踪迹。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契机。

苏启也不例外,只要有这一个契机,大家都会云集响应,将自己的野心暴露无遗。

苏启和各路野心家也十分明白,契机永远只是个契机,终究不能成大事。

充满血泪的历史告诉苏启,第一个起事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不管多么腐朽堕落的政权,都会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他们是既得利者。

没错,就算是如此残暴的秦国,也有拥趸,也有既得利益者。

第一个起事的人,无疑会让大家惊醒,也会让大家倾佩,会成为后来者的领路人,但同时也会受到敌对者的疯狂反扑。

造反这么大的事,如果被不能被及时扑灭,那么就会有无数多的后来者。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旧势力会发动所有力量,将第一个造反者剿灭,以图遏制住后来者。

但事实上,有了第一个就有无数个,造反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直到新的秩序被建立。

第一个造反者会被后起之秀称为英雄,甚至是领袖。

现在,所有人都在期待这样一个领袖。

苏启站在营地的河边,看着滔滔不绝的河水,心里翻涌不止。

他在思考黄金的事,一号核心基地已经停摆了将近八个月,被保护得很好,没有人发现。

他想,以后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去洗劫里面的黄金,然后把这些黄金送进一号核心基地,无节制地制造克隆人士兵。

因为他知道,自己太年轻,如果没有一直完全忠诚于自己的军队,便不能牢牢地将胜利果实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到时候自己借用公子平的名义,重建燕国之后,肯定会有一大批燕国旧贵族前来投效,这些人会占据燕国朝堂,要回原来的封地,要回原来的权力。

这些根本不出力、还爱教训人的老古董肯定会以自己年纪太轻,出身太低为由,排挤打压自己。

那自己能不用他们吗?不能。

因为只有他们读过书,识字,有从政经验和能力,想要管理好燕国,他们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才是燕国的“民”,他们的心才是“民心”,而真正的老百姓,不认识字的老百姓,只是他们的附庸而已。

所以苏启必须用他们,让他们充实燕国的庙堂,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掣肘,否则自己建立的燕国只会是个空架子,燕国的一切资源也不会为自己所用。

只要有人来攻打自己,那这些人就会立刻倒戈相向,把自己赶走,迎来新的主人。

苏启即想要绝对的权力,又想要这些人效力,就不得不加强自己的军队,绝对服从自己的军队!  17649/9677895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